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课练”是指每节课都要练习,练习的内容是针对性都很强的基本队列和身体素质锻炼,时间在5~10分钟之间,一般包括队列课课练和身体素质课课练两项内容,本文特指身体素质“课课练”.作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一个载体是非常有效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质,而且能够强化课堂常规,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体育大纲》中指出“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其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人体质强弱的重要内容。经过训练的人,身体素质水平要高得多。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好坏与教学质量关系很大。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比较困难。例如在教学挺身式跳远时,立定跳远差的学生大部分掌握得不好,而且身体素质差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体育教学尤其如此,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多练”呢?一、多练贵在“精讲”。体育教学多练,那么教师就必须做到精讲。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减教材中抽象性很强的动作术语。同时,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在不改变动作结构、技术规格的条件下,采用“学生语”、“准术语”或以“口诀”的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新授“原地双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最后用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至今,在快乐体育,淡化技能教学,轻视体能训练的声音之下,“课课练”已经悄然隐退。而如今面对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问题,专家和体育实践者们都认识到了“课课练”的重要性。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是有效解决学生体能素质下降问题的策略之一,呼吁“课课练”回归课堂。笔者觉得“课课练”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关键是我们如何科学地安排,合理地运用,以达到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在内容安排、时机把握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5.
贺琳丽 《成才之路》2014,(35):28-28
正体育教学"课课练"是体育教师为达成体育教学目的,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为主要目的的练习形式。课改初期,这种教学模式在高度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运动兴趣的背景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呈逐年下滑趋势,为扭转这一局面,"课课练"再次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青睐。新课程背景下,"课课练"以多元化的姿态融入我们的体育课堂,如何巧用"课课练",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研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练”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具体而言,要和“课后练”相结合,要做到内容多样、形式有趣、时间安排合理有效,强调多元化评价,使之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如要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体育课中就必须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由于教材的特点,场地、器械条件的限制,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往往偏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新大纲指出:“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之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为此,我们曾于一九八○年九月起在延长中学初一年级体育课中进行了“课课练”内容和效果的研  相似文献   

8.
概述学校体育的任务是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体育教学中采用“课课练”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是很好的体育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课课练"是在体育教学中以针对性的锻炼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教学形式,它既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办法,又是对体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小学的体育教育是学生为身体素质打下基础的阶段,体育特长的挖掘、技能的培训与发展都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想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课课练"。本文通过对"课课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希望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课堂教学的精讲多练,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克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积极措施。通过近年来的摸索试验,基本上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做到有讲有练,保证了学生课内实践练习的机会,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教学也更有实效。钻研教材,把课备好在钻研教材和备课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如下几方面:①认真反复阅读教材,明确整册教材内容和要求;②掌握教材各单元之间、各节之间的相依关系,每一教材承前启后的作用;③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定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④在钻研每节课教材的时候,明确本节课教师该讲什么,怎么讲,学生练什么,怎么去指导学生练。  相似文献   

11.
<正>"课课练"是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特有现象,教师会在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体育"课课练"是为强化学生的身心素质而进行的专门练习,是对基本技能的补充,其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为今后掌握难度系数较大的体育技能奠定基础。一、四分之一的内涵小学体育"课课练",之前的内容相对单一、脱离了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体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学生课堂听课的主要心理过程。抓住和引导学生思维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45分钟中让学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跟着我的思维走”呢?一、谙悉“剧本”——备教材教师应当认真备课,通研大纲教材,谙熟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对课堂每个教学环节都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方能熟练驾驭课堂、因材施教。否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短跑已经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可采取以下的方法:提高步长;加快步频;姿势要正确。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距离快速跑是跑的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  相似文献   

14.
在短跑教学中,通过教师所安排布置的练习内容,在教师的技术指导下,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最终提高速跑的能力.然而,要真正做到在一定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的速跑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我认为,要开发学生身体潜能,提高学生的短跑质量和速度,必须重视对与短跑运动密切相关的细节的分析研究,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才能提升学生的相关素质和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在小学教育领域中得到渗透的大背景下,使得"课课练"的重要性被逐渐凸显出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应用"课课练"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课课练"这种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课课练"的设计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课课练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课课练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的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的学生相比,在身体素质和体育兴趣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性的提高。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课课练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教学主阵地,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教学主体。老师、家长都希望课堂教学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愿意等待,处处要求堂堂清、课课清。实际教学中做到这样太难,我们允许有些问题可以滞后解决,也允许学生后知后觉,更允许学生大器晚成。教育不是一刀切,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细处着手,从预习、讨论、讲解、评价开始,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静静等待每一朵花的盛开,不错过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就阅读教学来说,要做到速度快、质量高,又要不增加学生负担,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要抓住“精讲、多练”这两个方面。其中精讲可以为学生课堂上多练打好基础。而课堂上多练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有道是“课改更重‘精讲’,高效还需‘多练”。  相似文献   

19.
精讲,就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教材的主要矛盾和内在联系,研究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要言不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体现了现阶段国家对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我们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依据。要做到精讲,教师必须首先熟悉大纲、课本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这是搞好精讲的前提。研究大纲与教材,才能明确教材内容和地位以及作用和要求,正确划分基本内容和非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才能统观全局,抓住关键和重点,讲得轻重适当。了解学生,就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秉赋爱好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难易适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跑的基本练习在短跑整体技术中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要突破原有跑的基本练习格局,建立新的综合基本练习的建议,使跑的基本练习更趋于短跑实际,为提高当今短跑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