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品质与内涵.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开发中把握好公共性与视觉精神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表现,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视觉精神的核心价值,以公共艺术的视觉表达与传播来提升城市精神的软实力与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校由于公共生活的匮乏以及竞争主义的泛滥,导致学校生活内部的公民交往关系走向了孤独和分裂,造就了"孤独的"公民,而非"合作的"公民。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公共品质,有必要重建学校的公共生活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以及社会的公共生活实践,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公民合作、团结、关怀等公共价值的意义,从而促进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的培育。而要实现学校公共生活的有效建构,则必须培育课堂生活中的合作学习机制、发展学校空间的民主秩序、推进学校生活与社区生活的有效联结,从而形成一种公共性的生活氛围和价值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是政治的动物,意味着个体置身于政治生活的必然性以及个体的政治人属性,这是公民个体与政治共同体密切交互关系的基本表征.政治具有解决社会公共价值与社会资源彼此分享与矛盾的属性,因而公民作为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就具有了普遍性、公共性的特征;同时,政治人属性又必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以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为基本目标,才能维持公民个体与政治共同体的互动,构建良性的公共秩序.因而.在分析公民作为政治主体在与政治共同体互动的过程中,就具备了公共性、实践性与(公共)秩序性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活日益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且公共性生活领域不断拓展的现实下,需要强化培育公民个体公共精神的观念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培育公民个体的公共精神不仅有助于公民个体能够适应现实公共生活的要求,扮演好公共人的角色;也有助于实现公共生活领域的有序发展,使得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得以维护,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的政府公共性问题:审视、反思、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也是其合法性的基础。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实然与应然仍然存在着的差距甚至背离,使政府公共性日益成为问题。反思其原因有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缺乏良好的行政伦理、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制约、公共精神缺失等。服务型政府建设是解决政府公共性问题的路径选择。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将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蕴涵公共行政精神的新型行政文化的转变和发展、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等是提升政府公共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控制”为核心逻辑的学校公共生活模式遭受了愈来愈多的批判。在控制型的学校公共生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灌输与被灌输的扭曲关系,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民主变革,限制了学生的公民品质发展。与控制模式不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它致力于解构学校组织中的权威主义、技术理性、强制灌输、心灵隔离等弊病,使学校公共生活回归到公共性与民主性的轨道上来。“治理”赋予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治理权利,鼓励学校生活中的公民伙伴关系,从而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空间,提升和扩大学校组织的公共利益,稳固而持久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9.
教育成人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公共生活这一基本场域。公民的生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生活,惟有个体理性的参与才能促成公共生活的秩序与和谐,个体的公民品格也可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得以形塑。公共生活的展开意味着公共善、正义、友爱等基本价值在公共空间中的显现,个体向着公共空间开放、追寻公共价值的过程,反过来也是公共生活与公共价值拥抱个体、共同体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个体进入公共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在展现自我、充实自我的同时进入公共生活价值熏染之中。进入公共生活,向公共空间开放,接受公共价值的熏染,在造就公共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让个体成为活在公共生活中的真实个人。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适宜的文化观念构建不可或缺;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鲜明特征,造就了红色文化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动员、观念养成与思维创新等精神价值;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动员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物质力量,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价值理念,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优师计划”背景下乡村职前教师本土化培养既是乡村卓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补充机制,也是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赋能乡村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应有之义。“为农”的教育理念、“亲农”的培养要求、“归农”的课程体系、“融农”的培养旨归构成其内在逻辑基础。教育理念场域性、培养要求公共性、课程体系在地性和价值旨归乡土性是其内在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回归乡土生活世界、重构地方知识体系、认同乡村教育价值,以确立地方性教育理念促使“贤才下得去”;嵌入社会公共属性、厚植乡土教育情怀、提振乡村育人水平,以坚守公共性培养要求确保“优才留得住”;彰显在地教育属性、激活文化自觉意识、重塑乡村教育自信,以构建在地性课程体系奠基“英才教得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夯实文化回应能力、践履时代公共精神,遵循乡土性价值旨归实现“现才有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生活与教育在摆脱物质匮乏与精神束缚、培育公民个体性与自主性的同时,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思维与孤立化的学习风格。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公共人”的衰落与“自恋者”这一“个体人”的生成,进而阻碍新时代公民公共意识、公共德性与公共精神等的渐进与发展。对新时代德育建设而言,公共性的建构既在所难免又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育及其道德教育领域应积极寻求打破个体化桎梏的出路,承担起培育“公共人”的必然使命。道德教育应多渠道提升学校制度体系的公共性,建构公共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传递合作交流、自由公正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实现“公共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翁乾明 《福建教育》2023,(26):18-21
<正>一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校大型学生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其组织开展要遵循文化规律。余秋雨先生说得好:“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简单地说,文化就是集体人格,就是公共人生,它是由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和形而下的生活方式构成的二元结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文化也可以分为“道”与“器”两部分,“道”就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价值;“器”就是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加简明起见,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公共精神是教师精神核心,它是一个好老师作为学生“引路人”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为了更好地培育和激发教师公共精神,学者们对教师公共精神内涵形成了丰富认识,并提出了我国教师公共精神振兴的“回复”与“重塑”两大路径。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教师公共精神振兴研究的困境,指出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应重视关于市场性、专业性、官僚制与教师公共性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公共生活”是体现公共精神与公共性的学校生活。不同生活维度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可以说,私人生活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伦理基础;集体生活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锤炼土壤;“共同生活”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信念保障。学校的公共生活不能脱离学校和学生的个体生活,必须使学生从参与班级生活做起,改变学校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实效和热情。  相似文献   

16.
公共教育是具有公共精神、培养公民的教育,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彰显教育公共性需要教师确立以公共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品格,改变个人教育观念中唯经验论的思维、知识论式思维与简单立场思维,确立公共视野、公共责任与公共理性,实现思维品质的公共性转向。从外部条件看,这种转向的实现要从以下几个层面作出改变:学校要改变自身的精神气质;教师教育要具有文化内涵;教师评价体制要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引导教师树立公共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多重困境,如信用危机“、二律背反”、价值异化、公共性内容阙如等。在公共性彰显的时代,公共性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更高的公共立意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大学生具有公共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具有对公共事务的关怀能力以及具有公共精神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共同体的建构,不仅需要共同利益的客观基础,更需要共同价值的文化建设。全球经济、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反恐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已经显示出利益共同体的客观存在。而共同价值的形成却非易事,这给共同体的利益合作带来困难。以中西伦理文化中都具有的“友善”价值为共同价值的切入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观在社会合作领域的意义。阐释在不同民族文化范围内,友善何以可能。从梳理友善的内涵和适用范围入手,分析当今社会同享利益共担风险实景下利益博弈的相关伦理问题,看友善观化解矛盾,消弭仇恨,避免战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从文明视角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明转型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文明转型的中国方案,实质是构建一种新型文明观。新型文明观新在人类优先的理念,新在以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共赢为内容的公共性超越资本逻辑的私人性原则和民族国家的特殊性原则,新在以共赢多赢原则取代零和博弈的你输我赢原则,新在以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互鉴、包容、对话取代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固化论、文明隔阂论。这种新型文明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文明力量,为世界向何处去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职工教育》2015,(2):13-15
<正>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