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章书 《大众科技》2023,(9):11-13+45
在岩溶隧道施工中,常常会遇到隧道突水等地质工程问题,从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为及时有效地处理地质工程问题,文章以一项穿越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工程为例,介绍了其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明地质雷达技术在岩溶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Zond-12地质雷达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地质雷达在岩溶区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坛厂隧道是遵赤公路白腊坎至茅台段高速公路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长2085.16米,坛厂隧道进口地质极其复杂,位于浅埋地段,穿越软土,渗水严重,地表有岩堆分布,岩层极其破碎,进口段穿越150米的煤系瓦斯地段,同时穿越103米的断层带,带内岩体靡棱化严重,极其破碎,自稳能力差,施工中拱顶极易产生掉块、塌方现象。作者通过施工实践,详细描述了为确保断层带施工安全及隧道稳定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水平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在工程建设领域,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处理和建设具有较高的难度,在以往的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通常要投入极大的成本。即便如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和环境的多样性变化,都对岩溶地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岩溶地质的概念首先进行表述,根据其理论性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接下来从岩溶地质隧道处理的施工角度和技术方面进行隐伏岩溶地质隧道施工处理关键性技术的探究,深入剖析处理这种特殊地质环境中的隧道工程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相关设备,并得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焜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120-120
结合武汉市三环线南环段D标高架桥工程岩溶区的地质情况,浅谈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溶洞处理方法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KARST)是岩溶,它是水溶地质在溶蚀性石头(碳酸盐,石膏,石盐等)溶解中所起的作用,这些化学作用是由侵蚀,沉降和流动水流等化学作用支撑的,常见的现象岩溶作用引起的土壤形态称为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形。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喀斯特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喀斯特地形。不同的岩溶地貌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加强,同时也在慢慢侵蚀人均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必须针对保护现有环境的完整及质量,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有进一步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环境岩溶地貌、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等几个方面对其开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区的桥梁基础,特别是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经过岩溶发育区存在严重的地质病害。基桩穿越溶洞时的施工是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的难点与关键。本文对基桩穿越溶洞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育王岭隧道破碎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山  张文君  邱波  孙浩 《科技通报》2019,35(2):195-200
隧道掘进穿越断层和节理裂隙破碎带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涌水突泥等灾害事故,为保证隧道穿越多裂隙带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灾害发生的概率,施工前有必要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本文依托育王岭隧道,通过地质分析研究了育王岭隧道的破碎带发育特征,利用TSP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等物探手段对育王岭隧道的地质缺陷体进行探测,探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综合采用TSP超前预报系统和地质雷达可较为精确预报岩溶区隧道的破碎带发育情况,红外探水基本可以预报裂隙含水情况,其预报手段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浩  邓辉  王丽丽 《内江科技》2012,(2):131+125
岩溶是在隧道施工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灾害,岩溶隧道灾害预报是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重要技术保障,本文在简述地质雷达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叙大铁路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岩溶发育段进行了预报,基本探明了掌子面前方岩溶发育情况,有效指导了隧道的安全施工,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隧道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岩溶区域。在岩溶隧道建设过程中,突水灾害时常发生,其突水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结合岩溶隧道现场施工资料,统计分析了深埋岩溶隧道突水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定量评估各因素对隧道突水的敏感程度,引入了层次分析法,建立隧道突水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对各层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影响因素中,不良地质、地层岩性和地下水位对突水的影响最大,三个因素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61.65%。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要提前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降低突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地质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比较普遍,岩溶地区修建隧道,地质灾害是主要的施工难题。本文探究TSP超前地质预报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关键在于穿越上部覆盖层,并系统观察岩溶的地质发育状况,一般来讲,钻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铜仁市碧江区地质环境状况,对岩溶区域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及钻探技术做一番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查明隧道洞身段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宽度、破碎软弱含水岩体和岩溶发育岩体的埋深和规模,可预防涌水和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音频大地电磁法是工程物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探测地下埋深1 500 m浅地层电阻率结构信息。隧道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开挖面临较大的风险,结合铁路隧道工程勘察应用,采用该方法对拟设隧道进行探测,能够初步划分地层岩性,判释隧道洞身段断层破碎带的规模,初步划分隧道洞身段围岩级别和岩溶发育岩体。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隧道洞身段的不良地质体,初步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及线路方案的比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候中元  彭新建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362-362,354
涌突水是岩溶隧道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突出性问题,本文以武水高速公路白云隧道为例,通过对隧址区实地调查分析,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和对比分析。涌水量预测为深埋特长岩溶隧道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对隧道工程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车道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当隧道施工中遇到大型岩溶涌水时更是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处治不当时还会对公路运营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兰海高速贵州境遵义至贵阳段扩容工程大坪子隧道YK94+418处大型岩溶涌水处治为例,介绍了该类岩溶涌水的处治过程及方法,可为类似隧道岩溶涌水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六狼山隧道路线将穿越涔山脉低中山,因此隧道不良地质很多很多,如气区,黄土浅埋段,粉碎骨折的地段,大量涌水段等不良地段很多,地理地质结构复杂,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地质的勘查调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针对石林隧道穿越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使隧道施工在高风险段落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优化了施工方法,使石林隧道安全快速的通过了各种不良地质地段及高风险段落.  相似文献   

18.
不良地质地段是指滑坡、崩塌、岩堆、偏压地层、岩溶、高应力、高强度地层、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质环境。本文是对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何中江 《科技风》2012,(11):105
介绍了EH4的原理、处理和解释,并用于隧道勘探实例中,查明隧道区地层岩性以及岩溶、透镜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和灾害地质调查过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岩溶地区的铁道路基探测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能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野外施工方法,查明铁道路基及隧道底部的岩溶发育情况,验证出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探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铁道的后期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