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段丽芳 《大观周刊》2012,(43):91-91
各国的审前程序相差甚远。但是,由于植根于不同法系,其程序设置的基础有所相似和不同,从而也呈现出相应的相似和区别。我们可以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个角度审视国外的民事审前程序。总的来讲,由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制度以陪审团审判为基础,实行集中审理,所以审前准备程序比较完善。大陆法系国家各国的情况相差较远,有的比较完备,有的尚待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犯罪成为妨害世界各国经济秩序的一大毒瘤。不仅各国立法和司法部门十分重视有关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各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别是刑法学家,也极其关注经济犯罪的研究。从80年代后期始,为了为国家打击与防范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刑法学界加大了对经济犯罪的研究力度,一批有关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的著作相继问世。1997年,我国立法机关对1979年刑法中有关经济犯罪与刑罚的内容进行了重要修订,这又为我国刑法学者深入开展经济犯罪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由我国著名刑法学家、武汉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法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刑法观念与刑法制度更是中华法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曾以其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备受世人瞩目,也曾以其发达与完善的典章制度吸引万邦来朝,为东亚诸国树立了楷模和典范.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刑法法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大典·法律典·刑法分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编纂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是一本关于危害环境犯罪的专著。危害环境罪在国外研究的较多,国内仅有数篇论文发表,然专著尚未见过,《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一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个空白。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本书基础理论扎实,论证全面而充分,理论性极强。例如对传统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的论述,对刑法原则的论述等,都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刑法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论证必然是充分而现实的。 其次,本书全面系统地从危害环境罪的刑事立法、刑法、犯罪学以及实际运用角度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控制危害环境罪…  相似文献   

5.
美国等十二个国家对著作权(版权)进行刑法保护,各国因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等存在不同,在立法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十二国著作权刑保护的优劣,比较各自得失,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推动我国的科学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错案,乃各国刑事司法症结之一,无所谓东西国家之分,无所谓普通法系、民法法系之分,无所谓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之分。如同全人类对正义的追求,人们同样希冀更少冤狱发生,更多冤狱得以纠正,更多冤狱当事人得到补偿,更多正义得以实现。勒内·弗洛里奥的《错案》中文版再度面世,拿到此书,由衷惊喜了一番。与法律出版社原来的版本比,新版《错案》已然换了新装,灰白封面衬着磨砂质腰封,优雅而又华贵。江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外两本传媒经济研究专著的比较,就研究方法进行一些比较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张红岩 《兰台世界》2016,(12):137-138
"亲亲得相首匿"源于孔子"亲亲相隐"观点,在汉朝时确立为刑法适用原则,这一原则被整个封建王朝所沿用。这个原则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在法律与人情之间的取舍,也是中华法系中亲属关系高于法律的体现。这一制度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能够给立法者启示,就这一原则产生原因、发展状况、体现的时代特征等进行分析,并揭示该原则的现实意义,从而确立道德与法律、情感与正义的最佳结合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供理论上的创新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顺应世界潮流推进比较出版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出版学是以跨国度的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出版学分支学科。加强比较出版学研究有利于出版学研究的深化,有利于各国出版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各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比较出版学研究要坚持可比性、客观性、动态性原则,比较出版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影响比较与平行比较,研究程序是描述、解释、并置、比较。  相似文献   

10.
唐代以来,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基本制度发展成熟,中华法系正式形成。而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传统法律遭遇空前危机和挑战,在清末变法的过程中,中华法系的主体,即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古法。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几年的法学类书籍中,法学家的演讲录已经成为一种"新现象",很多出版社都在这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而涉及的法学家不仅包括部门法(如民法、刑法)的学者,更有法理学学者从较为广阔的视角进行的深入分析。虽然在近三十年来中国法学研究已经出版了大量著作,但是,以往法学专著给一般读者的印象大多是比较严肃的论述与阐释,或者是对案例的具体剖析或者多视角解读,除了少数风格清秀的作者(如苏  相似文献   

12.
专著一般具有丰富的引用文献,而且比较规范和系统。从专著引用文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著作者的信息来源。针对美国对华研究信息源课题的要求,论述专著引文的特征,报告如何运用OCLC WorldCat和Amazon的方法在兼顾代表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选择出最合适的分析样本,以及运用引文分析方法进行信息深度挖掘。最后给出引文分析的方法在专著文献研究中的一个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中的一本,《刑事法治论》一书具有独特的价值。这首先是因为,这本书所关注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论题。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主题词。之所以这样说,当然不是说法治国家已经成为现今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有关比较文学研究的专著时有所见,其方法已在国内文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新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历史比较分析》却具有自己的特色。它仅限于“现代”这一时段的中国文学的内部比较,已不属于一般意义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像该书这样较系统的、多课题的、多人合作的比较分析专著,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还是第一部。  相似文献   

15.
中西两部比较图书馆学论著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对我国具有影响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美国图书馆学家丹顿的<比较图书馆学概论>,一部是南开大学教授钟守真编写的<比较图书馆学引论>前者是我国于1980年翻译出版的第一部西方比较图书馆学领域的论著,填补了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后者于1993年问世,开创了中国学者研究比较图书馆学的先河.本文着重对两部专著的异同、研究路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一部近现代出版印刷史料的宏篇专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于日前问世。该书为叶再生先生专著,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4卷21篇,近400万字,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述了19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近一个半世纪,出版业在中国的历史变迁,是继《中国印刷近代史》、《中华印刷通史》之后的又一部出版业大型史料专著,观  相似文献   

17.
欧阳湘 《历史档案》2011,(1):95-103
调解(和解)①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外国法学家看来,"中国法律制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调解在解决纠纷中不寻常的重要地位"②.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府审判也是"教谕式的调解"③.因此,调解制度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电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资源,"也被比较法学家划分远东法系或中国法系的基本标志之一"④...  相似文献   

18.
《档案管理》2007,(3):80-81
《周易》,又名《易经》,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专著.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艾,附卦辞、艾辞为经;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称十翼为传.  相似文献   

19.
蔡枢衡先生被誉为"新中国第一法学家",先生以早期刑法为基础,撰写了《刑法学》、《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中国刑法史》等著名刑法著作,为后来者开拓了刑法研究的一片天空,对新中国的刑法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李云霞教授的专著《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立足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透彻的比较研究。因此,该书关于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在学术上、理论上具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