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 基于引文分析视角对中国古诗词用典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致力于促进传统人文研究范式向当前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驱动的量化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拓展,推动中国古诗词用典研究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用典行为(现象)与学术论文引用行为(现象)之间异同点的比较对照,对古诗词用典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用典动机与用典行为、用典关系与用典网络等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选用《全宋词》和《全宋词典故辞典》等语料,从施典维度和典源维度对宋词用典开展量化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中国古诗词用典现象历史悠久,研究议题丰富,现阶段亟需研究范式的创新和转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引文分析法有助于在较大规模古诗词语料上开展更深入的探索。目前研究存在的最大困难在于典故自动识别和提取。未来需加强与NLP技术的密切结合,致力在典故识别提取、用典动机与用典行为分类、用典网络与典故知识图谱构建等问题上提出更有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量化分析策略,以有力促进传统人文研究范式由理论阐释到实证解读、由主观判断到客观揭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并在更多数字人文研究议题上产生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18,(7):4-9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俄、日、葡等语等14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对其现实意义和背景义理进行解读、阐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刊特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杜诗用典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肯定性典故和否定性典故、整体性典故和局部性典故、事典和语典等。  相似文献   

4.
杜诗用典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肯定性典故和否定性典故、整体性典故和局部性典故、事典和语典等.  相似文献   

5.
一篇文章写好后,作者在送审或寄给报刊社时,都爱写上“敬请斧正”几个字。那么,你可知晓“斧正”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斧正”的典故出于《庄子徐无鬼篇》文中。大意是说有个楚国人,他的鼻子上粘了一层白泥土,就请旁边的木匠给他擦掉。这位木匠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高超本领,竟挥动斧子一下把白泥土砍掉了,丝毫也没有伤着鼻子。后来文人学士就将此引典到修改文章上,称之为“斧正”,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在写诈中往往要用典。用典可以证明作者观点的正确,可以帮助作者作生动形象的说理,可以带来评论内容的文化品味。用典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必须运用技巧,这从两个方面介绍。一、合机人类灿烂的文化是浩瀚的海洋。其间可以用来作典的材料很多.但具体到一篇评论,只能选取最恰当,最有意义的材料。刘肥在《文心雕龙·事类})中指出:‘”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出其口出;引事乖谬,虽千载而为假。”怎样才能合机呢?首先要选用与题旨相切的典故。这要求作者在评论的构思中能清楚地把握作品说理的主旨.对整个内容了然于胸,然后选用典…  相似文献   

7.
关于典故什么叫典故呢?典,指五帝之书,《說文》中謂五帝之书曰“五典”,后来用为经籍之通称。故,是事实,如孟姜女哭倒长城,即故事。把这两者引用在文章中,或溶化在辞句中,就叫作用典故。科举时代,对于那些用典丰富的人叫“学富五車”,或者说此人“读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19):38
正《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著定价:38.00元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6月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2007~2012年图书馆学期刊发表的关于农家书屋的论文进行统计,从论文数量、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被引频次、研究主题、文献作者和发文单位系统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引经据典,顾名思义,指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文章主题和观点的需要,援引格言、名句、典故和寓言等的本意或大意来论证和说明问题。在新闻写作中,有的同志也常常引经据典,但从实际看,效果却不尽相同。如果经典引用得当,就能有效地深化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否则,不仅使‘经’和‘典’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还大大地影响了新闻作品的质量。笔者体会,引经据典必须  相似文献   

11.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5,(5):236
《习近平用典》出版发行近日,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全书26万字,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杨钟羲《雪桥诗话》中对木兰秋狝之典的记录,根据杨钟羲的生平思想和当时形势,联系作者本人的遗民身份和满族身份,分析木兰秋狝之典的指向性,突出作者的文化观、现实精神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总体来讲,作者之间的引证关系可以大致分成共被引、耦合和互引三个方面.其中,作者共被引分析自1981年被引入之后,便在探讨学科结构及其研究现状和趋势方面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后来,2008年作者耦合概念的提出和实证探索又为学者利用耦合关系研究学科前沿、揭示学科知识结构提供了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在作者互引方面,还多集中在基于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的引证行为本身的描述,而对于作者引证关系背后所隐含的知识交流、作者研究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发现等方面却没有过多的涉及.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以科学计量学领域内的核心作者为实证对象,在作者互引关系研究方面作出进一步系列的探索,以期对科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引文分析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其中本文主要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科学计量学领域作者互引关系及其网络结构进行深入探索,从互引角度为作者研究相关性、学术地位及知识交流情况提供一定的启示,从而也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4.
闲话引典     
写言论文章,特别是写条文,适当引用典故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善于引典用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增加文采、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可是,如果引用不当,也会伤文害意,弄巧成拙。除常见的牵强附会、叠床架屋等毛病外,以下两种情况也值得注意。粗疏往往闹笑话为文忌粗疏,用典更是如此。有人自恃脑筋好使,往往凭记忆不加查对就率意引用,结果便会闹出“张公吃酒李公醉”式的笑话。历代文人中,苏东坡可称得上是“超级大腕”了,他满腹经纶,写诗为文善于用典。诗僧参赛在与客人谈论到苏东坡时,客人说:“故实小说,有可用不可用者…  相似文献   

15.
葛洪《抱朴子外篇》讲究说理艺术,富于说服力与感染力。具体表现为:旁征博引,长于引经据 典;长于正反论说,辩证而允当;长于分析与推理,精微而缜密;善用比喻以说理;善于借助叙事、描摹和推测 以说理;说理富有情感色彩,情理相生。故论者或称其为东晋文章创作大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报刊宣传很注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快语”作者引用典故作为论据的也日渐增多,这是好现象。但是,论据是证明论点的,论点又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作者引用典故,无非是用古人的成语,以及古人的故事,作为比喻和解释,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说得明白深切一些,如刘勰在《文  相似文献   

17.
在整理清·范锴《汉口丛谈》一书时,读陆长春《汉口丛谈序》,其中有"卖驴博士"一语。原文是:"楼头(?)笛,落五月之梅花;马上攀条,感昔年之杨柳。有卖驴博士,骑鹤寓公,负《鸡次》之典于吴宫,搜龙威之书于禹穴。"(见《汉口丛谈校释·附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按《颜氏家训·勉学》引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此古人用以形容文辞烦琐,不得要领的典故,已为人们所熟悉。而此处谓"卖驴博士"。一作"买",一为"卖",两者在这里有没有什么不同?这"卖驴博士"又是指什么呢?各家语文工具书均末收"博士卖驴"、"卖驴博士"这  相似文献   

18.
有感于用典     
因工作上的方便,每天可看到十几家报纸,又喜欢看杂谈随笔之类的文章,对这类文章的用典就有了点感想。我认为,这类文章的用典,弊病颇多。这里不妨列举如下: 一曰:众篇一典。看一个时期数家的报纸,你就会发现:一些同类主题的文章,往往用的典也相同。强调发扬民主,“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成了“热门”典,你引我也引;强调法治,“曹操割发权代首”又交了时运,你用我也用;强调选拔人才,“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就时髦起来,甲文谈到了,乙文又照谈不误……。  相似文献   

19.
上次,我们谈了诗词典故中“同名异事”的现象,即词语相同,而典故迥异。与此相反,同一典故,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姑且称它为“同事异名”吧!表述同一典故的不同词语,少则三两个,多则可达二十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VIP)中的数据,对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008年4月近9年载文,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包括被引论文的频次、年代、主题、经典文献、引用期刊和作者分布)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解读,客观揭示该刊的整体水平及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