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经历了日、韩、美剧风浪的冲击之后,中国荧屏又出现了另一道新的风景线——泰国电视剧。泰国作为一个文化上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国家,它的电视剧为什么在中国传播的非常成功?文章试图分析泰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以及泰剧热播对中国影视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抗战剧人物形象塑造及审美模式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抗战剧充斥荧屏,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在看到抗战剧热播的同时,作品对历史的背离,对抗战的戏说,对人物的神化,创作上的过度娱乐化也都凸显了创作者的功利心态与短视行为.作品中的文化缺失与精神缺位使抗战剧看起来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引起观众忧虑的同时更值得创作者警惕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颗手榴弹可以炸掉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能抵挡敌人重炮,一个刚被蹂躏的姑娘,转身便能飞天杀鬼子……你千万别以为这是幻觉,其实这是近期抗日剧神话般的剧情!剧情虽雷,却并不影响它的热播,越雷越被追捧。以致此等神剧,越拍越多,有说法称横店影视城每年"杀"死的鬼子可绕地球一圈。越来越雷的电视剧,让央视《新闻1+1》也发声痛批:"一部接一部的抗日剧是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网友们大呼"此剧刷新了世界观",而对于家庭观众来说,最需要的大概是"荧屏过滤器",以免年幼的孩子轻信了这样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徐秀萍 《高中生》2014,(11):42-43
Leading: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受到中国观众的追捧,“粉丝”们为之疯狂。这部电视剧在2013年12月8日首播,在韩同的平均收视率为24%。这部剧引入中国后,仅在视频网站爱奇艺上就被在线播放了145亿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出现国产电视剧"IP"热现象,部分由"IP"改编的电视剧制作精良,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追捧,但也不乏滥竽充数、制作水平低下的"IP"剧招致观众的诟病。从接受美学看,国产电视剧"IP"热现象的出现源于观众原著迷的期待视野、制作者的大力宣传对观众观看期待的强化、未播剧情对观众期待的强化等因素。但不少"IP"剧缺乏创意、同质化严重,内容与现实脱节。  相似文献   

6.
剧亦有道     
梁鹤 《广西教育》2012,(48):33-34
《我是特种兵二·利刃出鞘》在江苏卫视播出后,就一直受到观众的追捧,并以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第一的成绩完美收官。几乎与此同时,《火蓝刀锋》《我是特种兵一》《特战先锋》等军旅剧纷纷热播,全国再次掀起军旅剧热播的浪潮。看军旅剧,谈军旅人生,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后宫剧无疑是最抢眼的,尤其是以《美人心计》《甄娠传》领军的“女人戏”抢尽了风头。后宫剧的热播在中国已经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流行不仅是中国人热衷权谋的视觉延伸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历史的娱乐化消费,更是现代人真实生活的另类折射。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类型主要有为十八大献礼的主旋律剧,抒写民族家族情的史诗剧,关注青年与职业的现实剧,重塑英雄与传奇的年代剧,热潮后需冷思的宫斗剧。这五种电视剧类型在2012年中国荧屏上占据了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也引发了社会舆论关注,更突出体现了当前电视剧紧密贴合时代生活、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作理念和播映特点。  相似文献   

9.
电视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当于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美国情节系列剧作品在叙事上全面体现了美剧叙事艺术的精髓.对美剧叙事背景、叙事题材、叙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创新之路才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仙侠剧的热播,迎合了受众的浪漫主义期待、怀旧情怀、侠义崇拜、娱乐消遣等心理需求。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仙侠题材的电视剧,其热播带动了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影视公司只有理解受众、尊重受众,才能制作出大众喜爱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呈现出许多大众文化的征候 ,面向大众的形式拉近了电视和观众的距离 ,但艺术文化的失落和庸俗的盛行导致创造力的衰减。由透过主持人大赛、谈话节目、电视期货三种现象的分析 ,可以探知艺术文化价值的确立是新世纪中国电视的当务之急 ,戒除浮躁、摈弃模仿、把握内涵是电视创造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电视媒体泛娱乐化倾向的扩大,煊赫一时的"真人秀"节目也逐渐脱离其精神价值,陷入发展的文化困境。因此,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电视文化语境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当下收视与口碑双赢的职场真人秀《职来职往》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剧风行全球,成为各国观众关注和追捧的对象。精彩的影视文本是美剧的制胜法宝,而人物则是影视文本戏剧冲突的核心,是剧集的灵魂,只有人物出彩,剧集才会好看。美剧的高度产业会使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物设置模式,本文尝试对几种典型的人物设置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对国产剧的文本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视作为目前的强大媒介工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电视为载体的电视剧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也在大众的争议中慢慢成长着。电视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大众化、家庭化、连续性、社会性。我国电视剧在经历了诞生、嬗变、更新、扩展几个阶段后正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电视剧市场则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影视字幕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要求。以在我国热播的几部美剧的字幕翻译为例,结合美剧字幕翻译的特点,探讨将功能翻译学派目的论应用于美剧字幕翻译的可行性.认为适当地运用目的论的三个相关法则能帮助译者更好地完成美剧字幕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湖南电视现象”是指湖南电视在新的体制下所形成的竞争格局,是通过市场运作整合注意力资源而形成的一种电视品牌效应,是大众文化潮流和消费时代催生的一种审美文化。从娱乐大众到大众娱乐,湖南电视取得了引领时尚的显赫地位。湖南电视现象的产生有着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虚无主义的社会心理背景、境外媒体文化的影响。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电视屏幕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够突破历史剧、都市情感剧、谍战剧的封锁,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城市受众和广大农民的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包含的大众文化因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探讨的是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大众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主要有“Dancing Withthe Stars”(《与星共舞》)、“Australia Idol”(《澳洲偶像》)和“BigBrother”(《老大哥》)。这些节目使澳大利亚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性增强.进一步提升了电视化和综合化。同时,澳大利亚电视节目存在创新意识不强、流于俗套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翻译学看影视剧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名是影视作品的"第一张名片",成功的译名是票房和收视率的首要条件。前人已从目的论、接受美学、社会符号学等角度探讨过影视剧名翻译,但难免有失偏颇。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把各翻译研究视角囊括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翻译本体生态系统"中,强调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意图运用这一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角度探析影视剧名的翻译策略,并提出剧名翻译的评译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宫廷剧在迎来一个高潮的同时,也陷入一场是非争议。随着宫廷剧《甄嬛传》的热播,《甄嬛传》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历史性问题、宫廷剧价值等方面的讨论,观众在热议时应该从思想、文化和审美多个角度探讨宫廷剧《甄嬛传》所包含的价值,对宫廷剧的发展走向理性地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