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例1 (1999年浙江省竞赛题)如图1所示电路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1为20欧,电源的电压U不变,R2为定值电阻,当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则把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到C点(RBC=R/5)时,通过R2的电流大小可能是( )  相似文献   

2.
巧赋值题目如图1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某一位置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当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若△U1 =|U1一U1'|,△U2=|U2- U2'|,则( ) A.△U1<△U2 B.△U1>△U2 C.△U1=△U2 D.无法判断△U1、△U2哪个大分析与解令U=4V,R0=1Ω,R1=2Ω,R2=1Ω.滑片P置于左端时,U1=O,U2=(U/(R0 R2))R2=4V/(1Ω 1Ω)  相似文献   

3.
滑动变阻器与电表相结合的题型较多,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类受滑动变阻器的限制,求电流表、电压表变化范围的问题.[例1]如图1,R1=5Ω滑动变阻器标有“2A,10Ω”字样,电源电压U恒定为3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下端移到上端时,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多少?[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下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为10Ω,因R1与R2串联,则电流表的示数I=UR1+R2=3V5Ω+10Ω=0.2A,电压表的示数为:U=IR2=0.2A×10Ω=2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上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零,则:电流表的示数为:I'=UR1=3V5Ω=0.6A,电压…  相似文献   

4.
正在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将定值电阻R1由5Ω更换为10Ω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下一步的操作应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移动.解析(1)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必须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R1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由U2=IR2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减小,由于电源电压U  相似文献   

5.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因此各电阻分压时遵循U1∶U2=R1∶R2的比例关系.即:在同一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串联电路的这一分压原理在电学解题中有重要的应用,现以下面两方面为例.一、解物理量估算问题例1如图1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R2=20Ω,R3的阻值不为0,当断开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可能是()(A)11V(B)10V(C)9V(D)8V解析: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3V.则当闭合开关S时,电阻R1被短路,两端的电压变为0V,所以电阻R2、R3两端的电压共增…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量的变化有单调变化与非单调变化之分,而非单调变化具有隐蔽性,容易使人误入歧途。解题时,应全面考察物理过程和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尤其要找出物理量变化的转折点,从整体上把握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才能防患于未然,防止解题失误。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求滑片P在由最左端滑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7.
从一道电学综合题谈起:如图(一)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为恒压源,电压u=12伏,电灯L上标有“10V、5W”字样,R1=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1)开关S闭合、S1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一、规律探索问题1在图1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图中所示位置A滑到位置B的过程中,定值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阻值有什么关系?分析:设滑片P在位置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A,则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1=IAR1、UA2=IAR2.向右移动滑片P到位置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使得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小;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设为IB),此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变为UB1=IBR1、UB2=IBR2,其变化量分别为△U1=UB1-UA1=IBR1-IAR1=(IB-IA)R1,…  相似文献   

9.
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U=6伏,R1=40欧,变阻器R2阻值0~20欧.试求示数变化范围解(1)当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移到B点时,R1、RAB串联.示数U1=IR1=0.1安×40欧=4伏(2)当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移到A点时.R1工作,R2被短路.答:R2滑片P从B移到A,示数变化范围0.1安~0.15安;示数变化范围4伏~6伏.例2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U=6伏、R1=40欧,变阻器R2阻值0~20欧.试求示数变化范围.分析此题只是电压表改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两端电压.其余与例1相同.答:R2滑片P从A移到B,示数变化范围0.1安~0.15安示数变化范围0…  相似文献   

10.
一、电路变化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40Ω,小灯泡L的电阻为10Ω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3:2;当开关A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小灯泡L的功率为10W.  相似文献   

11.
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从5V减为零,通过电阻R1的电流增加了0.5A,求电阻R1的功率增加了多少瓦?  相似文献   

12.
1.用方程例1如图1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Ω,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移动滑片P至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分别为( )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常有滑动变阻器与电表结合的一类试题.下面举几种常见的题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解题规律.一、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电阻R=5赘,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赘.求:(1)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2)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分析与解:(1)当滑片P在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小为0(可认为是一根导线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为R小=R=5赘,总电流最大为I大=UR小=1.2A;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大=I大R=6V.(2)当滑片P在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大为10赘,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为…  相似文献   

14.
分析 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R1,电压表示数为零,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6A,R1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U=0.6A·R1;  相似文献   

15.
题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0.6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3.6W,当电流表的示数为3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多大?  相似文献   

16.
考查点1 电路 一、直流电路 例1(上海物理第14题)如图1所示电路中R1=12Ω,R2=6Ω,滑动变阻器R3上标有"20Ω 2A"字样,理想电压表的量程有0~3 V和0~15 V两挡,理想电流表的量程有0~0.6 A和0~3A两挡.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5 V和0.3 A;继续向右移动滑片P到另一位置,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偏的1/3,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偏的1/4,则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A,该电源的电动势为__V.  相似文献   

17.
上当题析(45)     
1.如图1所示,R=2r,R_1=R_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端向右端移动的过程中,AB间的总电阻将怎样变化? “上当”解法:当P在R最左端时,电路为R与R_2  相似文献   

18.
例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从5伏减为零,通过电阻R1的电流增加了0.5A,求电阻R1的功率增加了多少瓦?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面比较广。既有串联电路的特点、变阻器的应用,又有电功率的运算,是一道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试题。题中巧妙  相似文献   

19.
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问题是电学中的基本问题,灵活运用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的原理解决电学问题,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如图1所示,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有U=U1+U2,也可以说电源的电压分配给了各个电阻.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结合欧姆定律U1=IR1、U2=IR2可得UU12=RR12.这说明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分得的电压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也越大;进一步还可以得到U1=R1R+1R2U,U2=R1R+2R2U.对于n…  相似文献   

20.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R1=4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U=12V,为使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超过量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____Ω. (97年湖南中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