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播教育如何发展--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龙 《新闻记者》2005,15(2):50-54
传播学者Spraque认为传播教育的目标是“传递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传播学术能力、发展学生职业技能,以及重塑社会价值”。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韬文从传播教育的知识结构着手,强调传播教育着重的方向应该是问题导向(相对于典范导向)的教学,主张加强训练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台湾学者陈世敏等则认为大学传播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做到:符合传播学科的发展:需要培养通识、  相似文献   

2.
王莉英 《大观周刊》2011,(32):124-124
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生者身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新课程教学认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是很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3.
李凯 《大观周刊》2012,(39):102-102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得到了各种能力的发展,社会有了巨大进步.它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主阵地的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适合新课程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每一个教学者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长忠 《大观周刊》2012,(33):197-197
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开发人的潜能,着力培养人的个性的教育是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创新要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创新应着力于建构师生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双向互动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毕海珍 《大观周刊》2012,(46):305-305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是主动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心理应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许静 《大观周刊》2011,(26):167-167,103
教师,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工程的灵魂师。教师是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者。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即名师,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则更为深刻。名师的示范与带头作用会给学校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学校发展强劲驱动力。本文就名师的特质做研究分析。来促进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议教育     
白培建 《大观周刊》2013,(8):163-163
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影响的是一代人。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让学生赢在终点的视野,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显然是加快推进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建设一个开放式的教育格局。由应该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由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素质教育所追求和达到的结果是 :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 ,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遵循这一思路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 ,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中 ,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目前的显著标志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书本压力都在减少。这…  相似文献   

9.
王梅 《出版参考》2023,(7):48-51
本文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获奖教材为例,深入探讨优质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策略。重点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总结重庆出版社在教材创新、融合发展与实践育人方面的经验与启示,揭示获奖教材在实践性学习、数字化教育以及个性化学习与适应性教学等方面的创新价值和作用体现,旨在为教育出版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打造更多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需求的优质教材,更好地助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景艳 《大观周刊》2012,(12):283-283
在语文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注重了工具性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文性的熏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怎样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呢?  相似文献   

11.
魏福连 《大观周刊》2011,(48):88-88
学校体育教育是通过运动来进行教育的,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新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正权 《大观周刊》2012,(6):231-231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在教育中要倾注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乃育人之本,它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在教学中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忱和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笔者现结合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其作用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卢支 《大观周刊》2012,(39):214-214
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创新精神,作为学校教育,创新教育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杨元平 《大观周刊》2011,(10):277-277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魏麒 《大观周刊》2013,(8):255-255
情感教育作为一项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个体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健康发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不但符合于现代历史教学的任务、趋势和理念,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围绕着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含义。说明了增强中学历史教育情感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柯烈珍 《大观周刊》2012,(34):258-258
课堂教学评价有导向、激励、鉴定功能,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探讨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去指导教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按照语文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原则,参照语文课程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应当是:既包括教师教学状况,又包括学生学习状况;既包括师生教与学的过程,又包括师生教与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路佳 《大观周刊》2012,(7):220-220
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思维,把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别开生面的化学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下面我就如何改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俊晓 《大观周刊》2012,(3):221-221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教育主管部门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以"知识应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数学教师更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去不断学习和形成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技巧,以满足学生收获知识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邹秀军 《大观周刊》2013,(6):131-131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  相似文献   

20.
孙波 《大观周刊》2011,(48):170-17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的一切环节都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