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的“兴奋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巧妙设计“兴奋点”,从而使节目更加好看,更加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所谓“兴奋点”,就是能使观众振奋和激动,不但将节目看下去而且能引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闪光点”、“动情点”、“新鲜点”等。新闻节目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真实性,这里我们所说的设计节目“兴奋点”,是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所进行的在内容、形式等  相似文献   

2.
讲究编排策略打造节目兴奋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档大型新闻直播节目,如何才能留住观众锁定频道,关键是靠不断打造节目的兴奋点,激起观众的收视欲。这一个个兴奋点不光指节目的内容,还要通过适当的编排来设置。  相似文献   

3.
邱金太 《东南传播》2010,(10):141-142
电视新闻节目"兴奋点"设计得当与否,决定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与否。"兴奋点"动情、新鲜,富有感染力,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计"兴奋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视消息中的兴奋点就是能够激发观众兴趣、催人振奋、令人激动、发人深思的某一画面、某一片断或某一个新闻事实.消息中兴奋点应当是信息量集中的汇聚点,情节发展的高潮点,矛盾冲突的张力点.它不仅是记者报道的重点所在,也是观众情感碰撞的交接之处.兴奋点是决定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新闻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不仅是同一介频道的新闻节目越来越丰富,而且还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同时播出,观众的收视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的选择余地更大,甚至抛开电视去上网、看报、读手机短信等,从多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因此,如何提高新闻节目的含金量,增强新溽节目的编排艺术,使新闻事实的闪光点、传播媒体的视点和受众的兴奋点和谐统一,达到新闻传播的理想效果就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视深度报道中的兴奋点熊劲松什么是兴奋点?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兴奋就是振奋、激动。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兴奋点就是能使观众特别感兴趣,让人振奋、激动的某一点、某一片断、某一个新闻事实。一部90分钟的好电影,应该有27个兴奋点,这是专家们...  相似文献   

7.
点歌节目也应考虑后果电台、电视台开播点歌节目,更多地吸引了听众观众,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点歌者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文艺鉴赏水平参差不齐,又有些传媒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点歌节目出现了负面效应。有的为泄私愤把喜事点成悲歌,丧事点成喜歌。...  相似文献   

8.
夏清泉 《新闻界》2012,(16):29-33
本文以观众为出发点,探讨电视谈话节目过程中如何持续吸引观众,并提出电视谈话节目过程策划中兴趣点设计的模型,进而分析构成兴趣点的材料类型和特征、谈话节目中放大兴趣点的策略以及如何控制兴趣点来形成节目节奏的方法,以期从节目叙述的角度为策划和编导提供一条特殊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晓峰 《视听界》2002,(4):17-18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电视传播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节目内容的思想情感,成为现代电视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情感性、人情味是电视节目中最能打动人、最能激发兴奋点,并使观众产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重头戏,作为观众收税率最大的节目,它如何发现观众的兴奋点,更好地实现与观众的相互交流,使观众爱看、想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新闻节目内容是实现与观众交流的基础。美国电视学者威利斯和艾利恩总结说.电视中一个有意义的主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主题所表述的生活观点应该是重要的;所要表述的观点应对尽量多的人具有意义;所涉及的应是一个人类无法摆脱的永恒的问题。的确,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它选择的内容应是老少咸宜,贴近生活与大众,与受众所关心的话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电视经济节目这几年可以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度沉浮。从前几年各个电视台纷纷开办经济类节目乃至开办专业经济频道,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一枝独秀,支撑着经济节目,不少电视台经济节目纷纷下马,转眼也不过几年的时间而已。究其根本就在于经济节目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经济节目与观众的需求对接发生了变化,经济节目如何做好,绝对不是记者说了算,而是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心理。时效性、工具性、娱乐性就成为了做好经济节目.吸引观众眼球的必备三要素。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凤凰卫视推出了以评论为主体的开创式节目《时事开讲》,从节目开播到2003年的四年时间里,创造收益近一亿元。当初凤凰卫视创意《时事开讲》这个夜间节目时,一个重要的理由只是为了填充一块晚上11点之后的“电视荒地”。这个时问段在当时就一直没有广告投放。在谈到节目诞生的背景,刘长乐先生曾经回忆到:“凤凰卫视的金牌节目《时事开讲》是主创人员费了很大劲说服我后开播的,因为我担心谈话节目太多会引起观众反感。结果很好,这样一个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时事评论节目竟然拿到了几千万元的广告。这说明,观众反感的不是电视节目形式相似,而是反对节目的内容相同……”  相似文献   

13.
经济宣传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任务。经济节目的制作如何适应经济形势,社会及观众群的需求,是电视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作为地方台,经济节目要想常出常新,重要的是对经济节目的准确定位,制作低视点、高品位的经济节目。一、地方台经济节目的定位正如经济发展需要明确方针、路线、任务一样,经济节目制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定位,明确节目内容、方向和受众层。地方台是为一定区域内的观众群服务的。节目与观众空间距离的接近性,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密切性,节目与观众口味的一致性,这是地方台的优势,这就要求地方台制作经济节目的时候,要…  相似文献   

14.
广播是靠听觉来传播的。听觉需要使收听者的感受细胞兴奋起来,才能够通过各层级的听觉中枢引起听众的感觉。广播传播和其他媒介的传播有重叠时,就要求我们发出的信息能够产生连续的兴奋,以便吸引听者。特别是口播新闻,它要求我们在编节目的过程中和行为结构安排中,都要考虑造成持续的兴奋点。这方面,《浙江第一线》的很多节目基本上做到了。它确实能够造成连续的兴奋点,提到一个概念或者一个问题以后,经过一段论述,紧接着一个新的亮点又接上了。所以,这档节目大家爱听、好听,这跟编导者理解听觉的感受是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各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无法强迫观众去收看,但有一个办法,就是运用精彩独到的标题来引起观众注意,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么,什么样的标题能锁住观众的眼球?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简洁明快易懂,准确生动深刻”。观众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来自标题,节目能否抓住观众,首先要看标题能否吸引观众。我认为,好的标题除了包含有足够的信息量,首先要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好看好记;第二,好的标题还要生动有趣,应该将节目的亮点和兴趣点表达出来,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人的收看欲望,急于知道节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与观众互动的一种手段,有奖收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节目中,不但文艺类、娱乐类、益智类节目中有,新闻类节目中也有。看电视剧中奖已是常事,很多电视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凡参与的观众,不论场内场外,运气好的都有可能获得一份奖品。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鹰潭电视台的《晚间播报》等都是正儿八经的新闻类栏目,也为收看并参与节目的观众设了奖。有奖收视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道风景。有奖收视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发明,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可以刺激观众的收视、参与兴趣,成为收视过程中的一个兴奋点,…  相似文献   

17.
孙显军 《记者摇篮》2004,(10):22-23
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指在演播现场,就某一话题,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相互交流、各抒已见的互动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谈话现场的领航者.嘉宾则是谈话现场的核心访谈对象.现场观众是整场节目的积极参与者。在演播现场,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组成访谈者,面对面沟通,实现谈话节目的第一次传播行为,即人际传播。其次整场谈  相似文献   

18.
王朋进 《视听界》2007,(6):18-21
电视节目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电视业界的一块心病。随着市场化脚步越来越快,业界的饥饿感、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迫于竞争压力,许多电视台虚怀若谷到处取经,参加有关节目创新的各种研讨会、观摩会,为的是在新一轮的节目创新竞赛中占得先机。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电视从业者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好节目就吸引不到观众,吸引不到观众就无法获得满意的商业回报,这是电视传播业的法则。  相似文献   

19.
文卫华 《视听界》2007,(5):106-107
自从出现了手机短信这种简便、廉价的互动方式之后,各类电视节目都争相采用,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发送短信,参与节目。然而,并非所有的节目都收到了预期效果。虽然娱乐选秀节目中的观众短信投票,新闻、电视剧等类型的节目尽管也提供了参与的渠道和机会,但由于它们基本上只是将观众视为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共谋营利的对象,观众和节目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可言,更谈不上真正地参与节目。  相似文献   

20.
马帅 《新闻传播》2010,(3):43-43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节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它在广大听众和观众心目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主持人形象树立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成败。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喜欢有个性的主持人,反感千篇一律,要得到观众的认可,主持人的能力、形象和个人魅力缺一不可。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前提下,主持人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形象的主持人,他(她)的个性特质和魅力才能尽情释放。我们可以从以下二点来加深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