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相比较,有其特殊的格式。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必须用判断词“是”,它同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判断宾语;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充当谓语。(一)判断句的格式一、用语气词“者”、“也”表判断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又可分为三种。1.主语后边用语气词“者”表提顿,谓语后边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译  相似文献   

2.
判断语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古今汉语中的判断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些不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要用判断词,而古汉语判断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者……也”式1、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形式。例如:门)于瑜者,充兄控也。(《赤壁之战》)——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控。(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在古汉语中,还常常用这种判断句形式来解释原因。如:(3)…  相似文献   

3.
刘捷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2):173-174
判断语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古今汉语中的判断旬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些不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要用判断词,而古汉语判断句的一叶、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一、文言文中判断句辨析 以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作谓语,主语与谓语之间构成一种判断关系,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中,常用“是”表示判断关系,而在文言文里较常用是语气词“者”、“也”,有双用“……者……也”;或者单用“……,……也”;“……者……”。另外也用“为”、“乃”、“则”、“皆”来表示的。在鉴别是否判断句时必须注意,文言文里有用代词“是”作主语的句子,不要把“是”(这、这个)误会为判断词。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格式的判断句:  相似文献   

5.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认为,"也"字煞句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本文认为,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主语+名词性谓语。"《尚书》时代"是"已作为判断词。"是"不是古汉语唯一的判断词。断定判断句的句型标准主要根据谓语的性质,谓语必须是代词、名词或名词短语  相似文献   

6.
所谓判断句,是指那些用来判断主语的类属和性质的一类句子。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判断宾语,上古汉语则不然,而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直接对主语作出判断。由上古的判断句到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其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1〕上古汉语的判断句,往往在主后后用助词“者”提示并兼表顿宕语气,在名词(包括名词性词组)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句,表陈述语气。这样,“者”与“也”相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和谓语间加上判断词“是”来表示,但是,也有不少判断句,没有任何语言标志,纯粹靠语法手段来表示,我们姑且称之为“零态判断句”。零态判断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助标点符号表示的判断句,一种是用意合法表示的判断句。借助标点符号表示的判断句,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安上破折号表示判断,公式为A——B。如:  相似文献   

8.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 对应的,主要要求考生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 省略句、变式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 置)等几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 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 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中常用 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相似文献   

9.
文言是指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上古书面语写作的各类作品中的语言。所谓句式,就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古汉语的句式基本上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也是按照(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这一格式组织的。但是由于历史的演变、语言的发展,加之文言与当时流行的口语也未尽相同,所以有些情况与今不同。现着重论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大量的判断句式,但两者的表达方法是不一样的。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而古…  相似文献   

10.
简单地说,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就是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要用判断动词来联系,如“我是中学生”。而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作判断的。文言判断句的形式较多。其基本式是: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经常要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进行判断,这就需要使用判断句。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由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不能直接作谓语,所以,判断句通常由主语和判断词“是”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合成谓语来表示。文言文判断句的表达方式则明显不同。一般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中判断句有哪些特点 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不用 判断词“是”的。表判断的句 子,有其固有的格式。常见的形 式有四种。1、……也;2、……者……也;3、……者……;4、……。(无“者”、“也”)第一种谓语后边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如:“张骞,汉中人也。”译为“张骞是汉中人。”第二种,主语后边加“者”复指、提顿,引出谓语。这种形式的判断最为明显。如“陈胜者,阳城人也。”第三种是主语后边有“者”复指、提顿,引出谓语,但谓语后无“也”字。如“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它的判断意味没有前两种强。第四种,既无“者”复指,提顿,也无“也”帮助判断。如“荀卿,赵人。”判断的意味更弱些了,是一种解释性句子,仍是判断句。 表示否定的判断就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这里要注意,“非”是对整个谓语判断的否定,而不能看作是仅对其一部分的否定。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非”不只是对“士”的否定,而是对“士之怒”的否定。  相似文献   

13.
第二类,否定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否定判断句的构成方式是将否定副词“不”加在肯定判断句的判断谓语前面,而不直接加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文言文的否定判断句则不同,它可以直接将否定副词“非(匪)”放在作谓语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非(匪)”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也不是否定副词和判断词的结合。从语法作用上看,“非(匪)”只是一个一般的叙述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就句子的构造言,在主语中,“也者”可以附加在主名之后,“者”字用作指代,重指前名,与之同位;“者”字或用作联代,联缀定语,作为主语的中心词,以代本名,构成判断句,或叙述句,或描写句。其中以判断句为常见,而叙述句、描写句次之。盖古汉语判断句,以不用判断词为常,故主语须顿,顿之不足,故用“者”或“也者”以提顿,而后继之以足语,对主语之补足说明,乃愈显明。“也”字是垫音虚词,只助语气,而无实义。“也者”连用,并表提顿。兹就“也者”在主语中所构成之不同句式,分别举例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5.
《国语》中的判断句都是无判断词判断句,其判断谓语有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是”不是单纯的指代词,它还有超出其指代性的语法特征,“为”具有判断主语和主语所指属性及其类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查贵刊三期所载《文义之间》一文中说:“文言的文义之间,必须注意的是与现代普通话不同的情况,因而有两种情况,由于不容易出错,我们就可以看作无关紧要。……一种是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如‘水’‘火’‘嫁’‘娶’‘红’‘黄’之类,既然词义没有变化,望文生义也就可以通行无阻了”(着重点系我所加) 这里面把“红”字算作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词,我是不能苟同的。理由有二: 古文的“红”和现代汉语的“红”虽然都可表示颜色,但所指颜色的轻重不同。古汉语的“红”专指粉红、浅红、桃红;现代汉语的“红”可以泛指一切红颜色。再说清楚一点,古汉语的“红”字的概念的外延小,现代汉语的“红”字外延大。在古汉语中,表示今天所说的“红”的概念的字,是“赤”、“丹”、“朱”;只是在唐朝以后,有时才用红泛指一般的红颜色。所以,古代以至近代,把红旗叫“赤旗”“赤帜”,把红心叫“赤心”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里,系词“是”产生在什么时代呢?王力认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他把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定在西汉末或东汉初。杨伯峻认为:“‘是’‘为’诸动词”,“在句中只起联系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语>的判断句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主语,]谓语+也;二是[主语,]是+谓语+也;三是主语+者,谓语+也;四是[主语,]+为+[谓语];五是[主语,]+非+[谓语].可见,在<论语>中已出现了"是""为"等判断词,"非"不是判断词,而是表否定的副词.  相似文献   

19.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句式,也叫判断句,是由表示判断的动词“是”和它的宾语组成的动宾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在“是”字句里,动词“是”和宾语没有直接的语义搭配关系,“是”的作用是表示判断的性质,联结主语和宾语,表示主语和宾语之间具有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例如:(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2)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材文言文中“是”字用法比较复杂。古汉语判断句不用判断动词是,“是”做判断动词用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先秦文学作品中的“是”均不是判断动词。中学教材中“是”字用法可规纳分类为:一、指示代词“是”。1.做主语;2.做谓语;3.做宾语;4.做定语。二、形容词“是”。三、动词“是”。四、判动词“是”。五、助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