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强调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合”文化,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要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标准》的诞生,是数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我们要深刻理解《标准》的实质,认真按《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确保数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和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名.意思是和谐、和好“.和”还有平和、和睦、祥和、协调之意.“合”是合作、结合、联合的意思“.和合”一词的文化概念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其精神实质强调了矛盾体中和谐与协调的重要性,成为不同要素融合最为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思想家管子所说:“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1]只要人们能够学习和践行“和合”精神,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战胜他们.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和合”文化的精神,宏观而论,可理解为教育、科学、理想、道德、价值观等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教育》2006,(5):F0002-F0002,F0003-F0004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创建50多年来,培育和弘扬了“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精神,培养出各类人才9万余人。在他们中间,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和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有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易地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和合”文化为核心,打造“和合”校园。“和合”之后,追求和而不同。“和合”是对原有传统、价值观的融合和继承,“和而不同”则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迭代和再生,从推进教学改革、凝聚教师团队、打造学校特色等维度渐次推进。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内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教学领域,它的中性智慧可以消解教学文化间的冲突,生成“和合教学文化”。“和合教学文化”是一种整体性、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和合相生的教学生活方式。建构“和合教学文化”应遵循以下路径:保持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均衡;促进多元教学文化的碰撞、“和合”与超越;实现自然世界、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文化融合;建设开放圆融的教学文化生态系统。教学主体只有对“和合教学文化”建构路径深刻地理解并付诸实践,才能在“和合教学文化”的生成中过美好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沈林 《重庆师专学报》2004,3(2):75-76,112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凝聚成同义复合词。因为“讲”包括了言和行两方面的行为,而“习”针对的是行动,所以排列的顺序是“讲+习”。从经传中的使用来看,复合词“讲习”舍去了其语素“讲”与“习”的其它特点,只抓住了“反复演习”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和合”文化内涵,明确“和合”教育理念,综观“和合”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把弘扬“和合”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创建和谐教学境界有机融合到教书育人实际中,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确实面临着众多的冲突,但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难以让人们认同。因为它不符合中华文化和合的理念与精神。和合的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承认冲突,又超越冲突,注重不同事物的和谐统一而创造出事物的理念,和合的理念渗透在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证明。“海纳百川,有穷人乃大”的和合理念和精神是成就蝇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本原因,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同样如此,美国之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习”和“一个”、“个”,“的”和“的了”、“没”和“没有家”等词的语法特点。这些词除标音外,还用汉字标写。一、关于“习”[(?)]和“一个”[(?)] 1、1“习”和“一个”在语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也有一些差异,我们分别加以叙述。1、2““习”在呼市方言中,是程度副词,放在形容词前,修饰限制形容词,相似于英语中的“比较级”。如“习圆”相当于“相当圆”或“很圆”。其它如: 习精习灰习灵习好习美习臭等等受“习”修饰的形容词,总是充任独立感叹句的谓语。如:  相似文献   

9.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有效和合是管理的一项永恒主题,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是一个具有“可以和合”属性和具有“愿意和合”期望的和合人。人本和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既是重要的,也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中国“和合”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弘扬传统和合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旌 《江苏教育》2023,(41):16-17
镇江市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将“和合”确立为集团文化的标识和发展愿景,从价值驱动、群体发展、课程创新等方面入手,增强集团文化的引领力,增强教师发展的行动力,增强质量提升的推进力,进而推动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条“和合教育”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3.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理论形式。将“和合文化”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旨在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创造一个亲切、温馨、便利的空间,使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和合”文化精神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华民族独创的、源于数千年前的“和合”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使在当代从其特性来看,也有助于解决高校中的现有矛盾,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校管理可以通过宣传、培训、渗透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合”化精神,将其精髓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和光大。  相似文献   

15.
董磊 《青海教育》2006,(1):47-48
偶尔翻开《论语》第一页,赫然在目的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不用说了,“习”是什么意思呢?甲骨作“太阳”上面有两根“羽毛”,意思是鸟儿在日光下练习飞翔。《说》云:“习,数飞也。”意思是频频地飞,不停地飞。孔子教给学生的功课,一般都跟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技能,如音乐、射箭、驾车等,因此光从老师那里“学”还不行,还要经常去“习”。  相似文献   

16.
中华和合文化与大学制度构建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和合”文化深深蕴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平等融洽、合作互利等理念.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应该坚守“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精神,用“和合”文化思想指导大学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于2022年11月29日在浙江天台山和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同步举行,论坛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驻华领事等参会。他们围绕“和合文化与共同发展”主题,对话参会学者,共论和合之道。本届论坛着重讨论了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构建和合文化话语体系、天台山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深化了和合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五习法”与素质教育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陈钢本文所称的“五习法”,是指数学方面的“五习法”。即:数学的预习法、数学的学习法、数学的练习法、数学的实习法、数学的复习法。这里所言的“素质教育”,是特指数学学科方面的素质教育,而且,这种“素质教育”,是指后...  相似文献   

19.
崔园萍 《文教资料》2006,(25):64-65
“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个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在“和合”文化中深深蕴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平等融洽、合作互利等理念。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应该坚守“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精神,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南联大就是在“和合”文化思想指导下一个成功实现合作办学的例子,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20.
“和合”思想或“和合”辩证思维,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据“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考证,“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郑语》,所谓:“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尚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