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世界惊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之时,或许很少有人知道,防寒防病防尘的口罩,也是中国古代祖先最先发明和使用的,它同样可以令我们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28-28
日本一家药店的店员表示,“由于受到SARS(新型肺炎)的影响,那种口罩的库存很快就没有了”。所谓“那种口罩”是指以Unicharm从2003年1月份开始发售的“超立体口罩”。这种口罩采用了与面部形状相吻合的立体结构设计,从而可以消除口罩与鼻子、面颊以及下巴等侧面间的空隙,而这是普通口罩所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4,(1):54-55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  相似文献   

4.
口罩简史     
正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再一次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戴上了口罩。口罩在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散布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口罩是怎么发明的?追溯口罩的历史,也是回顾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抗疾病与消解恐惧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烟草第一大国,这个“第一大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烟叶产量占世界烟叶产量的35%,为世界第一:二是中国卷烟产量占世界卷烟产量的32%,也为世界第一;三是中国烟民占世界烟民的25%(约3.1亿人),也是世界第一。同时中国也是一个烟草弱国,中国卷烟出口总量占世界卷烟出口总量的1.8%,烟叶出口总量占世界烟叶出口总量的3.5%,中国全年烟草总销售收入和利润还比不上一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的市场集中度为2%,而万宝路为61%,红塔山的年产量不到万宝路的10%。  相似文献   

6.
贺年卡小考     
我国早在公元1368年前,人们就已经使用口罩了。根据当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所记载:在元朝的宫廷里,“凡是伺候可汗饮食的人,他们的口与鼻上,一律要戴上蚕丝与黄金织成的巾,确保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致传到御用的食物上去。”这段记载足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口罩的国家。至于欧美各国,首先是德国开始使用口罩,用以防止细菌感染。那是在1879年,德国人赖德奇次以一层纱布包住鼻、嘴及胡子。当时他的同事福来基氏证明空气传染同伤口感染有关,他认为人们在谈话时唾沫也会带着细菌导致伤口感染。此后,有过不少人对此进行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当年的提醒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世界误读中国”使国人义愤填膺时,人们却可能忽略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误读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历史记载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祭师就带着“口罩”。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9-39
源远流长的丝绸历史,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灿烂文明的丝绸文化是中国闻名世界、功被春秋的伟大发明。因此,要放眼全国,充分发掘丝绸文化内涵,创建代表中国丝绸古老文化的识别系统(CIS)。中国丝绸博物馆已开馆,“丝绸之路”也已成为旅游胜地。还要建立如“丝绸之府乐园”,“丝绸之路”缩影景观,以及国际丝绸贸易中心等,使中国具有国际上公认的崭新的“丝绸之国”形象。同时也为丝绸企业创立名牌,树立形象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6):52-53
口罩何时在中国出现?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在中国生活17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直到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2006,(6):58-61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自1979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目前,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2.
正网上流传一则检测口罩防水性的实验视频,证明用75%的酒精消毒后,口罩不能重复使用。该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先用口罩盛放适量清水,口罩不漏水,说明口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再往口罩表面喷洒75%的酒精,发现口罩立刻漏水。实验结果是:酒精会破坏口罩外层的防水结构,加速口罩中间层失效,所以不能用75%的酒精消毒口罩,口罩也不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一年一度的美对台“军售会议”在华盛顿举行。这是美国布什新政府执政的第一年,又是台湾民进党上台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军购,极为引人注目。这一次,台湾海军准备购买4艘美国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并将其列为“最迫切性的优先地位”。台湾这一军购内容立即引起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对,也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是台湾多年梦寐以求的,也是中国大陆极力反对的。那么,“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台湾购得将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被认为是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和潮流,创新教育更是潮流的潮头。它既针对了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又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现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也应顺应这个潮流。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主人     
“从前,”老人说,“世界上有中国和俄国和英国和西班牙和英国和美国,许多国家,主权国家。世界上还有许多民族。” “今天,世界上也有许多民族,大伯。”“你是谁?”老人突然问。“我叫汤沐。”“汤姆?”“不,大伯,是汤沐。”“我说是汤姆。”  相似文献   

16.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9-31
“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顾名为“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随着论坛国际影响力的加强,从本届起正式更名。作为高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一直以高层次、高规格、权威性而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成为中国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讲台。  相似文献   

17.
王宁宁 《科教文汇》2007,(6S):134-134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仅带来了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在世界各国形成潮流,因此诞生了“孔子学院”这一特殊的海外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3,(12):14-19
这是一个比较长的题目,但也能一口气读下来。当“中国和”和“日本”的字眼出现在同一句里时,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效果。当然,这样的话题不是一篇文章所承受的。中国目前被赋予了新的称谓“世界工厂”,而日本制造的东西却仍然在他们自己国家或别的一些国家占有和以往几乎相同的地位,这不得不引起所有中国厂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前30年,美国将成为世界工业的“研发室”,日本是“设计室”,印度是“办公室”,而中国将成为世界工业的“制造室”,这是西方某些经济预测机构对将来一个时期内世界工业结构布局一种断言。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顶级智囊机构都认为21世纪的前30年必然是科技创新与工业设计、知识智慧与文化艺术、智能与信息相互交融且大行其道的年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