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陈文宏 《大观周刊》2012,(27):130-131
目前南宁市园林绿色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建设生态南宁的要求。简要介绍南宁市园林绿色垃圾的处理现状,综述园林废弃物利用的形式与优势,结合实际找出适合南宁市园林绿色废弃物处理的思路,实现园林经济建设走节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覃柳霞 《大观周刊》2012,(20):146-146
强化和规范园林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提高质量、提升进度、降低成本、做好养护是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抓好的几项重要工作。文章对影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控制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9,(6):F0004-F0004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具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市政(道路、桥梁、给排水)甲级资质,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景观园林、土地规划等乙级资质综合性较强的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4.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1,(3):F0004-F0004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具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市政(道路、桥梁、给排水)甲级资质,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景观园林、土地规划等乙级资质综合性较强的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5.
冯律稳 《兰台世界》2016,(6):134-136
魏晋是我国古典园林大发展的时期,筑山理水和亭台楼榭都已具备,园林中的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并行发展。魏晋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这些外在形态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园林精神在这一时期经受了淬炼,走向了成熟。本文将对魏晋时期园林精神的发展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基建档案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基建档案是高校校园中各种建筑物、道路、管网管线、园林等基本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检修等活动形成的直接记录,是学校建设和管理丁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使得各个高校原来的校园面积捉襟见肘,很多大学都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首座园林专题博物馆。本文详细解读了2007年12月4日落成开放的园林博物馆新馆,从“园林之城”苏州的文化环境中阐明园林博物馆新馆的建馆背景,回顾新馆设计、构思、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与突破、详析新馆布展陈列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园林博物馆在立足园林、服务社会上的成效和启迪。  相似文献   

8.
张晓辉 《兰台世界》2015,(1):123-124
园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中体现,至民国时,由于连连战乱、军阀割据,传统中国园林多有损坏。但民主革命的热潮客观上推动了公共园林的兴建,突出了园林用于公共集会、民众休闲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汤浚 《大观周刊》2013,(11):112-112
低碳园林是一种圈林建设新理念,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园林营造手段,将成为今后园林建设的一个主流方向。对低碳园林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建造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而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江南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集建筑、风光、文化于一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浓厚的历史积淀.江南古典园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图文、声像、实物、电子等不同形式的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园林不同时期的风貌和发展历史,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因此,如何加强江南古典园林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使其得到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是园林旅游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高巍 《山东档案》2008,(3):47-48
园林档案是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作为园林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印证着园林事业发展的每一步,是城市建设和园林事业发展过程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档案能够更好地了解园林的过去,把握园林的现在,服务于园林的未来.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档案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高巍 《山东档案》2008,(3):47-48
园林档案是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作为园林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印证着园林事业发展的每一步,是城市建设和园林事业发展过程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档案能够更好地了解园林的过去,把握园林的现在,服务于园林的未来.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档案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笔者所在的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成立于1946年,1993年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我院现存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设计项目覆盖各区县的公园改扩建、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颇具代表性的项目有上海大观园、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东方绿舟、人民广场改建、北外滩公共开放景观设计等等。期间档案的构成多为手绘底图。  相似文献   

14.
农恩岭 《大观周刊》2012,(20):133-133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是园林业的发展新趋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园林值物栽培后的齐护管理是保证成活、实现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园林养护强调的是城市园林在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文章对园林树木从灌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多种方面简要介绍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韦成钢 《大观周刊》2012,(27):141-141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园林业的逐渐成熟,养护管理已成为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是园林业的发展新趋势。本文探讨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园林养护工作的要点提出了园林养护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长河中,明代园林既有对宋、元园林风格的传承,又有对中国园林发展鼎盛期———清代园林的启发,对中国园林历史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一个建成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这座园林也被焚毁。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原来的废墟上,建成了一座新的园林并更名为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园林,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研究清漪园和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  相似文献   

18.
大树移植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内容,既体现了园林艺术,适量种植又立即成荫,当即成林,效果突出,是绿化工程中质量高、见效快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景观园林建设中,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比较低。本人就如何提高景观园林大树移植的存活率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景观园林大树移植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悠久的园林历史为当代园林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隋唐之后,大批文人、画家都参与园林绘画或写作,在景园之中浓缩了大量的写意山水,从仿效自然山水园逐渐推向写意山水园,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大园套小园,园中有园的风格。当时的园林不仅仅是欣赏,其中还有游居的作用,真正成为人们放松心情、寄托心灵和回归自然的空间领域,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等各个阶层都切身感受到了园林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海潮 《大观周刊》2012,(33):165-165
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植物造景是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为人类创造一个观赏的艺术空间。本文试图对古典园林的特点、发展演变和植物造景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求为我国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