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电视市场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台没有央视的人才优势和话语权,也没有省台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网络媒体的围追堵截,压力可想而知。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收视率,成为摆在每个城市台面前的一个迫切而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丽玲  周辛 《视听界》2008,(3):76-7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城市台加快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台尚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人事分配的运行机制,传统的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处于惯性运转状态,并发挥主导作用。不少城市台出现了“改革疲劳综合症”,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电视台的人也许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发展的困难。近年来,很多城市电视台收视率、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广告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多年未遇的大幅度下滑。城市台难道真的就风光不再、从此衰落了吗?一、城市台面临的多重压力一是中央、省级台的压力。"四级办台"带来的电视媒体竞争呈金字塔格局。随着广电网络上收整合,处在上端的中央电视台、各大卫视、本省地面频道一手利用行政推动力抓节目覆盖,推进落地入户;另一手不断加大对节目的投入,进一步强化新闻,重金购买或者自  相似文献   

4.
与省级行政区划相对应的省级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上面临尴尬的处境,既没有中央台所具有的权威性,又没有城市台具有的贴近性。因此,更新理念、打造品牌、突破局限性、寻找再发展的契机已是迫在眉睫。 1、认清形势,找准定位 有效资源的失衡是省台新闻节目要逾越的第一个障碍。现代电视新闻传播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来配置  相似文献   

5.
城市电台与电视台合并以来,许多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媒体栏目运作上仍然存在着“单飞”现象,没有真正从受众出发,共同应对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时段、受众,全面提高城市台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周亭 《视听界》2006,(3):22-24
对城市电视台来说,“新闻立台”既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的生存之道。为什么说是它的使命?首先,在我国现有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之下,城市台作为省级台的分权机构,承担着完成上级宣传任务的使命。其次,在制播分离的大趋势下,电视台终将成为一个具有终审权的播出平台,新闻类节目将成为城市台最后一块、也是永不出让的自留地。为什么说是它的生存之道?城市台不论从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都与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没有可比性,要想在文艺类、娱乐类、服务类节目上与它们一争短长,无疑是与虎谋皮。但是地方台拥有与本地受众地缘和心理上的接近性,独家报…  相似文献   

7.
在一片唱衰城市台的声音中,本文分析了城市台营销的新思路,认为城市台只要把握好内容、技术和媒体营销三个关键点就可以使城市台的发展发生转机。  相似文献   

8.
地方城市台费九牛二虎之力办一档活动,收益可能不及省级频道的一个零头,运作不好还要贴钱.久而久之,城市台除了确保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的公益性质活动之外,已经越来越慎重、越来越少地举办一些商业活动了.是不是举办活动真的就没有前景呢?其实只要找对方向,举办活动还是有效益的,不仅能提升城市台的形象,操作到位还能取得多赢的效果.笔者剖析一个品牌活动案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军峰 《视听界》2010,(4):105-106
城市台不具备优秀电视剧制作能力,又缺乏资金实力购买优质电视剧的优先播放权,在电视剧竞争方面无优势可言。故而,本土特色栏目是城市台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产品。然而,城市台的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都无法与中央级、省级台相比,如何设置与定位栏目,确保城市台相对稳定的收视市场,成为城市台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漆卫中 《新闻世界》2008,(10):62-63
由于覆盖范围小等多方面原因,全国300多家城市电视台面临生存困境。目前,网络视频技术的成熟,为城市台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构建一个全国性网络视频大联盟,将打破城市台生存的时空局限,极大地提高城市台的竞争力,给城市台带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明  金珠 《视听界》2010,(3):18-24
CSM2009年全国电视媒体收视调查报告显示,作为频道竞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城市台整体的市场份额实现止跌微涨。然而,城市台内部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却值得关注,强势城市台的市场份额稳定在较高的水平,而弱势城市台的市场空间则不断被挤压缩小。数量众多的城市台中,强势城市台是凤毛麟角,且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多数城市台处于弱势状态,其产业经营环境正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局限于一隅之地的城市台的生存之路是愈加艰辛,"城墙"局限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12.
开发城市台科教频道可以使城市台形成新的增长点,作为城市台要将立足本土、树立内容为王、注重与新媒体同步操作以及加强为创收服务等作为改版的方向,本文还就城市台科教频道的改版和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台新闻节目该如何定位,大家见仁见智。无论是加强经济报道,搞活时政新闻,还是挖掘社会新闻,笔认为都离不开一条,就是要立足城市、紧跟城市生活节奏,让新闻体现出强烈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特征。如果将新闻报道的题材领域大体划分为时政新闻,农业、农村新闻,城市新闻和社会新闻这么几大类,我们发现现在城市新闻并没有在城市台新闻节目中当上主角。笔曾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1996年《嘉兴新闻》共播出新闻3960条,其中城市新闻仅501条,占整档新闻节目的比重不足13%。  相似文献   

14.
唐棣 《视听纵横》2005,(3):56-57
电影《天下无贼》重复了一句真理: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于是这句老话成了眼下最时髦的经典。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的城市电视台。没有优秀的人才团队。城市电视台将无以自保。积极打造城市电视台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性和战斗力的人才团队已经成为城市台刻不容缓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台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广电的热门话题之一。从"狼来了"的惊呼到现在的三网融合、四面楚歌,每一步走来,都显得那么无奈和被动。从广电内部来说,城市台受到上下挤压;从媒体外部环境来说,城市台受到四面夹击。何去何从,城市台面临艰难抉择。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到现在,我们集中思考一个问题:城市广电的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卫星技术的出现,并迅速地应用到电视媒体,地域概念就如摧枯拉朽般地瞬间崩溃,出现在各地受众面前的电视频道多得有些目不暇接,原本基本没有竞争概念的城市台立刻面临着各地电视台的围攻。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视频道,让电视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变得无所适从。从自给自足的悠闲日子中醒来,城市台不得不被推上竞争的前沿,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只有一条路,而且是一条必须靠自己去打拼的血路,那就是个性化节目。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电视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格局来说,由于境外电视在绝大多数省市不能落地,省市台无论从实力还是影响都与央视没有可比性,所以在一个省的范围内电视竞争主要在省市台的各频道之间展开。这种竞争在经历了电视剧大战、综艺节目“克隆”之后,现在竞争最激烈的就要数以城市观众为收视对象,以反映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为内容的都市新闻了。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个新闻现场常常能看见几台甚至十几台摄像机、几十名记围着。为“争夺眼球”越来越多的频道加大了对新闻的投入。都市新闻何以成为省市台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李万祥 《青年记者》2008,(12):77-78
近年来,许多城市台遭遇收视危机。随着数字卫星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一些城市现在已能收看到上百个有线数字电视频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观众在享受高质量画面的同时,可收看的频道急剧增加,城市台的频道完全淹没于其中,“奋力争夺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正成为城市台紧张和敏感的呐喊。按照规划,山东省政府要求今年县以上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2015年数字电视转换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完成。城市台由于覆盖窄、实力有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后,很多人甚至惊呼城市台的末日到了。  相似文献   

19.
陈依依 《新闻世界》2013,(10):205-206
城市台是地方媒体,在央视和省级卫视双重挤压下,在新闻、电视剧和综艺三大收视类别构成的电视环境下,“新闻立台,,成为城市台打响反击战最强有力的武器。本文以厦门电视台为例,试分析城市台在发展中是如何践行“新闻立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吕新景 《视听界》2012,(4):34-35
近年来,城市台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广电的热门话题之一。从“狼来了”的惊呼到现在“三网融合”、“四面楚歌”,每一步走来,都显得那么无奈和被动。从广电内部来说,城市台受到上下挤压;从媒体外部环境来说,城市台受到四面夹击。何去何从,城市台面临抉择,必须放弃原来的发展思路和方式,彻底转变发展模式,以打破目前的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