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通过现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可将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与问题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确定不合理、个人分担比例高以及立法不健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普通高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学费以及生均经费指数发现,不仅东、中、西地区之间教育投入不平衡,地区内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内部教育投入差距巨大.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学费占高中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学费负担非常重.同时,高中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重下降太快.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借鉴其他教育阶段的相关政策法规,为解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及成本分担的地区差异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育经费分担比例、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和教育投入绩效等三个方面,对2002~2007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进行评价.对12个指标进行的评价结果是:普通高中经费分担方面有3个指标不合理,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方面也有3个指标不合理.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财政投入存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偏少、不同地区间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中非政府投资比重偏低、教育经费个人分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健康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渠道;提高对普通高中的重视程度,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消减地区间教育投资的差异;提高政府分担比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普通高中个人分担的成本比例仍然偏高,引起"高中致贫"现象.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增加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我国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描述了1998年以来我国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政府分担比例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提供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政府分担比例的国际比较,最后提出加强政府财政责任,提高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经费投入、投资管理体制和收费政策方面的变革,使教育经费投入总额增长较快,生均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增长明显。今后应建立教育公共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和分担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财政分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制度,并对教育经费投入形成了制度约束.实证调研表明,这种制度约束并没有缩小区域间教育投入的差距,反而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应完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比例体制,建立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和生均公用经费比重监测机制,成立义务教育专项基金,逐步消除区域间教育投入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基本是发达地区高,欠发达地区低,按4类地区划分,也是按京津沪、东、中、西依次降低;与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关系最为密切的4个指标,都是经济指标;普通高中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最低,导致了其普通高中经费总量中个人分担比例最高,中部地区的农民,普通高中学费负担是相对最重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普通高中经费个人分担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根据影响学费的回归模型测算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偏高,个人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投资比例欠妥、缺乏科学的管理监督等问题,因而制约了义务教育的正常发展,加大了地区和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据居民收入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监督,加快教育法制建设,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正常、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