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上海教育系统在西部地区援建希望学校3所,改建学校4所,向西部对口地区及其他地区捐赠教育经费1211.03万元,捐赠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091台,捐赠图书资料25.76万册,资助贫困学生20808人,接受干部、教师26256人来沪进修、培训和挂职锻炼,选派专家、教师613人赴西部地区开展支教讲学,投入新疆高中班和西藏初中班的办学经费9775.51万元,全年用于支援西部地区及其他地区教育发展和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经费投入22015.07万元。市教委继续向云南省贫困地区选派了第8批支教教师100人,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我国出现了女子学堂,为女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女学生们在学堂里接受新知,增长见识,研习学问,在德、智、体、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受到了训练,一些人还接受了医学、法律等方面的职业训练。女子学堂促使女子走出闺阁,走向社会,弥补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市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要求,在积极扩大外省市招生规模的同时,着力增加中西部地区招生计划,为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作出了贡献。2008年上海市属普通高校招收外省市新生3.26万人,占整个招生规模的28.0%,比上年增加0.86万人,增幅35.9%。上海市属普通高校继续扩大中西部地区(山西、内蒙、安徽、河南、贵州、甘肃、云南、宁夏、新疆)的招生规模,共招收中西部地区新生1.06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  相似文献   

4.
左贞观是著名的俄罗斯籍华裔作曲家,也是第一位荣获“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的华裔艺术家。“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6岁到俄国定居。我接受的是中俄两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这使我的生活很有意思。我的根在中国。”这便是左贞观在接受我采访的开场白。左贞观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系中俄混血血统。其父母均曾在复旦大学教书。适值1958年反右时期,其父遭遇不公正待遇。1961年,母亲将其4个孩子统统带往前苏联学习生活。左贞观曾求学于新西伯利亚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毕业后,作为职业作曲家,他在前苏联对华广播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上海3岁至未满6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9.9%,6—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8~22周岁同龄人口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比例)达55%。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3年。  相似文献   

6.
孙传炜 《东方文化》2001,(6):110-113
生活在新加坡的人,大概都惯于以经济思维来解释我们的许多社会选择,或接受这样的解释方法。教育制度重数理轻人、人口政策由节制生育急转弯到鼓励多生育、交通管理方面大胆开世界的先例推行拥车证和电子公路收费制度,还有其他许多信手拈来的例子,都反映了新加坡社会高度重视经济效益,并以它作为制定重要政策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特殊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但是童话中的幻想又不是单凭主观随意的胡思乱想.而有一定的生活依据或科学依据.使人感到是可信的。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两个骗子做着空手势假装织布.而皇帝竟然也被骗.以为着装实际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这种以想象和夸张手法衬托出骗子的狡猾和皇帝的愚蠢.让人听来又能信服。做到了艺术的真实。正是这种使人信服的幻想和夸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思想教育.才发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22日,2007上海印刷行业职工技术登高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科学会堂隆重举行,一批参赛获奖者受到表彰。由市新闻出版局主办,市印刷行业协会、市新闻出版工会和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2007年上海印刷行业职工技术登高活动”从开始策划到结束历时半年,来自沪上60多家印刷企业的431名一线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262人参加了技能竞赛,169人参加了技能考评。技能竞赛和技能考评突破了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合格率分别达到87.7%和79.2%。  相似文献   

9.
目前,北京市政府作出决定投资七亿元.在西长安街上兴建首都博物馆新馆,首博告别栖身2年的旧居已是指日可待。自1953年.由郑振铎、吴晗等人发起筹备.至1981年动工开馆.首都博物馆仅筹备就经历了30年历程.而这正是中国博物馆在这一历史时期蹒跚行进的身影。而作为身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有着20多万件珍贵藏品的首博却始终局促在孔庙一隅。  相似文献   

10.
李乔 《寻根》2009,(4):15-18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影响更为普遍而深刻。崔瑞德、鲁惟一说:“汉代的思想家即使不是全部,似乎也大部分接受了这个理论(注:五行理论),用它来解释世界上自然序列(包括创世过程)的延绵不绝的现象。”正是因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中收录了先秦至西汉时期许多有关阴阳五行学说的著作,为我们分析研究阴阳五行学说对先秦至西汉学术思想的影响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11.
汉代画像中的佛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纪涛 《寻根》2008,(2):4-8
深埋在坟墓中已有两千年历史的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描画社会生活信仰的图像百科全书,大量地记录了佛教初渐华夏之际的原生状貌,精细地刻绘了华夏文化视野中佛教教义的传播、形象的演变和民间大众的接受过程。因此,对汉代砖石画像施以精微的发掘和考述,  相似文献   

12.
据区县青保部门统计,截至9月10日,上海共有社区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且未在学校就读的闲散者)2158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5.08%(2007年为3324人)。其中男性1365人,占63.25%,同比下降36.63%;女性793人,占36.75%,同比下降32.22%。各级管理部门所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继续保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为学业困难者提供发展机遇。继续加强学籍管理,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社区未成年人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中亚粟特人是中古时期一个传奇和神秘的商业民族,在北朝隋唐时期沿着"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原内地,由于卓越的商业才能,驰骋丝路,曾在以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为中心的中西交流史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史料与西北地区的考古资料,分析探究丝路民族——粟特人入华后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主要从儒家文化的开放性、儒家文化对粟特人的吸引力、粟特人以儒家行为准则为要求,并自觉践行等方面展开。入华粟特人虽为"异族",但颇具"华心",甚至以汉地为家,对中华儒家思想与文化形成了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发展的时候.除了用到GDP这种常用指标之外.还用HDR这种人文发展指数作为衡量标准,它包括人均寿命、人均教育和人均收入。也就是说.它把人的生活质量、生态质量和生命质量、也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经济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阶段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地采用一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哪里劳动力更便宜,  相似文献   

15.
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千纪下半叶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卓越的美国苏美尔学家克腊默尔在其著作《历史开始于苏美尔》一书中列举了苏美尔人所创造的39项人类第一。在苏美尔人所创造的辉煌文化成果中,对世界文化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其在文字、学校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文化的载体就是苏美尔人泥板。  相似文献   

16.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西乡(今肥西县)人,晚清杰出将领,台湾首任巡抚。他出身寒微,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然而在戎马倥偬中他却热衷于诗歌书画创作,并且表现不俗;他身经百战、渴望成功然而又淡泊处世,在声名显赫之时多次寻求退隐,安享山水林泉之乐。  相似文献   

17.
隋唐时期是佛教极为兴盛的时期。在当朝帝王们的支持和默许下.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僧众人数众多,寺院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到唐武宗灭佛之前,有的佛教寺院的占地已达数万顷之多,所谓“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其七八”,可见佛教经济势力的强大。同时,隋唐时期也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开展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专项督导的基础上,对全市19个区县的177所中小学校开展了专项督导。督导期间,共召开530余个教师、家长、社区干部座谈会,个别访谈校长、教导处负责人354人,实地查阅177所被督导学校的招生工作材料,并仔细核对了学校实际招生数与计划等数据。据对14604份学生家长不记名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学生家长对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招生总体评价满意和较满意率为95.14%,比2007年的80.5%有较大提高;不满意率为0.26%,  相似文献   

19.
生活即理想     
曼谷半岛酒店是泰国最好的酒店之一。坐落在朝雅河畔,它既继承了泰国人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又拥有半岛酒店的招牌式贴心服务。不久前,曼谷半岛酒店优雅的总经理,Rainy Chan女士接受了《品味生活》的独家专访,同我们的读者一同分享理想的生活方式以及她独特的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20.
重庆近代职业教育兴起于清末“新政”时期,依照“新学制”的规定,设立了实业学堂及专门学堂,从教育目标、内容到教育方法都旨在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服务于重庆近代农、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重庆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对重庆教育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