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教育二元分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日本进行了近100年的探索,推行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即通过教师定期的城乡流动,使城市与乡村教师资源得到均衡化配置,有效地阻止了因城乡师资的巨大差异而引起的城乡教育的不平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村远程教育是缩小我国城乡及东西部教育差距的最佳选择,但目前的实施情况并不如人意,主要体现在经费保障、资源利用率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城乡教育二元分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日本进行了近100年的探索,推行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即通过教师定期的城乡流动,使城市与乡村教师资源得到均衡化配置,有效地阻止了因城乡师资的巨大差异而引起的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实现了城乡教育的公平性。又通过“轮岗制”推动教师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城乡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阻碍,又有非制度性制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建议应从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进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城乡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阻碍,又有非制度性制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从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进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时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和教育学生?从乡镇小学到城市小学,同样是小学教师,但教师面对的学生却有很大区别。这其中不存在角色转换,但却有适应新环境、面对新学生的问题。在与城乡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因素对教师的施教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城乡学生的差异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小学生好游戏、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等。我们教小学生必须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学生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就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地区教师资源配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具体体现为数量缺口、学科结构失调、专业素质低下等方面。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下,合理的教育制度选择将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地区教师资源配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具体体现为数量缺口、学科结构失调、专业素质低下等方面。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下,合理的教育制度选择将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的教学改革并不新奇,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教育管理中最小的单位——课堂。通过一本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力图以教师自身反思为基础,集众教师智慧于一身,重在解决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以点带面地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样本进行介绍,正是因为我们发现在今天一切变革都可能从小到大、自下而上地发生,我们的教育改革正在寻找变革的催化剂,“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可能就是其中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永菊 《学子》2015,(6):32
2014年9月初,为了积极响应"教师交流政策",我从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初级中学来到了市一所相当有名望的初级中学进行为期三年的教学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了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我就两个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说说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一、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城乡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个性明显存在差异。城市学生阅读广泛,见多识广,认知水平高,小时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城乡间的配置差异,并不简单地表现为"城市强与农村弱"的情况,而是教师在城市与农村间的结构性配置差异。从城市、县镇到农村学校,就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性别、学科、生师比、增加、减少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学校教师学历最高,学科教师分布合理,但女教师比例偏高,而且教师增加主要来自于县镇与农村学校教师的调出;城镇学校教师生师比最高,但职称比例最低;农村学校男教师比例最高,但教师学历偏低,而且年轻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在城乡教师均衡配置上,不但要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更要根据城乡教师配置的特征给予富有针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疫情期间,全国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很多热点,在线教育城乡差异的讨论是其中之一。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以城乡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在线学习准备、在线学习情况、在线学习体验等方面调查了在线学习的现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城乡学生在线学习的差异,并寻找引发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城乡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条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在线学习认同度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网络条件是引发差异的基本因素,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因素,对在线学习的认同度是核心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增强“硬实力”、提高“软实力”、发展“新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发挥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城乡小学生在网络使用方面的差异,我们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240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小学生在使用网络的人数上差异显著;小学生上网的地点、时间的城乡差异显著;小学生上网的目的、家长或教师对小学生上网指导的城乡差异不显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长和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小学生上网行为的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成为我们教学目标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敬业精神、文化素质、专业教育技能,是构成音乐教师素质的三角形结构要素。本文分析了目前音乐教师素质的现状,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评价又是其中的中心内容。因此,建立一个对教师进行合理、公平的评价系统尤为重要。它也是搞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教师量化测评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数量特征描述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模糊、抽象或弱化评价中的次要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使得评价结果呈现直观、明确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从而很受学校管理部门的青睐。但是,正是由于量化测评这样的特点,如何建立合理规范甚至科学的指标体系和选择相应的量化方法至关重要,这一要求加大了测评工作的难度,另外,量化测评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个体特征,仅仅是描述不同评价对象的差异时有意义。本文将不讨论教师量化测评在方法、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优劣问题,根据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量化测评工作实际,仅对有关教师量化测评工作本身的几个基础性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梁承新 《教师》2013,(1):34-36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湘西自治州,社会要发展,关键在教育,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职业压力大是当前教育界一个比较普遍的共识。教师职业压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城乡教师压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对城乡教师压力差异进行研究。有利于教师职业的科学发展.进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推进社会科学发展。此次,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个别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就湘两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压力的城乡差异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17.
教师素质的巨大差异是当前中国城乡教育水平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顶岗支教"项目作为一种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形式,在缓解边疆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现状、提高城乡教师综合教育水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利用黑龙江省黑河市顶岗支教大学生的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对顶岗支教项目的参与意愿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参加支教相关培训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城乡差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西欠发达地区的运城市7所小学4年级的学生家长(城市100名,农村200名)300名作为研究对象,论者对城市和农村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城乡在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期望和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差异没有显著性。首先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和家庭教育指导力度、就业压力所致;其次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建设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运行的良好社会氛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使学校拥有选择的余地、弹性的空间,为学校自主开发和建设特色课程,提供了可能。开发校本课程是我们走进新课程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我们思索、探索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方面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接照新均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走出一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