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曾问钱钟书先生是否认为金钱万能,钱先生以一贯诙谐的口吻回答道:"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难道还会迷信它?"钱钟书先生学问深,志行高洁,手面也不窄,所以能用"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若换了旁人,即便是辱没列祖列宗的那号顽主,在财神爷面前,也总要恭恭敬敬烧上一炷高香,无论如何也不敢开罪这位高视阔步、腰悬大串大串金钥匙的老前辈,除非他存心不想过上好日子了.  相似文献   

2.
紫墨水     
1946年,英若诚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读书。一次,他在图书馆一本冷门书的卡片上发现只有两个借阅者,一个是万家宝(曹禺),一个是钱钟书。被英若诚称为"简直有照相式的记忆能力"的钱钟书,有着一个同样智商极高的女儿钱瑗。当年钱钟书任教外文系,在家批阅卷子时让女儿记成绩。一次,钱瑗没头没脑地对爸爸说:"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钟书问:"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课卷:"全班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以笨服人     
钱钟书年轻时饱读诗书,聪慧过人,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子"。也正因为如此,钱钟书颇有些自负。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曾多次让自己的老师吴宓难堪。有次上完课,吴宓很"谦卑"地问钱钟书:"钱先生,你认为我的课讲得怎么样?"钱钟书头一昂,不屑一顾地说:"不怎么样!您讲的都是我所知道的,希望您以后能讲些新鲜的东西。"钱钟书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吴宓并不气恼,颔首微笑。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年轻时就饱读诗书,而且聪慧过人,被时人誉为"民国第一才子"。也正因为如此,钱钟书颇有些自负,甚至恃才放旷,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曾多次让自己的老师吴宓难堪。有次上完课,吴宓很"谦卑"地问钱钟书:"钱先生,你认为我的课讲得怎么样?"钱钟书头一昂,不屑一顾地说:"不怎么样!您讲的都是我所知道的,希望您以后能讲些新鲜的东西……"钱钟书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即刻爆发一阵哄堂大笑。吴宓似乎并不气恼,颔首唯唯。1933年,钱钟书本科毕业,校长冯友兰打算破格录取他为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7.
邻家的孩子在背完《愚公移山》后,问妈妈:"愚公干吗要搬山呀?"妈妈回答:"大山挡在他家的门口,走路得绕很大的弯,搬走了大山,子子孙孙就可以走直路了."孩子奇怪地问:"那他干吗不搬家呀?"妈妈赶紧说:"可别到外面瞎说去,'愚公移山'是伟人号召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问钱钟书先生是否认为金钱万能,钱先生以一贯诙谐的口吻回答道:"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难道还会迷信它?"钱钟书先生学问深,志行高洁,手面也不窄,所以能用"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若换了旁人,即便是辱没列祖列宗的那号顽主,在财神爷面前,也总要恭恭敬敬烧上一炷高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名句,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张子野(张先)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宋祁)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日:"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遂出,置酒尽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一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相似文献   

11.
"六一"节快到了。 爸爸问大刚:"大刚,今年'六一' 节我送你什么礼物呀?" 大刚想了想说:"我想在'六一' 节那天用您送给我的礼物为班级做一 件有益的事情,留个纪念。" ①爸爸问:"你想要什么样的礼物, 为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呀?" ②大刚摸了摸后脑勺,认真地说: "我们班办了一个图书角,有很多同学  相似文献   

12.
我到一所小学参加家长会,一位年轻母亲对我说: "我儿子老粘着我,还特别胆小,怎么办?" "能说具体点儿吗?"我问. "一到晚上,老是往我怀里扎,一会儿亲亲胳膊,一会儿亲亲手,一会儿亲亲我的脸.上卫生间、阳台都不敢自己去,老拉上我,睡觉也不敢单独睡,到现在还跟我睡在一起.您说这算不算'恋母情结'?"  相似文献   

13.
范旭  彭樟清 《初中生》2002,(16):26-28
"现在的班干部也真‘吃香',什么‘三好学生'‘文明少年'都有他们的份,犯了错误也不用挨批评……"听了这一席话,班长章平火了:"胡说八道!你懂什么?你知道当‘官'的滋味么?"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叶子"主题活动进行一段时间了.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对其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一天,一帆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段葱管,很神秘地告诉大家:"我的葱叶子还会‘唱歌'呢!"大家看了一帆的表现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叶子还会‘唱歌'吗?怎样才能让叶子‘唱歌'呢?"根据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利用我园地处农村的有利自然资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成熟的麦穗     
正当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余英时教授说:"中国的古典艺术和19世纪结束了……倒下的亦是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钱先生一生博学多才,学贯中西,始终淡泊名利,谦虚平易,恰如田野中的麦穗:最饱满的,永远是腰压得最低的。钱钟书先生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同样享有盛誉。有一位外国记者曾说:"到中国来,一是为了看看万里长城,二是为了拜访一下钱钟书先生。"可见先生的影响之大。但面对那些前来拜访的中外人物,先生却常常闭门谢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邀他讲学,半年即付他1600万美金,并可偕夫人前往,却被他婉拒。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我都姓了大半辈子‘钱’了,难道还迷恋这东西吗?"的确,先生虽风华绝代,却淡泊名利,活得低调。  相似文献   

16.
欢乐一点     
掏包患者:"大夫,我带的钱不多,您别给我开太多的药。"大夫:"你带了多少钱?"病人:"我只带了200元钱。"大夫:"你回家要是打车需要多少钱?"病人:"10元。"大夫:"那我给你开190元的药吧!"(和合荐)这是什么地方苏菲喜欢开快车。有一次,她出了车祸,一个小时后她从昏迷中醒来,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27号。"护士说。苏菲赶紧问:"监狱,还是病房?"  相似文献   

17.
青蛙警长刚进办公室,一只蜻蜓就飞进来说:"报告!我抓来一个小坏蛋!" "小坏蛋?"青蛙警长说,"叫什么名字?" "他的名字我也不清楚,只听大家叫他'蚜虫婆婆'." "蚜虫婆婆?没听说过,快带上来看看."警长连忙说. 当蜻蜓把小坏蛋带出来,警长就说:"什么蚜虫婆婆,这是瓢虫的幼虫呀."  相似文献   

18.
路仁宏  李红 《初中生》2007,(6):26-27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非常幽默,常常妙语连珠。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后慕名求见,钱钟书说:“假如吃了鸡蛋已觉得不错,何必还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又一次,在谢绝了一笔高额酬金后,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相似文献   

19.
开心竞技场     
<正>别笑,我不是笑话限购我到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孩子在看摊,我问:"一只鸡多少钱?"那孩子回答:"88。"我又问:"两只鸡多少钱?"孩子愣了一下,一时间没算过来,急中生智大吼一声:"一次只能买一只理发一位顾客到理发店理发。顾客:"理一次发多少钱?"理发师:"10元。"顾客:"这么贵!你看,我是一个快要秃顶的人。"理发师看了一下道:"3元是理发的,另外7元是找头发的。"  相似文献   

20.
"扁"字在字典里呆闷了,准备出去玩玩. 一天,他悄悄地溜了出来,来到了大海上.可渔民一看到他,就撒下渔网要捕他."扁"字连忙问:"我是轻快的‘扁',你为什么要撒网捕我?" 渔民回答说:"扁加鱼字是‘鳊',我不捕你捕谁?再说,扁加马字是‘骗',你休想骗我!"说着动手就捕.幸亏"扁"字眼明腿快,才免遭一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