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11届中国新闻奖评奖活动已经结束。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推荐12篇作品参评,其中有6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从整体来看,参评作品的质量明显提高,各类作品涉及面广泛,体裁多样,各具特色。趋势看好,精品迭出,在舆论导向和宣传艺术上达到较高的统一。一 报纸副刊,杂文历来是被人看重的栏目。这次参评的作品无疑是杂文队伍又一次的自我展示,既有文笔老辣的行家;又有虎虎生气的新锐,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有大的突破。人民日报刊登张雨生的《“刘邦文化”是什么》一文荣登榜首,获得一等奖,再一次显示出杂文类的优势。 一篇好…  相似文献   

2.
近来好读杂文,于各报端屡见佳作,揣摩之余,偶尔记下几句观感。现摘抄几段有关《文汇报》副刊《笔会》杂文之札记,依原作发表之先后为序,拼凑成交,姑命篇曰《评点录》。写“乘凉不忘种树人”这个意思的杂文很多,也出现过几篇不错的作品。读了3月28日《文汇报》上披露的《种树乘凉赶路》(作者江干)却仍有一番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报纸副刊中,《文汇报》的笔会颇有特色。它刊登的文章无论是杂文、散文,还是随笔、小品等,都好读、耐读。编辑还别出心裁地辟出一小块地方,设立了一个回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报纸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作为报纸正刊的新闻版,完成这样的使命自不待言,而作为报纸的副刊,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恐怕就要费一番周折。副刊的主要载体散文、小说、小品等形式的作品虽然也以传播信息见长,不无引导舆论的内涵,但在引导舆论的功能上,却终究不如杂文这种体裁本身所具有的优点。杂文作为艺术的政论,是反应很敏锐、思想很活跃、情感很贴近的言论,是副刊最能补充和张扬正刊舆论导向的最佳形式。是否可以说,唯其杂文,才能更好地完成报纸副刊引导舆论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初读《经济参考·周末版》,你会觉得它“四不象”:它是副刊,却不乏新闻和言论;它登的多是经济新闻,却篇篇好似文学作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副刊,赢得了大批读者的喜爱:有人版版拜读,不漏一篇;有人期期收藏,分类剪贴;有人欣然命笔,一试身手。这是为什么呢? “副”不离“正”《新闻工作手册》上这样解释“副刊”二字:“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主要发散文、杂文、游记、小品、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然而,《经济参考》的报人们却另有一套理论:经济报纸办副刊不能离开经济生活为消闲而说闲,它  相似文献   

6.
杂文因为其思想的深刻,文笔的生动,越来越成为党报副刊的重要内容,不少党报的副刊开办了杂文的专栏甚至专版。但党报的杂文,有其特殊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让党报的杂文,既姓杂又姓党,保持党性,又不失杂文的批判性和风采,是党报副刊应该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副刊杂文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文革”时期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当年,杂文被视为《人民日报》副刊的灵魂,发挥了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得到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的热心支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杂文作者.1990年创办的副刊杂文栏目“金台随感”,事实上成了全国报纸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刊发了不少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杂文创作.我自1975年大学毕业起,30多年在文艺副刊编杂文、写杂文,亲历和推动了《人民日报》副刊杂文的繁盛.在30多年编辑生涯里,我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7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新疆报纸副刊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同时还组织进行了1991年度报纸副刊好作品好版面评奖活动。评选结果,维吾尔文报纸副刊有26篇稿件获奖,汉文报纸副刊有33篇稿件获奖。这次评选范围,汉文副刊5项:杂文、散文、报告文学、文艺通讯、评论。维吾尔文副刊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小说、诗歌。汉文副刊,还可报送版面。另外,参评稿件还有字数和比例等限制。根据这些规定,9家维吾尔文报纸副刊共报送参评稿件156篇,其中26篇获奖,一等奖4篇,二等奖7  相似文献   

9.
××责编雅鉴: 两期责报及文艺副刊均收到.谢谢! 杂文,是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传统文体,是副刊的眼睛.贵副刊办得有些品位,但杂文似是个弱项.我以五十年杂文写作的经验,认为,中国当前杂文要坚持两条:一、切中时弊.这是杂文的生命与灵魂;二、不犯时忌.不违反宪法与法律,才能生存.  相似文献   

10.
俞明,我是先识其文,后识其人的。 由于我们一位共同的朋友的推荐,俞明开始给我所在刊物的副刊投稿。先寄过几篇杂文,用的是吴人这个笔名,后来又陆续寄来了一些散文。我很奇怪怎么先前没有注重到俞明这位作者。看到他寄来的第一篇杂文《不白──白不》──我就喜欢上他的作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6,(2)
街谈巷议话兴陕──读陕西日报副刊“话说陕西人”专栏《陕西日报》副刊近几年来设立了不少反映时代生活和现实问题的栏目,如描绘改革开放和科技、农业第一线的报告文学征文、散文征文和杂文征文,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方面,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努力。这次《陕...  相似文献   

12.
打开每一张报纸,除了新闻综合版外,就是副刊版面了。所谓副刊,就是主要刊登新闻、评论、读来信以外的专版,大多有刊名。副刊是新闻版内容的延深和补充,也可起到给读看完严肃正规的综合版后以轻松休闲之感,更是符合各种层次读口味所需;副刊也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闻纸,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读刘白羽遗嘱及其捐赠单》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副刊一等奖,许多朋友向我祝贺,我自己觉得,这篇说散文不太像,说杂文也不完全准确的“随笔”类文字,之所以能荣膺中国新闻奖的最高奖,最主要的一点,是作品把握了读者的心理脉动。我想,关于副刊类的文章,不论你文字多么优美,构思多么精巧,但若缺乏对时政的关心,缺乏对社会读者阅读心理的把握,或者满篇充满书卷味,作无病呻吟之文,那是难以为人关注的。因为中国新闻奖顾名思义是新闻奖,它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学奖。即使副刊类作品,也必须具有新闻意义。去年秋天,这篇《读刘白羽遗嘱及其捐赠单》,从构思…  相似文献   

14.
报纸副刊的内容不能单调,这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了,可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如果编者不动脑筋,只要象中药铺抓药似的,长短合适,从分类存放的小样中各自拣出一篇杂文、散文,诗来,再加上一幅画,完全可以凑成一期了。孤立,静止地只看一两天的版面,也还算品种搭配适当,说得过去。可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没有不使读者倒胃口的。这是一种省力的、消极的编副刊的方法。怎么编副刊才好?我看除了杂文、散文、  相似文献   

15.
杂文,作为一种“杂体的文学散文”,历来在报纸副刊中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的一系列“投枪”、“匕首”式的杂文皆发表于当时的报端。纵览报纸的发展走向,以前杂文多发于日报类党报,现在,很多晚报辟有杂文专栏甚至杂文专版。《齐鲁晚报》副刊的杂文专栏名为“未了茶馆”。笔者编晚报副刊多年的体会是,晚报所刊杂文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党报文艺副刊是党报版面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张党报如果没有文艺副刊就很难说这是一张完美的党报。而文艺副刊作品的体裁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篆刻、文艺评论以外,围有花边的杂文则是党报副刊的旗帜和灵魂。历代名报和名报总编都十分重视打造副刊杂文这个品牌。  相似文献   

17.
杂文悲欢     
杂文悲欢袁鹰编副刊的同行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副刊版面上最受读者欢迎、最受社会注意的稿件,大约要数杂文;而最容易出“毛病”、最常引来指责以至严厉批评和措施的,也非杂文莫属。这很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几十年来,杂文的盛衰浮沉,杂文家的悲欢荣辱...  相似文献   

18.
报纸副刊的内容不能单调,这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了,可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如果编者不动脑筋,只要象中药铺抓药似的,长短合适,从分类存放的小样中各自拣出一篇杂文、散文、诗来,再加上一幅画,完全可以凑成一期了。孤立、静止地只看一两天的版面,也还算品种搭配适当,说得过去。可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没有不使读者倒胃口的。这是一种省力的、消极的编副刊的方法。怎么编副刊才好?我看除了杂文、散文、诗、美术作品本身有待改进,求深求新以外,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走向     
牧惠 《传媒》2001,(9):22-22
前不久,美国一位精通汉语、对中国的新闻事业很有研究且有专著的人类学家来访。我们漫无边际地聊天。其中谈到中国特色的杂文,谈到杂文的园地副刊。我告诉她,我刚刚在《传媒》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看副刊》,对一些报纸削弱或取消副刊的做法表示遗憾。她马上表示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并索取了文章的剪报。她认为,报纸有副刊,副刊有杂文,是中国报纸的特色。她在南方某城市访问  相似文献   

20.
《泾渭副刊》是法制周报的文艺性专版,其内容每每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个副刊充分体现了周报的特点和副刊编者所崇尚的文化品位,为该报增添了魅力,可谓“小家”中的“大家”风范。这里仅就《法制周报》1998年第823期至867期共45期的内容,浅谈《经清副刊》的几个特色。一、内容丰富,版面活泼。副刊有小小说、杂文、小品、散文、中长篇小说连载、漫画或诗配画以及“他山五”等栏目,内容较为广泛,人情世故都有展示。如回一6月份的“漫画”栏目,配诗文的馒画先后就有讽刺“监守自资”的《家贼须防》,有批评父母玩乐不顾上学孩子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