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俊 《惠州学院学报》2015,(2):98-101,128
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的浪漫诗风无论是取材还是创作方法上,都与叶芝有着很大的关联。穆旦不仅从叶芝那里习得了总体性的自然主义关照,还汲取了叶芝早期浪漫诗歌的形式技巧;与此同时,穆旦倚靠古典传统,对叶芝诗歌艺术进行转化、改造和创新,并形成了"穆旦式"的浪漫。  相似文献   

2.
岛崎藤村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大作家,他从浪漫主义走向自然主义。他早期浪漫主义诗作将日本近代诗歌推向成熟。他的代表作《破戒》使他成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领袖,也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成熟的标志。但学界对《破戒》是自然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作品有不同意见。分歧的根本点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关系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只有打破某些教条,从日本近代社会、文化实际出发,才能解读《破戒》,准确理解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以自己对自然独具的感情能力,创作了别有诗意的自然颂歌,从而“构成了英国自然主义最令人赞叹的发展阶段之一”,他的诗歌也成了“英国自然主义最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与自然主义研究范式具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倡导科学-实证研究手段和强调"悬置"研究者个人"先见"等共性。在教育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排斥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自然主义范式则认可质性研究方法;科学主义范式无视研究者个人的存在,自然主义范式则强调人直接参与调研的作用;科学主义范式倾向于将对象进行分解研究,自然主义范式则强调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自然主义范式主要采取紧跟设计和目的抽样的研究方式,科学主义范式往往采取预先设计和传统随机抽样的研究方式。科学主义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都对教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但科学主义范式的"自然科学化"取向备受质疑,而自然主义范式则面临着如何保障研究有效、可信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王璐 《科教导刊》2021,(2):54-55
经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萌发于古希腊三贤时期,直至20世纪,杜威正式确立了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在此期间,也有像卢梭、裴斯泰洛齐这样极具代表性的教育学家阐述自己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经验"和"自然主义"内涵的界定逐步完善.如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规划与实施,都受到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茅盾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对自然主义的态度和困惑直接折射出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及变迁。本文试图勾勒出茅盾关于自然主义的"矛盾"论述,以期反映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境况与遭遇,从而揭示出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微观的侧面。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9,(1):64-72
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还没达到先验现象学领域,也没能提出"自然主义批判";但当《现象学的观念》基本完成了向先验现象学的突破时,"自然主义批判"就清楚明确地呈现出来。而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先验现象学进一步发展并走向具体化,"自然主义批判"也同时发展并变得更加具体。当先验现象学在"观念Ⅰ"中走向成熟化和系统化时,"自然主义批判"也随之变得更加成熟、深入、积极和彻底。胡塞尔"自然主义批判"与其早期先验现象学之间的这种同步性、协调一致性之关系,具有重要的辩证内涵和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8.
艾辛多夫的抒情诗《月夜》,一直被公认为代表了德国抒情诗歌的最高成就。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宗教象征,体现出了谢林的浪漫主义超验自然主义哲学观。诗歌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激发出联觉效果,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呈现出动态的绘画美,而且还散发出"音乐语言"。本文除了对这诗中所涉及到的艺术技巧做出评述外,还将就透过这首诗表现出的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间的关系,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西方自然主义儿童观是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形成和演变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时期的自然教育家都对儿童观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贡献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颇具"自然主义"特色儿童观。它不仅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而且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新版"Go for it!"英语九年级教材引入了诗歌作为阅读文本。文章以九年级教材Unit 7 Section A的"Mom Knows Best"为例分析英语诗歌教学模式,从诗歌语境和语言意境入手,设计诗歌教学。在英语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主义文学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兴起于法国,九十年代传入英国,但在英国并未形成气候。哈代1895年出版的《无名的裘德》与自然主义在英国的命运相似。细读小说文本,不难发现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具有丰厚的自然主义因素。自然主义的"真实"是小说当时遭非议的原因之一,但也将使小说代代流传成为"不朽"。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为代表的主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遵循的主要依据是个人的身心发展顺序和自然的本能,对"人性"的尊重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他赋予了自然主义教育人本化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陈白沙的自然主义将孔颜之乐与自然相结合,在"道物无对"、"物各付物"的人、物关系中彰显了人性自由,对儒家文化的转向具有重要意义。刘宗周将"体"、"用"割裂,无法体验到本体自然、承体起用的奥妙,故而将陈白沙的自然主义指为"似禅非禅"。事实上,陈白沙的自然主义哲学与禅学是泾渭分明的。  相似文献   

14.
从现象学"朝向实事本身"意涵出发,透过现象学的观点,重新思考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自然主义缺陷,进而考察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立场,马克思正是在"朝向实事本身"的指引下,实现"异化"或"物化"的"实事化"(Versachlichung)视野的转换,最终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本质,即相对主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实事化的探究,建立了一门真正的人的自由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转向"是自然主义兴起的一个标志,科学自然主义曾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主张的还原论使自身陷入困境,特别是无法对规范性现象做出合理的说明。自由自然主义是当代自然主义的新出路,它在批判科学自然主义还原论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重新定义自然来为规范性现象在自然中找到位置,这种努力直接回应了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并把一些哲学的传统问题与当代的焦点问题连接在一起,这使它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理论依据: 1、现状分析: A、诗歌鉴赏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非美"的.诗歌乃是最纯粹精微的语言艺术,乃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美的综合展示.诗歌的教化意义、历史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诗歌的美学本质上,然而当前大多数诗歌鉴赏教学仅仅停留在"读读·讲讲·背背阶段".  相似文献   

17.
苏曼殊诗歌深得近代日本文化之精髓,与西方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中国近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诗中忧郁的情调是日人哀物性格、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思想与近代中国主情诗歌的融合;静美的品格表达了大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并打下了西方文艺思潮涤荡下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烙印;平淡的话语传递了清新的情思,将日本文学言文合一的倾向引入了中国诗歌领域。其忧郁、静美、清新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序曲。  相似文献   

18.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然主义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以传授有用的知识为教育原则,以顺应学生的天性为教育方法。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教育要以开发学生的天性禀赋为目的,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使命,要以培育学生的个性优势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桑塔亚那的美学是一种自然主义美学,但从经验出发来讨论美的问题,势必会有自然性与非自然性的矛盾。论文从美学和艺术两方面来讨论桑塔亚那的"自然本能的美"与"审美的快感"的矛盾、艺术的"自发性"与"理性"的矛盾、"艺术是人的自然活动"与"实践活动艺术化"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桑塔亚那自然主义美学内在的深层危机,通过这些矛盾,我们也可以更全面的来看待桑塔亚那的美学思想,而且他的美学对稍后出现的实用主义、符号论、经验主义,特别是以门罗为代表的新自然主义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诗歌史上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一个与众不同、独特的自然主义诗人。直到晚年 ,他才被世人承认。在他的诗中 ,孤独是最令人震撼的印象 ,他的孤独是与他的家庭背景、他的事业、人际关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