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要通过作文教学使小学生能够写一些简单的纪实作文以及想象作文,而且感情要真挚、内容要具体。然而,实际的作文教学现实却令人担忧。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3,(60):51-5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提醒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力戒"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培育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是师生都很头疼的问题。学生写不出来,教师不知道如何教。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不妨从"立体指导"入手,以影像引导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演绎,丰富作文内容;解读范文,让学生以多视角学习作文技巧,从而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掌握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梁琳 《现代语文》2014,(4):125-127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表述形式应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开放原则:除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之外,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心声,让“人”融入“文”,让“文”包蕴“人”。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巧妙引导学生进入作文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实感,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作文状态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针对作文的要求,让学生在游戏中写作,在快乐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举办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变成"有米之巧妇";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一直有个"重难点"——作文教学,用句俗语来说,那就是"撼语基易,撼作文难!"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大多被封闭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闭门造车。作文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没有关注写作的过程,只是关注写作的"终端产品"——范文,引导学生模仿,没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自己鲜活生活的审视。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写作要求的。新课标指出: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己、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和真切体会。写作,要做到有感而发,要感情真挚,要"独特",要"真切",教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都不由自主地引导学生作文时"贴近生活"。然而,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而言,"贴近生活"的范畴过于广阔,学生作文时常常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作文泛泛而谈、雷同居多。生活无处不在,概念化的生活广阔无边:祖国山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草木虫鱼、风俗人情等等,古今中外,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如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99):55-56
小学语文教师要正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更新作文指导观念和方法,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潜能,倡导快乐作文的理念。要确定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快乐作文。教师要做到让快乐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怕作文成为小学生的共同现象,究其原因不外是小学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作文时常常碰到缺乏写作素材、口语转换成文字能力差、不会谋篇布局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要循序渐进,用依葫芦画瓢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学会对作文谋篇布局,选择素材,运用语言文字等等,以让自己的作文内容新颖、表达流畅、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1.
小学的作文教学最令语文老师为难,往往花费很大精力收获却很寥寥。有人认为是作文的命题框框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让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教师引导有余而启发不足使学生畏惧作文,等等:但我感觉重要的应是小学作文教学与小学生的趣味、知识能力的不吻合。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观察与体验、情感与意志、思维与表达,积累与迁移应用等等,一方面,作文是高要求,是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4,(A5):60-61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感情真挚"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传真情。营造一个平等、宽容、和谐和充满信任的氛围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传真情的前提。合适的题目是学生写作兴趣的源头,也是学生真诚写作的起点。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与及时的、中肯的评价,往往是学生热爱写作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写作教学存在"范例化""模板化"倾向,即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布置写作要求后,为学生提供范文或模板,要求学生根据范文或模板写作,学生所写作文千篇一律,较为刻板。作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脱离了生活,作文最多只能是文字的堆砌。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强调以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写作中融入生活经验,写出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作文讲评是指经过作文批改,教师对本次作文进行的评析和总结。包括"讲"写作规律,"评"学生实践两个内容。任务是依据本次作文的目的要求,指出学生作文训练中取得的成绩、表现的积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到写作规律上来认识,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15.
要想尽快解决作文教学难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力求做到写作时"有米可炊";要教会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其思路清晰、胸有成竹地开展写作;要对作文进行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形成写作内驱力。教师要通过努力,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6.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局由来已久: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劳心费力、效果不佳。探索作文教学的新出路,成为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教学设计以点带面地展示了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寻找写作素材的过程,尝试着让课本成为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之一,以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三年级作文入门训练孙冰蝉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一、多种形式并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1集...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0):28-29
低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居于主导地位,在学生开始接触作文的起始阶段时,教师在引导中,如果指导不正确,学生不但写不好作文,反而会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而害怕写作文,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够提高,因此,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懂得怎样来指导低年级学生写作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指导,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从不同的途径来进行,创造各种契机激发欲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无穷乐趣,产生喜欢写作文的良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才会一通百达,不再感到写作文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的一件难事了,才能让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习作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但是在阅读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一些倾向不得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评改得当,可以使学生很好地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增加写作练习的兴趣。日本语文教学界很重视作文评改的研究,他们的某些看法和作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国语教师认为:文章并非无情物,指导中学生作文应该着重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如表现父母的恩情、奋斗的乐趣、朋友的情谊、教师的关心、人生的体验等等.评改作文也要着眼于和学生感情上的交流.评语应对学生作文所表现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是不是被作文中表达的感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