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分析其原因,除了有些是由于知识理解不透、概念混淆不清以外,很大一部分皆由粗心大意引起。比如把题目看错、数字写错、小数点点错、计算失误等等。从纠正的效果来看,这种因粗心造成的错误要比由知识理解不透等引起的错误还要难纠正,不少教师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学生的作业,必须及时检查。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使学生真正明白错误的原因,切实改正。”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致错的原因是完全依赖教师的批和学生被动地改,还是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呢? 教学实践使我深感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特别在当前“题海战术”泛滥,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4.
“粗心”是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的表现,是一种不良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严重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粗心是天生的,只与遗传有关,教育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往往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聪明伶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聪明是很聪明,只是粗心一点”,这样的评价易给学生以误导,使他们认为粗心与聪明是相关联的,从而不去重视克服自己粗心的坏习惯。粗心是天生的吗?是不是越粗心的学生就越聪明、学习成绩越好呢?学生的粗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你觉得‘粗心’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笔者发现在数学作业中,学生的错误极其频繁,可谓是屡做屡错,错综复杂。仔细搜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归类整理发现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由于粗心、马虎而抄错题目或数字等,导致能做的题出错;二是由于审题不清,混淆类似题型,误解题意而出错;三是完全没有解题思路而胡乱做一通。笔者还发现回家作业往往比课堂作业的质量差得多。针对学生“错”综复杂的作业现状,经过一年多的亲身实践,笔者探索了减少学生数学作业中错误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和呈现的各类错因值得思考、探讨、研究。部分家长和教师都将学生出现的计算错因笼统归结为“粗心大意”。然而学生计算错误,难道真的只是“粗心”惹的祸?文章通过对小学生计算错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结合实践提出“克服耶非智爷因素干扰,提高计算能力”的相关策略,并对上述问题进行新角度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学生没有掌握好审题的技巧和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8.
这样改错好     
我在处理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时,除在错题后打上错号外,还要求该生认真检查错在哪里,并书面写出错误原因,而后再改正过来。教师进一步批阅“原因”及“更正”。例如,某生在做“”—题,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我在批阅后,只在题后画上错号,错生拿到后经过细心检查,终于找到了错误原因,改错时先写到:“我忘记了带分数乘法应先化成假分数才能进行约分计算。”这样改错至少有以下好处;1.这些错误大部分是由他们马虎、粗心、听课不专心等自身因素所造成的。由于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他们通过追究各自错误原因,有利于进一…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作业中的错例是普遍存在的,仔细分析错例产生的原因却发现其中存在差异。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错例是我们教师始料未及的,有些想法甚至很"天真"。因此,教师遇到作业中的错误,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粗心""没看清题目"等,而要与学生沟通,架设让学生走出错误思维的阶梯。一、错例归类整理及成因分析错例分析应基于学生的基础与现状、学习心理和非  相似文献   

10.
考试以后,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真粗心啊!”其实,细细查究造成粗心的心理机制,往往是一些较为稳固的条件反射。所以,即使让学生再检查自己的答卷和作业时,也未必能发现“粗心”造成的错误。“粗心”多半是由于对概念、法则、规律不清楚,对定理、公式不理解或是由于运算不熟所造成的。下面谈谈我对造成“粗心”原因和改进“粗心”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粗心”所致。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我们当老师的也时常批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粗心’,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怎样对待学生“粗心”的毛病呢?埋怨和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导致学生“粗心”的心理原因,并想出办法,加以克服。一、学生“粗心”的原因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抄式题时,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有的甚至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头尾不相符;还有的把竖式中计算的正确结果,或演草纸上的正确结果,移到横式上就变了样;写递等式时把原来对的写成错的,或漏掉一部分没移下  相似文献   

12.
数学离不开计算。然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比如:看错运算符号、抄错数字,颠倒运算顺序,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毫无道理的错误。在寻找错误原因的时候,我们的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会将原因轻易的归结为“粗心”、“马虎”。尽管老师家长一再提醒、一再告诫学生要细心、要认真。可是学生还是错,甚至是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的数学作业和数学试卷里,因粗心大意而造成错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看错题目、写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脱式多写误写、误抄得数、点错小数点、忘记写单位名称等,严重地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根治“粗心”病,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我们采取了以下五种方法: 一、把0~9十个数字写规范。由于基本数字书写不规范,1和7不分,2、3、5、8错认,6、0、9相混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往作业上抄得数时,把107写成  相似文献   

14.
邢红卓 《广西教育》2012,(29):65-65
打开学生的作业,最让老师头疼的是计算错误。抄错数字、忘写得数、运算符号看错、忘记进位或退位等错误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错误,老师苦口婆心地说:“计算要细心!”可效果甚微。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错误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吗?其实,静下心来思考一番,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些错误可能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粗心,又称马虎,指做事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学生抄错数字,写错单位,漏写“答语”,忘了进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受知识、阅历的限制,他们在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这是不足为怪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加强个人师德修养,学会宽容他们的差错,切忌因此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甚至暴跳如雷。但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去敷衍家长的咨询。对于一些学生做题时“一看就会,提笔就做,一做就错,做完就交”的现象,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方面去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同时探索相应的矫正措施,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周艳珍 《宁夏教育》2013,(7):105-105
很多教师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时,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大意吗?其实,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没有掌握审题的技巧和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7.
“粗心”是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通病”,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一再提醒,然而还是听到这样的抱怨:“唉!题目又不难,本应做得对,就是一时粗心大意而弄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学习中的大敌,那么如何防止粗心呢?本文就粗心的原因及采取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曾多次统计,口算全对的人数并不很多,总有部分学生会错一二题.口算错误人数高达60%之多。更不容忽视的是,教师们都存在着认识上的错误,将“粗心”归为头号原因。错误的原因真的单纯是粗心吗?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在《微积分》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我们都归结为是由于“粗心”所造成,然而“粗心”背后大有文章。 一、貌似粗心,实是心怠手懒。 有人计算能力本不很强,却偏偏懒得多写一部算式,想直接写出运算结果,“懒中出错”。这种欲速而不达的情况只要稍加注意  相似文献   

20.
我曾看过几位老师写的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二年级一位数学老师在考题失误原因分析时有这样一段话:“学生多位数的数位、十进制概念训练不扎实,写数训练的方法掌握不好,最突出的问题是计算的准确度差,简便计算、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失分中有三分之一出在计算错误上,而计算错误的关键处在退位减法的训练不够。”另一位老师在分析失误原因时写道:“学生年幼无知不想学,粗心大意计算错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