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后,教师住宅小区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小区管理的需求,通过分析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模式与存在的弊端,以及实行社会物业化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教师住宅实行社会物业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物业管理的理论和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物业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对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剖析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点,结合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论,提出了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型,并且针对该模型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此提出了评价算法。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物业管理的理论和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物业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对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剖析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点,结合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论,提出了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型,并且针对该模型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此提出了评价算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内涵,分析了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主要措施,希望以此提升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建设的文明发展,一种崭新的住宅建设管理模式发展起来,它就是城镇居民住宅小区和物业管理模式。这种小区建设管理模式近几年的迅速发展,证明了它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加速了文明城市的建设速度;促进了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一切都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腾飞增添了新的活力。住宅小区独有的先进性、优越性使它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之必然。一、小区建设,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是居民的生活集中地,它的集中改变了过去城市居民散居的状  相似文献   

6.
从安全防范子系统、物业管理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了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结合住宅小区工程实际,提出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以求提高住宅的居住质量,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管理自动化的数字化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8)
作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实验室既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高校学科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的强大支撑,因而其建设与管理在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推动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展开。首先,本文对高校实验室的"双一流"建设推进作用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其不仅是高校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且也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接着,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角度切入,重点阐述了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内容;最后,又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包括"模块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及"开放共享"管理模式在内的三大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的不动产管理模式,在我国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真正的物业管理市场,没有形成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认为如不尽快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民情和房屋建筑管理规律的物业管理模式,不仅无法使我国的物业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会由于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模式和制度的落后,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基于此,在梳理我国物业管理30年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物业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物业管理中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再造我国物业管理新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涛 《今日科苑》2010,(10):128-128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等。油田企业内部的物业管理主要指住宅小区内的保洁、保绿、保修、保安等“四保”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施基础,资源集约化的实验中心模式已经成为各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模式,建设智能实验室已是高校实验室发展的重要目标。要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的需求,就必须创新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使用先进技术加强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本文在阐述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智能管理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