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本文以涉农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劳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在逐步弱化、淡化。因此文章作者以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视角,从充分发挥劳动育人价值的角度提出了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路径,以达到弘扬劳动精神、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相匹配,劳动教育课程可推进职业与教育的持久融合,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更有助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从教育本质入手,将劳动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分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可行性与价值性,从而研究出更具价值和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本文就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影响、基本原则以及开放范式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本主要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构建思路展开深入研究,结合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内涵的一致性,阐述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构建思路,有助于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劳动观是党和人民劳动实践的理论结晶,新时代坚持习近平的"劳动观"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劳动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一脉相承,明确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新时代劳动观具有极高的价值意蕴,明确了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及循序渐进方法论,立足当前高职劳动教育现存问题,提出需要从加强劳动内涵教育形成劳动意识、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学生职业劳动技能夯实职业之本,为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拥有实施劳动教育的天然条件和功能优势,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劳动教育认识的偏差,劳动教育存在地位边缘化倾向、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不强、劳动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育人导向,遵循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与德育工作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协同教育机制、完善多层级考核评价机制、重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劳动育人实践项目、深化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劳动锻炼、优化学校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面对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应明确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态、价值与功能。本研究通过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注重劳动精神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嵌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育人要素、整合职教平台与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四个方面探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法与路径,构建彼此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这对于推动劳动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发端和成熟于习近平总书记躬耕基层的劳动实践,聚焦和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为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和活动树立了正确导向,规划了科学道路,提出了关键举措,构建了科学路径。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构建了实现伟大梦想的人才基础,引领了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风尚,提供了建设伟大工程的价值遵循,明确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对于统揽“四个伟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劳动教育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阐释1+x证书制度推行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实背景入手,基于对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与价值的解读,实现对劳动教育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聚焦职业素养培育方案设计、职业素养提升课程规划、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劳动实践平台搭建四个层面,探讨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建构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强化劳动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价值等劳动观的形成,既需要劳动教育课的思想“灌输”和引导,也需要劳动教育课中适度“体力劳动”具体实践的陶冶和启发。与体力劳动相融合、具有“知行合一”特征的劳动教育课,是以技术性为主的专业实习实训无法代替的。融合适度体力劳动的劳动教育课不仅可以强化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就业意识,而且具有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然而,很多高职院校教育的理念、资源、内容、方式、育人效果都存在不足。在阐述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后,从优化人才方案、搭建劳动教育平台、拓宽教育实践路径、健全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找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问题深入思考、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了意蕴丰富的新时代青年成才观。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成才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及青年价值引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要深刻领会其重大政治理论意义,深刻领会其重大价值引领意义,深刻领会其重大时代彰显意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成才观对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引导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站稳人民立场,引导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引导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投身强国伟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人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在新时代表现出较高的价值意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将劳动创造价值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以及育人实践的重要抓手,从而促进形成新型劳动关系,创新劳动观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以此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并举,为新时代培养新型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播劳动文化以及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已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育人内容。本文从"工匠精神"视域下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从多个维度探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工作的推进和实施提供有益指导,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地质类专业的“艰苦”特点、行业的持续发展、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都要求加强劳动教育。现阶段地质类“艰苦”专业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浮于表面,未能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文章指出了地质类“艰苦”专业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包含目标体系、保障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该劳动教育体系坚持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地质企业及所在社区协同育人,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劳动技能,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地质行业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中形成的,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对马列经典作家劳动教育观的坚持和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教育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是其形成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高素质劳动人才的需求、重塑正确的劳动观和丰富的劳动磨炼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内涵丰富,主要涵盖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途径等方面的现实意蕴。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向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新时代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提供了遵循,为培养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旨是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劳动技术人才,劳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实践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应针对其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建构一个综合的劳动教育体系: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劳树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劳动教育的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9.
自2018年提出加强劳动教育以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参与不高;劳动教育课程零散,缺乏系统设计;劳动实践活动虚化,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从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入手,提出以必修劳动课程为主体,渗透式融合课程、专题式拓展课程为两翼,构建“1+2+N”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系统提高劳动教育课程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在目标上互利共生、在内容上相互融通、在方式上相辅相通,两者融合发展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升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