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压器为什么能变压又是怎样变压的 ?变压器除了变压以外还能变什么又不能变什么 ?这是大家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笔者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来谈谈变压器的“三变三不变” .一、变电压1 .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图 1是变压器原理图 .把变压器原线圈与图 1电源相连 ,副线圈与负载相连 ,这两个线圈并不接通 ,其间是通过“磁”来耦合的 .在交流电源作用下 ,原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 ,从而在铁芯中激发交变的磁通量 .这一交变的磁通量将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这便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怎样变电压的呢 ?由于变压器的原、副线…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是交变电流中的重要内容,是电磁感应内容的延伸,其工作原理是互感.由于磁通量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引发的讨论问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采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原理,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是电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 ,也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元器件 .随着近几年来的教育改革 ,越来越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所以不管在一般性考试还是在全国性的高考中 ,涉及变压器问题的题目日见增多 .变压器一节的内容理应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点章节 .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 ,由于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缺欠和不妥 ,致使变压器一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效率不高 .学生在听过这节课后不能明确回答的问题很多 ,含糊不清的问题也不少 .例如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变压器为什么不能变直流电 ?变压器为什么不能改变正弦交流电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想1 .“变压器”课题的教学应围绕“什么是变压器 ?”“变压器副线圈为什么有电压 ?”“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 ?”“变压器是怎样改变电压、电流的 ?”等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 .现行教材为降低难度 ,在“变压器为什么能变压”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用“从实验知道”这样一句话避过去了 ,并没有介绍变压原理 ,教材的方法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了 .为克服这一缺陷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 ,在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前提下 ,笔者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推导相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 ,使学生先在实验探究中发现电压与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然后从电磁感应原理出发解释和推导这一关系 .这样处理 ,学生对变压器的变压原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将同时得以训练和培养 .2 .以能量的转化和传输为核心 ,突出变压器的理想化模型 ,应是处理本节课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本上并没有“理想变压器”的字样 ,但课本上给出的两个等式却只适用于理想变压器 .笔者认为 ,明确“理想变压器”的概念远比含糊其词好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变压器传输电能时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 ,提出变压器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有关变压器问题,命题大多集中于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I、U、P、n、R各量间基本关系的考查.要正确分析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抓住各物理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明确哪些是"变量与不变量",下面对此作一阐述.一、变压规律及其应用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是交流电路的一个重要元件,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变压器类习题往往隐蔽性强、头绪繁多,致使很多学生在解答时由于思路模糊不清,无从下手或解答错误.本文谈谈这类问题的解答思路.  相似文献   

7.
袁德生  鹿潇  杨宇晨 《物理教师》2014,35(11):41-43
笔者利用J2423(11223)型可拆变压器,通过设计、制作、测量、数据处理、研究等,解决了人们认识、掌握变压器原理和性能的以下关键性技术:(1)通过在副边的绕线制作、测量和数据处理,操作者可得到变压器原理公式U1/U2=N1/N2.(2)再充分利用变压器的原理式U1/U2=N1/N2和所测得数据,计算出可拆变压器原边(220 V)所对应的匝数N0的值,然后再根据绝对误差和真实值,计算出相对误差并对该变压器设计处理.(3)根据该变压器的测量值或笔者的经验数据,用细的软导线重新绕制变压器从而达到读者掌握设计和制作变压器的目的.(4)利用细软导线,自行反复绕制变压器的方法,通过各种连接和测量,真正掌握变压器的同名端技术的应用,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8.
变压器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重点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压器的电压比与电流比与匝数的关系.这一块知识较其他知识点相对较为简单,但是一旦遇到变压器输入端接负载的问题时,处理起来就不是很顺利,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对2道考生经常  相似文献   

9.
李怀磊 《物理教师》2009,30(3):18-19
综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以变压器这一常用机电装置工作原理为知识载体的高考命题,愈来愈频繁地见诸卷面,是高考能力考查的热点和难点.对于变压器问题,多集中于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J、U、P、n各量间基本关系的考查.由于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实际,触及能源利用的社会热点,符合贴近现实突出能力的命题趋势,仍不失为备考的重点.对于变压器问题的处理总结了以下几种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的器件,它具有变压、变流和变阻抗的作用。变压器的种类很多,应用十分广泛。随着高考试题进一步优化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全面推开,变压器问题已经成为两类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下面我们就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紧密相连,因此变压器知识实际上是电磁感应现象研究的继续及其规律的具体运用与延伸.由于变压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变压器为素材命题符合贴近实际、突出能力考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殿岩 《新高考》2007,(12):9-10
对于变压器问题,多集中于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I、U、P、n各量间基本关系的考查.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变压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大题型:一、一原一副,“口”型铁芯变压器问题图1例1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定交变电压后,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PA∶PB=,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A∶UB=.解析此题很容易将电阻A消耗的功率当成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并将a、b两端电压当成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U1,从而得到错误答案1∶1,4∶1.实际上电阻A消耗的功率并非变压器…  相似文献   

13.
微机变压器纵差动保护调试是变压器保护调试的一个难点.只有通过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才能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调试进行正确接线,这是差动保护调试正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变压器原理的教学中 ,为讲解、分析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采用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来定量的研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但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发现 ,这种定量研究的方法缺乏直观性 ,缺乏生动性 .笔者对此将变压器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使演示过程“由静变动”,富有吸引力 ,教学效果表明学生易于接受并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取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各一只 .在讲解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跟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时 ,先把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取下 ,各用一根 (长约 1.5 m左右 )铜…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依据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与交流电、电路知识紧密联系,理论和实际意义重要.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变压器高频出现,热度不减,多为一道中档选择题.2014年考试大纲修改中,变压器要求等级由Ⅰ级提升到Ⅱ级,据此可知其分量.高考时这道题应确保分数全得,但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变压器内容相对简单,复习中对其重视度不够,往往造成失分,为此对那些看似平常、不太在意或讨论不足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16.
<正>含理想变压器的动态电路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变化引起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等物理量发生变化;也可以是保持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副线圈所接外电路中的负载变化,从而引起原、副线圈电路中其他物理量发生变化。分析此类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厘清理想变压器的特征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掌握恒定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定量关系。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工作的基础是互感现象,即通过  相似文献   

17.
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叫互感现象;铁芯的作用:使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提高变压器的效率.例1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1所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  相似文献   

18.
变压器冷却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采用双PLC冗余技术,来替代传统变压器冷控系统中的继电器硬逻辑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满足变电所无人值班要求.介绍了变压器智能冷却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并展望了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理解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当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时产生交变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  相似文献   

20.
变压器是交变电流中的重要内容,是电磁感应内容的延伸,其工作原理是互感。由于磁通量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引发的讨论问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采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原理,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