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3,(1):163-163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贾育生 《大观周刊》2012,(19):284-285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性的学习,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大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之下进行,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当前体育教师探索的重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选项教学的实施,它对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教法等方面又有了新突破。在教学中我提出和倡导以弘扬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瑜 《大观周刊》2012,(23):207-207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本文对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田景高  梁双 《大观周刊》2012,(18):243-24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郭本良 《大观周刊》2012,(28):200-20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誊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薛清华 《大观周刊》2012,(39):263-263
自主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和发展的园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7.
赵志扬 《大观周刊》2012,(10):232-232
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可以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撑握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不失为一咱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冯焕容 《大观周刊》2011,(27):103-103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把最复杂的东西变成最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而学生学习时表现的心干情愿的、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相似文献   

9.
刘德福 《大观周刊》2011,(50):183-183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要转变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座位交流、小组间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案例: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这是第二课中的活动课,这节课是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达成共识,更好地掌握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我是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加的,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把班级同学分成两大组和若干小组,每个大组推荐4名能言善辩者作为选手,  相似文献   

10.
周顺莲 《大观周刊》2011,(38):126-12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宁显泽 《大观周刊》2012,(28):201-201
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2.
何小忠 《大观周刊》2012,(19):269-270
高中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课堂由老师的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黄子文 《大观周刊》2012,(36):179-179
教学中满堂灌的现在很多,怎样有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化学的条件和因素,逐步增强学习化学的独立性,促进“教”向“自学”转化,促进化学自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郝秀真 《大观周刊》2013,(3):154-15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于问题中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卢彦冷 《大观周刊》2012,(36):159-160
1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问题 1.1学习意志薄弱。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比较薄弱。表现在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的性。遇到问题不会积极思考,畏难情绪时有发生。另外,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一般只限于物质满足,对于学生的意志,毅力,情感,耐力等教育都不够。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不想办法克服,而是等待教师讲解。  相似文献   

16.
聂贞福 《大观周刊》2012,(15):211-211
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陈敬栋 《大观周刊》2012,(50):230-230
所谓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或全班同学共享。协作学习模式是指采用协作学习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通常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角色扮演、设计等七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特点筛选其中的一种模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高成琴 《大观周刊》2013,(12):190-190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明显提高,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事物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张殿军 《大观周刊》2012,(3):207-207
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强调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20.
曾庆江 《大观周刊》2012,(33):235-235,234
数列是中职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处之一。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贯穿到后面的各章学习之中。在数列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直觉性、批判性和发散性等多种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