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e Understands     
Two A m ericans w ere traveling in Spain. O ne m orning they cam e into a little restau- rant for breakfast.They did not know Span- ish, and their w aiter did notknow English. They w anted him to understand that they wanted som e m ilk and sandwiches. 两个美国人在西班牙旅游。一天上午他们到一个小饭馆吃早餐。他 们都不懂西班牙语,而他们的侍者也不懂英语。他们试图想让他明白他 们想要的是牛奶和三明治。 A t first they pronounced the word “m ilk” m any tim es. Then they spelled it. Butthe w aiter c…  相似文献   

2.
准备道具:两张纸和两支笔,还有两个计算器。演出开始: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爸爸妈妈空闲的时间,告诉他们你学会了一个数学魔术,想给他们惊喜。分发给爸妈一张纸一支笔和计算器后,请他们在心  相似文献   

3.
正道具:纸、笔。游戏人数:至少4人游戏方法:①先选出一个小朋友当出题人,其余三个小朋友站成一列,第一个小朋友面朝出题人,另外两个小朋友都向后转。出题人在纸上写一个成语,给第一个小朋友看。②第一个小朋友看了成语之后,让第二个小朋友转过身,用比划的方式告诉对方那个成语是什么,注意比划时不能开口说话哦。  相似文献   

4.
准备道具:两张纸和两支笔,还有两个计算器。 演出开始: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爸爸妈妈空闲的时间,告诉他们你学会了一个数学魔术,想给他们惊喜。分发给爸妈一张纸一支笔和计算器后,请他们在心里分别想一个数字,但是不要说出来。等爸爸妈妈说想好了,你宣布:“魔术现在开始!请把这个数字加上52.8,再乘以5,然后减去3.9343,再除以0.5。”“算好了吗?”“请将结果减去各人心里最初想的那个数的10倍。”“完毕!”  相似文献   

5.
Jokes and Humor     
误会一天, 一个不会说汉语的英国人来到中国, 想在一家小商店买支钢笔。为了让人更容易明白他的意思, 他只对商店的那位女售货员说了“pen”这个单词。可是她不懂英语。她以为那个英国人要买盆, 于是就递给他一个盆。  相似文献   

6.
我们还是先从一个故事开始吧。有位美国青年去一家很有名的公司求职。可是当他到该公司面试时.前面已整整排了30住求职者,他是第31位。看来只有一个名额的竞争将十分残酷。怎么办?他灵机一动,随手从包里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迅速在纸上写了一行字,并请工作人员转交给主考人员。主考人员打开纸条一看,不禁笑了起...  相似文献   

7.
王老师有两个学生,大毛很聪明,老师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小毛很笨,老师教他的东西他总是学不会记不住。有一天,老师出个题目考他们: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他们中间最少要放多少面镜子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脸?大毛开动脑筋,一边想呀想呀,一边比比划划,想了半天,又比划了半天,最后答案还是没有出来,他一会儿觉得要两面,一会儿又觉得要四面,到底是两面还是四面?他也说不准。小毛在一边不想也不比划,他一下子就有了答案,他说:“一面镜子也不要。”老师问他:“是这样的吗?”小毛说:“当然是。老师你看,你面向东,我面向西,我们不是不用镜子就看…  相似文献   

8.
半张纸     
半张纸,浓缩了他两年内的“一段人生事迹”;半张纸,记录了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是高明的,他没有浓笔重彩去铺陈主人公两年来的悲欢离合,而是巧妙地借用半张纸上的一个个电话号码,引出了他的一段段生活回忆,而将这些片段回忆串联起来,便构成了主人公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什么叫“以小见大”,什么叫“构思巧妙”,斯特林堡的微型小说《半张纸》,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黄怡小朋友是班里的“小画家”,最喜欢画马和三毛,在黄怡的影响下,许多小朋友都热爱“三毛”,喜欢画“三毛”。一次,几个小朋友围着黄怡看他画马,一会儿几个人就吵起来了,一个小朋友把黄怡的铅笔弄断了,黄怡向另一个小朋友借,他不肯,两人就抢起来了,闹得不可开交。对此,置之不理或强加命令都是不行的。我急忙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幅三毛借铅笔给小朋友的图画,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问他们:“老师画的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说:“三毛帮助别人。”有的说:“三毛是个好孩子。”刚才不肯借笔的小朋友也不好意思地对黄怡说:“我把铅笔借给你,你画吧!”我望着融洽的充满友好气氛的情  相似文献   

10.
黄海燕 《教师》2012,(27):108-108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孩子最初都是以饱满的热情铆足劲涂抹一幅幅画面,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满足于涂抹色彩了,这时用一支笔在一张纸上任意挥洒倒让儿童觉得畅快、轻松。由此,我在“一张纸、一支笔”的领域里进行教学探索,开辟一片让孩子轻松快乐能够自由翱翔的新天地——画线描。一、为课程设置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壤——线描教学  相似文献   

11.
想要完全降伏你身体里的小恶魔吗?快快来,测出你的个性,找对自己的感觉!准备好了吗?OK!现在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数字1到9,注意,不可以往下跳着看,否则……会不准唷!!!  相似文献   

12.
“对”不起     
如果你想要你最讨厌的人说声“对不起”,那么你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整蛊方法:先准备一个轴对称图形,比如说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再准备一个轴不对称图形,你可以随便拿一张怎么折都对不整齐的纸。先拿出那个轴对称图形对折,两边刚好对起来了,然后对他说:“你看,这个图形对得起。”再拿出另一个轴不对称图形说:“你很聪明的,那你看看这个呢?”等他说出“对不起”的时候,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说一句——“没关系!”难以预料的后果:2秒钟之后可能会遭到对方的“尴尬型”暴K,嘿嘿,先准备好医药费吧!“对”不起@陈楚唯!541001$广西桂林市平山小学…  相似文献   

13.
牛奶人生     
“哎……头疼……”这一天龙马头疼地坐在桌前,盯着一张纸。这件事还要从自己的父亲很无良地接收了一位叫做霍恩海姆男人一笔不小的资金,是要龙马开出牛奶食谱用于改善某位叫做艾德的少年恐惧牛奶的症状。“真是会给人找麻烦的家伙!”龙马虽然这样愤愤地说道,但心中却有了计划。果然,天才就是天才,小不点加油了  相似文献   

14.
请你拿一张纸和一支笔,随意拼搭,当组成一个图形时,请你给它一个“说法”。例“它俩是好朋友。”(一位三年级同学的答案)“作茧自缚。”(一位四年级同学的答案)“远处高楼的倒影”(陶元敏,三年级。敏捷的联想,恰到好处的布置)纸与笔的交流@略施一计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还是先从一个故事开始吧。有位美国青年去一家很有名的公司求职。可是当他到该公司面试时,前面已整整排了30位求职者,他是第31位。看来只有一个名额的竞争将十分残酷。怎么办?他灵机一动,随手从包里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迅速在纸上写了一行字,并请工作人员转交给主考人员。主考人员打开纸条一看,不禁笑了起来。原来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31位,在您未面试我之前,请千万别忙着作出决定。”最后,这位青年凭借其出色的创新思维能力赢得了这份工作。一般而言,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  相似文献   

16.
口算大王     
<正> 兔兔和狗狗在一起做减法口算题。兔兔“刷刷”地写答案,落笔好像小雨点打在树叶上;狗狗挠半天脑袋才有一个答案,急得“汪汪”直叫唤。“不玩了,不玩了!”狗狗把笔一丢,打个滚儿往外跑。跑到门口,偷眼看看兔兔,他还在做题目!这有什么好玩的!狗狗冲过去,把兔兔的笔抢下来,顺便朝纸上一看,哇,兔兔已经做满了整整一张!  相似文献   

17.
拉勾上吊     
牛奶是什么一次,一位轻佻的女老板要求爱因斯坦教授用“三言两语”把他的相对论讲个明白。爱因斯坦说:“这样吧,我还是跟你讲个故事!”一天我同一位盲人一起走路,我说想要杯牛奶。他问道:“牛奶是什么东西?”我答道:“一种白色的液体。”“液体我明白,可是什么叫白色。”“天鹅羽毛的颜色就是白色。”“羽毛我知道,天鹅是什么东西?”“是一种脖子弯曲的鸟。”“脖子我懂,可是弯曲是什么东西?”于是我沉住气,抓住他的手臂将它拉直,说:“这叫直。”然后又把他的胳膊肘弯了一弯,说:“这叫弯曲。”这位盲人朋友说:“噢,现在我知道你说的牛奶是什…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张废纸片成就的文学大师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美国密苏里州的大街上,14岁的他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发现路边一个人正在翻看的书中掉下了一张纸。他快步上前捡起那张纸片仔细看。那张纸上记载着一个叫约翰的人的传奇故事。他闲来无事,就从头至尾地阅读起来。没想到这个故事极其离奇,一向讨厌读书的他竟读得如痴如醉。但是,这张纸上记载的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故事中断了,他实在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看清真相     
智慧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美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等到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一起挤进一间厕所内。列车长查票,来到他们的车厢。敲厕所的门,说:“车票看一下!”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伸出来。列车长再怎么样也想不到,一间厕所内,竟会躲着两个人。他看过了票,道:“嗯,好了,谢谢!”又把票从门缝中塞了回去。…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在和小朋友一起看画报时,偶然翻到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便问身边的小朋友:“这位是谁?”不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我叫他们再好好看一看,想一想,这时才有两个小朋友这样回答,一个说:“他是个好人。”另一个说:“他是天安门城楼画像上的人。”这件事,使我这个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人吃惊非小,犹如当头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