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读过一篇叫《别要求孩子完美》的文章,感悟很深.细细想来,对孩子别要求完美,对母亲也不必要求完美无缺.在一些家庭中,做妈妈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有一些反复无常、言行不一的表现;在做出判断的时候,偶尔也会出些差错;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小错,也有反应过火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妈妈大都是职业女性,老人、保姆、托儿所和幼儿园已经更多地代替了她们的养育工作,她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以前的妈妈少,孩子受到的教育便更多地来自其它方面。也许,人们会认为母亲在外工作,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价值,能带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教育,我并不否认这一点;我要强调的不是要做一个缺席的妈妈,而应该尽可能在子女的成长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否则,等孩子长大了,你会留一份遗憾在心中,也许永远后悔,因为没有人或任何一个机构能代替你抚养孩子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一哲 《高中生》2008,(13):55-55
他4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是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上小学时,他就爱上了音乐,渴望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但是他知道母亲并不富裕,他不好意思开口。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孩子,只要你是真心喜欢音乐,妈妈就会给你买钢琴的,但是你得向妈妈保证,一定要善始善终。"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母亲。他在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教育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的邻居中有两位年轻的母亲。她们都有一个5岁男孩。其中一位母亲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敬老人,团结小朋友,对人要友爱。另一位母亲说要想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就要从小从娃娃抓起。她对自己5岁的儿子说:你长大了要孝敬妈,妈有钱。你对妈好,妈的钱就全是你的。你从小就要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挣大钱,过好日子。”她还把她的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孩子多吃一点饭,妈妈会给钱;孩子自己穿衣服,妈妈会给钱;孩子打酱油回来,妈妈更是眉开眼笑地给钱……这孩子就在妈妈金钱的激励下“茁壮”成长着。渐渐地我发现,这个用金钱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有孩子的家庭,妈妈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早晨,为孩子做早饭,哄爱睡懒觉的孩子赶快穿衣起床,送孩子上幼儿园。下午,把孩子接回来,做晚饭。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妈妈就得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到处跑,好不容易等孩子把饭一口一口吃到嘴里,接下去就要给他洗澡,陪他睡觉。妈妈抚养孩子就像上战场一样,忙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妈妈大都是职业女性,老人、保姆、托儿所和幼儿园已经更多地代替了她们的养育工作,她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以前的妈妈少,孩子受到的教育便更多地来自其它方面。也许,人们会认为母亲在外工作,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价值,能带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教育,我并不否认这一点;我要强调的不是要做一个缺席的妈妈,而应该  相似文献   

7.
我做妈妈     
编前语:“生你,是我的福份/养你,是我的义务/教你,是我的责任———一份对祖国的责任。”这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写给儿子的诗。这位母亲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着儿子。孩子在她的教育下,聪明、好学又懂事。我们读她的文章,常常涌上深深的感动。希望更多的读者也会从中领悟到一位母亲的爱和责任9年前,我做了母亲。望着儿子那可爱的小脸蛋,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同时又觉得沉甸甸的: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自主、自强、自尊、自信,对社会有用的人呢?“孩子不是管的,是教的”我本想可以轻轻松松做妈妈,因为孩子的爸爸是个严父,我相信他会把孩子…  相似文献   

8.
“袋鼠妈妈”,这是人们对那些已离婚且又抚养着孩子的母亲的形象称呼。尽管好心人都建议做母亲的放弃抚养权,以便再婚时少一些压力,但母亲的天性使母亲们宁肯放弃自己的“幸福”,也要争取孩子的监护权。像这种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家庭,怎样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呢?怎样才能留给孩子一片明净的天空呢?不在孩子心中培植唯我独尊观念花点时间让孩子接受母亲的男朋友是应该的,不要因为怕触动孩子对往事的回忆而放弃寻求幸福的机会。母亲即使发现孩子对此有抵触情绪,也要慢慢地“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慢慢地适应,慢慢地接受。这需要足够…  相似文献   

9.
两只母袋鼠     
在一片绿树成阴的大森林里,紧挨着有两间小房子,分别住着两个袋鼠妈妈。她们都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叫菲菲,另一个叫佳佳。两个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菲菲的妈妈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因为她知道:刚出世的孩子,还没有发育好,离不开母亲的怀抱。而佳佳的妈妈总是把孩子丢在家里,自己去赚钱。她把大森林里的蘑菇收集起来,卖到别处去,有时也贩卖一些松果什么的,赚了好多好多钱。有一天,两个妈妈在一棵橡树旁相遇了。佳佳的妈妈趾高气扬地对菲菲的妈妈说:“你怎么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一点都不想去赚钱?以后总有一天会饿死。”菲菲的妈妈说:“…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我和你们的妈妈一样,经常在我儿子面前唠唠叨叨,做着必要或不必要的叮嘱。在这种时候,儿子通常也是甩给我一句拖着长声的话:“知——道——了!”语气中的不耐烦是显而易见的。同学们,不要责怪你母亲的行为,她的举动缘于一种理由——爱!天下所有的妈妈都那么单纯而执着地爱着她的孩子,她们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任何闪失,为了防患未然而喋喋不休。并不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有句古话叫:孩子是自家的好。真的,不论你  相似文献   

11.
那一天与几个女性同乘一部电梯。听她们聊天,知道她们的孩子在这个楼里上课外班,她们刚刚给孩子买了午饭回来。这几位妈妈聊的话题自然都是自己的孩子,诉的更多的是孩子的不听话。有个母亲甚至说孩子气得自己有时候“真想一脚踹死他”。想那位母亲一定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对自己生气时情绪的描述也一定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正>看了这个案例,我不由想到一些全职妈妈,她们为孩子规划了美好的蓝图,然后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做铺垫。她们要求孩子按照她们的计划做这做那,而且要达到她们所规定的目标,一旦出现任何小差错,她们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甚至歇斯底里或寝食难安。可想而知,有这样一个焦虑的母亲,孩子的压力会有多大,而一旦孩子反抗,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  相似文献   

13.
5月,有一个温馨的节日,那就是母亲节。在这一天,同学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给自己的妈妈送上节日的祝福。母亲,一个温馨的词语,看到它,就会想到爱。想到呵护。在母亲节这个美好的节日里,笨笨兔向大家介绍几位好妈妈。从她们身上,你会看到母亲身上不仅有爱,还有忠诚、大爱、执着。想知道她们是谁吗?  相似文献   

14.
母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就像歌里所唱的那样: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妈的孩子像个宝。母亲给予孩子的不光是点点滴滴无处不在的母爱,还有水滴石穿的耐心教育,润物细无声。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如何,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母亲的全面素质。而幸福的家庭往往会教育出优秀的子女。提高妇女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已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刊特别访谈了三位教子成功的母亲,请她们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己之得,她们的教子方法和经验,相信我们每一个关注子女成长的母亲会从中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5.
哺乳3人行     
好爸爸之哺乳篇 也许在母亲哺乳的过程中,父亲好像“无业游民”一般。妈妈给孩子喂奶的时候,爸爸确实也很难插得上手。但是作为一个聪慧的女人,你还是应该要想办法让他加入到这个充满爱意的过程中来,这会让你的生活更加轻松,富有家庭的乐趣;同时也能为他提供更多亲近孩子的机会,让他成为名符其实的好爸爸。  相似文献   

16.
西西信箱     
遵义县泮水中学 洋 洋我从小不在妈妈身边长大 ,所以我觉得很难与她相处 ,而她也处处与我为难。还有弟弟 ,他对我的态度也特别不好 ,我该怎么办 ?洋洋 ,因为你从小不是在妈妈身边长大的 ,所以你和妈妈之间可能沟通不多 ,所以你们之间肯定会有一些误解 ,所以你才会觉得妈妈不喜欢你 ,爱唠叨。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位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洋洋 ,有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 ,许多事情也许就能相互理解了。如果我是你 ,如果我和母亲面对面的沟通有问题 ,那我会…  相似文献   

17.
<正>想做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吗?那就让你的孩子更加快乐。小时候,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我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去其他孩子家玩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开门后,说些"把你的脚擦  相似文献   

18.
听说犹太人有这样一个传统:当一个犹太孩子因为做错了事情而羞愧不已的时候,孩子的母亲会在黄昏的时候把孩子带到屋外,指着远方沙漠上的落日,告诉孩子:太阳落下的时候,你今天做过的所有错事都已经成为过去;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早晨是新的,你也是一个新人。  相似文献   

19.
孩子幼小的时候对妈妈是极其依恋的。比如,哭闹中的婴儿,只要在妈妈的怀里,就能很快安静下来;而当母亲不在的时候,拿一件妈妈穿过的衣服包裹孩子,孩子也会平稳得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闻到了"妈妈的味道"。可是,当孩子进入童年期,其至长大成人后,他们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