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电视节目进入了“栏目化阶段”。这些被装进栏目的电视节目,每期的呈现形式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节目的内容在更新。电视节目栏目化大大减轻了编排工作的劳动强度,使节目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也方便了观众收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栏目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视的发展。本试就电视节目栏目化后的弊端及其对策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性节目电视节目中占据主要地位,日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获取新信息.在当前商品经济影响下,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造成受众娱乐化心理的滋生,对电视节日的要求也趋向娱乐.在此影响下,电视新闻节目也日渐走向了娱乐化.而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也必然影响到电视文艺等其他节目的变化,稍过分寸,就有可能导致电视文艺的低俗化.  相似文献   

3.
以历史题材为主体内容的电视纪实栏目渐趋规模化,其中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栏目化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向观众展示历史背景的同时,注重深入细致的解读,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新闻性和越来越浓郁的现实情怀,这类电视栏目的发展或许表明:将以历史题材纪录片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片纳入电视新闻传播整体架构予以重点关注,以寻求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的突破,适逢其时;将电视新闻置于当前以电视剧、综艺娱乐为主体的电视节目竞争格局中进行重点布局,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重建,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4.
金蕾 《东南传播》2014,(11):91-92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电视节目行业发展过程中,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尤为快速。方言节目由于其更贴近观众的当地文化风俗,节目风格更为生动、活泼,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方言节目应该如何基于当前发展的现实基础来提升自己,成为当前方言电视节目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栏目的重视。本文从方言电视节目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长久以来方言电视节目赖以生存的基础,并对方言电视节目的长久发展的措施以及方向进行了具体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新闻性节目的改革也不断加大,这不仅是节目自身的需要,也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增长,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百姓对于国家大事、国际大事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闻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也需要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这就对新闻性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三大台顺应潮流,先后及时推出了一批具有开拓意义并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栏目,如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等,满足了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从1990年至今,栏目改版热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改版也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是改版热推动了电视节目创新,涌现了大量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二是改版热中也暴  相似文献   

7.
孙百琴 《青年记者》2006,(12):94-94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意味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管理从传统的纯宣传管理型向市场经济的传播效益型方向发展。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作为栏目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对按时完成节目负责,而且要对栏目政治影响、经济收入和支出负责。笔者认为,一个成熟而富有创造活力的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应至少具备如下几方面素质:政治素质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最早引入制片人机制的电视节目是电视剧。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播的《东方时空》应该算作中国新闻性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第一次成功尝试,此后中央台其他栏…  相似文献   

8.
1981年夏天,首次在《北京市中学生智力竞赛》中主持节目的赵忠祥,揭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的序幕。历经13年新闻改革探索的阵痛和喜悦,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已如异军突起,似缕缕清风,为我国的电视宣传开拓了新路。同时,风采各呈节目主持人也层出不穷,为广大受众所喜爱。但是,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一些名牌节目和明星主持人都是娱乐性或服务性的,而具有严肃性,具有知名度高的资深权威型新闻性节目主持人及主持人节目则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播出形式,随着电视台兴办的各种新闻性、服务性的专栏节目应运而生,成为当前电视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股新势头。实践证明,采用节目主持人方式播出节目是比较受群众欢迎的。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含义和作用节目主持人,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专门栏目、处理节目播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人员,他是节目的组织者、设计者、是节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都高效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面对新颖多样的电视节目,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内涵质量和产出速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带来的固然是更高层次的机遇,同时,观众越来越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越来越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来自行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带来的也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立足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节目特色,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切实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推动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当前阶段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佟湘毅 《记者摇篮》2007,(9):51-51,44
电视新闻性节目伴随着电视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从初期简单的宣传,到今天丰富多彩的节目形态,我国电视新闻性节目伴随着社会电视事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自身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电视新闻性节目无论是在传播理念上,还是在制播实践  相似文献   

12.
谈电视节目栏目化肖建文(一)电视台为了便于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功能等,把电视节目划分为若干的固定栏目,固定节目名称、固定播出时间、固定节目长度、固定节目主持人,相对集中地制作和播出某一方面主题内容的节目,这就是电视节目的栏目...  相似文献   

13.
杨智 《新闻前哨》2000,(8):30-31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 展,电视节目的编排也由 过去的随意性逐渐走向规 范化,而节目规范化的标 志之一就是电视节目的栏 目化。目前,观众所看到 的电视荧屏除少数的、突 发性的、重大的电视节目(通常是新闻或现场直播类)临时插播外,其他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按其不同的类型走进了不同的栏目。电视节目栏目化有利于电视从业人员根据电视栏目的宗旨规范性地制作节目,也有利于观众根据各自的兴趣在规定的时间内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同时,这也是一个电视台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目前,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省市电视节目上卫星打破…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发展成为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在西方发达国家,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起步比较晚,且现在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虽然,现在我国从中央电视节目到地方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访谈节目。访谈节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提高访谈节目的质量将访谈节目做的出彩显得至关重要了,也成了  相似文献   

15.
魏波 《新闻前哨》2020,(4):29-30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版块化、栏目化的发展趋势,节目主持人群体渐渐形成。群星闪烁,但其间明亮耀眼的星辰往往时隐时现,好景不长。观察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感到忧虑。我们常会看到有些"电视人"仅凭几本没有学得很透的书本知识,靠着陈旧落伍的某个方面的文化积累,在媒体内滚动式快速运转。文化的"透支"正在使电视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过分地强调表演与形象更使电视节目出现浅俗化、平画化、零散化的趋勢,这普遍存在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超越。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电视节目呈现出的竞争白热化的趋势,电视节目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各种选秀节目、电视剧穿越题材、相亲类型的节目等适应大众低俗品味的越来越多,而本应赋予观众正能量的电视节目日趋降低。本文对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来提高电视节目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李晓峥 《新闻传播》2009,(7):31-31,33
自我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到现在.我国电视业经历了5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5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在如此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电视台就必须结合地方实际,创建地方特色栏目,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专题节目。下面我就新闻性专题节目的特点,对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的策划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8.
电视品牌的内涵及品牌栏目的主要特征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节目进入了"栏目化"的阶段后,栏目就成为一个台或一个频道整个节目构成的基本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品位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电视节目也要与时俱进地从观众需求入手,既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又要奉献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电视节目,因此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访谈类节目,在栏目化的背景下,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质,如何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高节目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