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经历了以硬件投资为主的校园网建设之后,在应用需求的拉动下,开始了新一轮注重软件建设,以“强调应用”为主题的校园网升级改造的“数字校园”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校园网逐渐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和主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然而,相对于远程教育和信息平台的开发而言,基于校园网的学科网站的开发和建设的研究进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则显得相对比较迟滞,使一些好的平台应有的作用及已有优秀教学模式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3.
消除校园"信息孤岛"建设"应用集成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孤岛”的两大成因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高校在经历了以硬件投资为主的校园网建设之后,在需求的拉动之下,开始新一轮注重软件建设,以“强调应用”为主题的校园网升级改造,展开“数字校园”的建设热潮。许多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建立起有助于学校教务教学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如火如荼。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了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教育教学功能低下的现状,影响丁校园网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校园网在应用建设上水平不高,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原因:中小学校园网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网管人员”)的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标志,教育部从2000年起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几年过去了,调查显示有部分先期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收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酝酿建设校园网,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标志,教育部从2000年起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几年过去了,调查显示有部分先期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收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酝酿建设校园网,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一、正确把握建网时机,先培训后建网教育部启动“校校通”工程时明确指出:“校校通”并不等于“校校网”,各校要根据自身的财力、规模、应用水平来确定是否建网和在什么时机建网。建网决不是为了赶…  相似文献   

7.
校园网的应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信息系统,基本构成包括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三部分组成。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系统中只对网络硬件系统建设有高度的重视和详细的分析,却忽略了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投入,使“高投入”的校园网成为了校园里的另一道特别“风景”,没有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校园网进行应用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信息系统,基本构成包括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三部分。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系统中只对网络硬件系统建设有高度的重视和详细的分析,却忽略了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投入,使“高投入”的校园网成为了校园里的另一道特别“风景”,没有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等四个方而对校园网进行应用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用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许多学校在采购校园网应用系统时,重点考察的不再是产品是否美观、新颖,价格是否低廉,更多的则是产品是否实用。解决网络应用的关键就是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用的应用系统平台。唐山丰南市银丰中学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选用了“育龙 e 灵通多媒体教学系统”作为面向校园管理平台和校园教学平台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校园局域网构建起覆盖全校的有线电视网、智能广播网、多媒体教学网、电子监考网、多媒体教室网、校园监控保安网等“多网合一”的校园信息化平台。“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校园网不断向学生宿舍延伸,校园网的“混合型”特征越来越突出,网络的“可运营、可管理”要求日益突出,这势必对用户认证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网的应用特点及其使用的主要认证、计费和管理技术,并根据自己的见解认为802.1x是最具前景的认证技术,同时提出了用统一的客户端和认证服务器软件平台解决802.1x认证中现存困难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