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标志着义务教育成为"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的开始.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必须保障的范围后,绝对不能延续以前粗放型的经费管理模式,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按预算管理的要求,编制学校预算,按程序"两上两下"(上报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上报预算草案、下达预算批复),有预算才能用钱,无预算不能支出,杜绝了"无钱乱扯,有钱乱花"的现象.编制学校预算成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保障机制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枝江市是一个人口50.8万的县级市。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该市坚持把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行部门预算,预算的审核、批复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完成,切实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省政府制订并印发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就我省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出了具体的安排意见。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我们必须依法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贫困民族边境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存在许多困难:财政监管和调控机制不健全,学校预算能力差,预算执行随意化.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存在软预算约束综合症.无论是作为预算约束体的学校还是预算支持体的政府,或是具有双重角色的县教育局、银行等都受影响.只有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强化预算约束.治理软预算约束综合症,加强事前预防比事后督导检查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沙洋县地处湖北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辖13个镇,人口64.5万。现有初中20所,小学6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367人,其中初中学生17895人、小学学生23472人;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职工2603人。2006年秋,沙洋县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近3年来来,沙洋县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以加强和规范学校预算管理为突破点,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真正实现了让新机制的阳光普照农村学校。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学校的资金安全和效益有了保障,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重要手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透明,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监督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健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加及预算编制与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经费得到了保障,校长再也不用为学校办学经费不足而四处奔波了。但有了钱,是否就意味着学校就。一定能办好呢?非也!校长只有管好财、理好财、用好财,才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做好学校的编制预算,就成为校长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通过共词分析法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探析发现,国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主题主要可以划分为八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机制研究、税费改革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督管研究、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优化研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国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的薄弱区域主要体现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研究、农村教师工资保障研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后5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到2182亿元。围绕这一目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成为“两会”代表热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解读我国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2月下旬,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指出:“今后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改革.温家宝总理亲自进行了部署。这项重大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新机制。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从体制上解决了“投入不足、责任不清”这一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建立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来,在困务院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以下简称保障机制资金.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等)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从制度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制度和措施包括:落实各级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经费分担责任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上下级之间经费投入的约束反馈机制,对保障机制资金的预算安排和执行实行“下管一级”,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6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会上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及其配套文件,提出了一整套保障义务教育投入的新举措。随后,2006年1月23日至24日,财政部、教育部在京联合举办两部12省(区、市)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培训班,推动西部省份从2006年起.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编制预算.纳入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保障轨道。中央投入的39亿元资金也在年前预拨到了这些省份。作为原国家教委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副主任.现为全同人大常委、科教义卫委员会委员的柳斌同志.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全国义务教育的文施.关注义务教育投入这个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农历狗年春节前夕,笔者前去他家就此专门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14.
建立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是《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还是《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指出要加强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5.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15,(Z1):69-72
A中央财政提前下达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697.2亿为保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春季开学后正常运转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中央财政近日提前下达2015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部分预算697.2亿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605.9亿元、城市义务教育补助经费91.3亿元。同时,中央财政要求各省做好2015年预算指标分解下达和指导地方预算编制等相关工作,并及时足额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待2015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确定后,  相似文献   

16.
预算工作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开展预算工作以来,我校从中受益匪浅.通过编制科学规范的预算,将全校运转所需经费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经费的合理配置,明显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学校也能心无旁骛,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新春开学,我省近千万中小学生首次享受了全免学杂费的农村义务教育,标志我省向本真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贯彻中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定,我省从今年起,似在5年内,全面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2006,(4):1-1
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制度,把各项农村中小学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