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代孟学研究呈现考据特色,考据性的孟学著作浩繁,成绩卓著,但考据的孟学并非孟学发展的终极目的。一方面考据孟学流于繁琐;另一方面是以曲折而隐晦的形式表达思想,显示孟学在清代演变的思想轨迹,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和焦循的《孟子正义》。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的南方作为南宋故地,从地域、书院、版刻等方面都继承南宋余绪,又是儒学重镇,故而也延续了宋代孟学的发展,加之蒙元政府积极推行尊四书、重朱熹的文教政策,使得科举书目之一的《孟子》真正获得了官方化、法定化的地位。诸多因素造就了元代南方孟学的独有特点,因此,关于它的研究对了解元代乃至整个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孟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著,尤其在独立人格塑造和士人气节培养方面,恐无其他经典可与之相比。唐宋以来,便有学者指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孟氏醇乎其醇也"。"孟子有功于道,为万世师。"故作为中国人,都应该认真读读《孟子》。阅读《孟子》,与其他经典一样,需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关于《孟子》的注疏,可分为两种:一是古人所作,代表性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  相似文献   

4.
杨绪敏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3):16-18,29
《孟子》一书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它从子书升为经书,反映了孟子地位的提高。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孟子》的作者、篇目的真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代关于《孟子》的评论和注疏勾勒了《孟子》传播的轨迹、展示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据《左传》《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朱熹《四书集注》、焦循《孟子正义》注疏以及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董洪利《孟子研究》等著作,为第五册“孟子专辑”五章内容提供相关简明背景材料,期于教学有助。桓文霸业《齐桓晋文之事》关涉到齐桓公、晋文公,这是春秋时代两个最著名的霸主。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5—643年  相似文献   

6.
传统经学诠释中,孟子的"《诗》亡"说被分解成《诗》的某部分、《诗》流传的某环节或《诗》的某方面功能的衰亡;而孟子本义则是作为文学样式的诗与它所指引的政教方式的整体式微。注疏通过种种限定造成对孟子本义的割裂式理解。作者和注疏之间的张力源自不同诠释者对经典理解的差异,同时这种理解差异根植于政教方式的变革及由此而引起的经典自身意义的变迁之中。经典和政治生活的交互性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7.
《孟子》是反映战国时期汉语实际面貌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的形容词相当丰富,共有314个。本文根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的《十三经注疏》,对《孟子》进行了统计,结果得出18个非定形容词,并分析了这些非定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语义指向和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8.
明成祖尊崇儒教,组织编纂《孟子集注大全》取代了《孟子节文》的地位。《孟子节文》对“民本”、“仁政”思想内容的删节,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是其被废止的根本动因。孙芝等人的冒死直谏,促成了《孟子节文》的废止,成为明代孟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9.
焦循是清代经史小学总纂,将其《孟子正义》与赵岐《孟子注》相比较,可以知见赵氏注疏的方法与成就。仅就《孟子题辞》而言,焦疏有而赵注无之20余例。为研究古代传注家书序体裁和古代逻辑思想及其晚明后新见提供了理据,对俗字、通假字、词组、名物词的训释平实而不妄牵。体现了宗汉之说的汉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孟子所创立的孟学,既导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地域,也是对前代及当时儒家学说和其他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还渊源于他的家世、家教、身世。正是这诸多方面的有机汇合,才使孟子的思想得以从中发端。其中,孟子的家世、家教、身世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特质,对孟子学说特质的影响,是极为重要但是历来学者又几乎没有论及的;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孟子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先秦思想史上重要的学术公案。学者大多注意到了儒墨相互否定与排拒的一面,但对在批评中接受对方的另一面则关注较少。事实上,墨子学于儒家,所以"非儒"才能切中要害。墨子若学儒不深,则其非儒则无力,影响也难以超越儒家。孟子的"辟墨"更是如此。他要首先深入墨家思想,然后才能作出深刻的批判。他接受了墨家的天的至善性,把天与人贯通起来,否定了其外在的宗教意义;他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指出其实质是把亲人当路人,击中了墨家兼爱思想的要害,大大丰富了仁爱思想的内涵;他在对抗墨子的"非乐"思想中,大力倡导"与民同乐",使"乐"成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他在批判墨子"非命"思想的同时,以"浩然之气"的大丈夫风范,积极倡行儒家学说,并以"与时俱变"的姿态超越了墨子。孟子的辟墨表现出否定和接受、排拒和融合、对抗和超越相统一的特征。结果,墨学精华尽入于儒;此后,墨家再无反击之力。  相似文献   

12.
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代第一部用一家之注的新疏,也是清代本赵注《孟子》仅存的一部新疏。于赵注,申、补、正、存,实事求是,不墨守唐宋旧疏“疏不破注”的成法,“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尽显清学特色。广考博征,融会贯通,精审独到,乃清代“新疏家模范作品”。  相似文献   

13.
《文博》2009年第5期,梁小平撰文《王猛煤精组印鉴析》,文章称,在华山王猛台附近发现一件煤精组印,“极有可能为东晋十六国时前秦丞相王猛之印.”并将印文释作:“臣猛、王猛、王猛白笺、王猛言事、王猛白事”等.然而,“梁文”所释的“王”字,在该印中出现过四次,篆法如出一辙,其篆文显然不是“王”字,而是“玉”之古文篆法.“玉”字作姓氏时,楷书作“玊”,读sù,在东汉时已有此姓.  相似文献   

14.
孔孟没有诗学专著,他们的诗学主张主要体现于《论语》、《孟子》中,也仅仅局限于对《诗》的片言只语的评价中。孔孟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如何"成人"。这就决定了《诗》不过是他们达到"成人"目的的一个工具,也就由此决定了我们要想理解孔孟诗学的真义必须建立在"成人"这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15.
对经学价值的探讨是近代学术史的重要课题,从廖平到蒙文通的学术传承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蒙文通对经学的研究侧重于对学术自身发展与演进轨迹的探讨,他打破了传统经学研究的壁垒,注意到先秦诸子与经学之间的互动,并以此解释经学的周秦之变。基于对儒家经解的研究,他将诸子之学纳入儒学系统中探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学研究方法。蒙文通经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他与其师廖平的学术传承密切相关。蒙文通虽然不认同老师廖平晚年的观点,但廖平的"大小"、"天人"学说却打通了诸子间的壁垒,且暗合中国传统学说整体化的时代趋势,从而为蒙文通的经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蒙文通在廖平经学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孔子的权威,也就在廖平处解放了诸子。蒙文通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清季民初的经学归宿为何的历史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经学的发展,但其治学宗旨是强调经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之特殊价值,从而为经学正名。  相似文献   

16.
《孟子》比喻运用在先秦时期,独树一帜。《孟子》的篇章类比喻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经典诗句喻志、选取生活小事作喻体、讽喻、故事喻等;这类比喻的特色是:爱憎分明,词锋犀利,通俗亲切,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17.
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基点,分析了“士”这个特殊社会角色的发展。孔子的“士”重立身,尚“内圣”;孟子的“士”重“舍生取义”;荀子的“士”重务实、尚“外王”。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东晋佛学与玄学的发展而言,支道林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他综贯内典外书,援庄入释,又引佛入道,不仅创立了即色宗,而且领袖玄谈。本文拟以《世说新语》所载支公事迹,对其玄、佛之思想及魏晋之社会风气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告子“不动心”境界乃为义理上的,孟子“不动心”是包含义理层面的人格修养境界。对于“不动心”之心,告子所指是情感心和认知心,孟子的则是道德理性之心。告孟“不动心”境界不同的原因在于孟子反对告子达到此状态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之进路,从而主张“知言”,义由心生,重在发挥心的德性和知性双重作用以明辨天下言论。告子主张以外在规范之“义”量度天下之言,认知心次于外在之义。告孟对于“言”与“心”之关系、“心”和“义”之内涵的理解不同,源于他们在人性论和“义”观点上的分殊。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创作上,曹雪芹无论写人还是写物,普遍运用了“画家三染法“的表现手段:先出其大概,再经两三次皴染,就使对象跃然于读者的心目了.曹雪芹的这种描写方法既符合人们认识对象的规律,又经济而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