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报道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打交道离不开提问。一个好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提问者。高明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经验、学识、机智、口才等融会在提问中,让采访对象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样,记者才能顺利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一个高明的提问者,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也就是提问的艺术性。首先要避开在提问中的误区。记者采访时提问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记者的问题太简单机械,一问一答像审问,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出现冷场的情况。二是当采访对象谈了情况后,记者由于准备不足,提不出新的问题,只好草…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4,(8):26-27
我们这些导演,电话特别多,我们一般怕两种电话,一个是怕想当演员的人来电话,一个是怕记者的采访电话,因为记者的采访登出后常常会变形。  相似文献   

3.
(1)学员张铁国、薛海荣问:初次采访,最感挠头的是不好意思提问,特别是采访干部,就更不知所措。自己也深知,初学乍练,能不能见报心里没底,因此老担心稿子登不了报无法向人家交代。请问,我应当怎样面对被采访者? 答:一个从来没搞过采访的人,初次采访多半都会感到胆怯,这不奇怪。然而,采访主要是通过向被采访者提问来完成的,不提问就完不成采访任务。因此,在采访之前必须有这个“豁出去”的思想准备。“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口提问有了“第一次”,以后就会逐渐丢掉胆怯,树立自信。 另外,一个业余报道员,特别是战士报道员…  相似文献   

4.
万联众 《新闻传播》2004,(10):29-30
当前,我国新闻写作的模式化、公式化现象相当严重,只是不愿意主动认识和承认这个痛苦的现实罢了。特别是当大批记者云聚一处采访某一个重大新闻事实时,这种模式化、公式化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   

5.
侯雅俊 《青年记者》2016,(22):43-44
两大误区 纪实人物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真”字.受众之所以青睐纪实,就是冲着“真”而来.失真,是纪实作品之大忌,是从根本上的离经叛道.其他作品的创作,或许可以闭门造车,可是纪实性人物作品的产生,采访是必经之路.但是,采访谁,如何展开采访工作,有两大误区,必须慎之又慎. 1.家眷参与 拍摄纪实人物作品,特别是英模人物,主人公的家眷备受关注.因为通常情况下,英模人物在受众的眼中,往往都是“高大全”的工作形象.出于好奇,受众更希望了解生活中的英雄,一睹他们生活的细节,挖掘英雄的人生轨迹,探究更多新鲜的、过去不知道的事情.于是,家眷就成为人们探究细节的关键人物了.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12)
人物采写随谈文/赵冠军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按其情况、内容和类别来说,是非常繁杂的。这就要求记者的知识面要广,要善于交际,还要有点奇点子。采访人物时,要尽量研究、熟悉采访对象,要尽量和采访对象达成共识,创造出良好的气氛,特别对一些难采访的对象,则...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是记者采用非记者身份收集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对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策划新闻”这一现象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隐性采访究竟如何策划新闻,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策划新闻的误区?下面,笔者试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本期封面报道的前期采访,同时也是因为特别关注信息安全方面的发展,我就与记者一起采访了几位信息安全专家。因为特别关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案例情况,所以每每都会问专家有哪些典型用户进行了风险评估。几位专家像事先商量好了似的,在介绍风险评估的实际实施时,都用A企业或B单位来代表用户.绝不会谈到用户的全称。虽然以前采访也遇到过被访嘉宾不方便介绍某用户的情况,但他都会另介绍一个可以说的用户来满足记者的采访需求。但这几位专家都对用户的名称守口如瓶,介绍详细的风险评估过程时也是点到即止,这种“安全的感觉”真的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9.
姜荣  张峻 《视听纵横》2002,(5):85-85
我们在做人物专题片的时候,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琢磨怎样与采访对象交流的问题。如何才能够使采访对象自然地袒露心扉,流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达到人物生动、形象的目的,使之成为典型的“这一个”,是我们每一个手持话筒的电视采访的必修课。通常,在正式的采访之前,编导要与采访对象做一次甚至几次的交流,或使用电话访问,或是面对面的交谈,从谈话中初步对采访对象做一个判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般来说,通过几次的预先接触,采访对象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都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镜头前的访谈就可以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何遐 《新闻世界》2009,(11):15-16
我生长在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乡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有幸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乡村来到省城上大学,留在省城做自己热爱的新闻工作。 在我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生涯中。采访过许多人。这其中有一个特别的人,跟踪采访她,和她对话的大半年,不仅见证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而且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不应有“旱湾死角”──德阳日报“周末特别采访”收获体会《德阳日报》钟克勋1995年5月,《德阳日报》与国家双休日同步推出了“周末特别采访·边远乡镇写真”特别栏目,旨在通过特定的方式加大新闻的辐射面,激发记者将新闻采访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  相似文献   

12.
王华芬 《新闻前哨》2007,(7):117-117
为了不漏发新闻,媒体通常将各条战线分给记者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跑线记者很容易跑入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3.
在互动采访中拓展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藏书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图书馆知识传播的三大瓶颈,进而提出了读者本位的采访理念,最后对互动采访的途径、方法及存在误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浅析采访明星的心理误区□吴钢文化新闻离不开对明星的报道,而明星因为万众瞩目又是区别于一般采访对象的特殊群体。因为采访对象的特殊性,笔者以为采访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从而影响新闻作品的质量。近年来,记者和明星的关系,两种相反的情形并不鲜见: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刊》2004,(6):31-31
就近随机采访是记常用的采访方式之一。这时候,很多记都会走上街头,走到自己最接近的现场,倾听和反映普通市民的感想和看法。很多记觉得,这种方法是深入实际的表现,更容易取得接近性的效果。但是细细想想,这种方法运用不当,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要写出好的新闻,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采访是一个获得新闻素材的过程,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全面,越直接,在后期写作时就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依然能够站稳脚跟,这与传统记者扎实的采访功底分不开,他们综合运用多种渠道获取新闻素材,最终将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呈现报端.如何有效管理与运用新闻素材,考验着每一个传统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策划波及了整个新闻界,从电子媒体到印刷媒体,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性媒体,从综合性媒体到专业性媒体,新闻策划的概念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而新闻策划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的误区。笔者针对现阶段日报新闻采访选题的策划及现阶段日报新闻采访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1.日报新闻采访的选题策划日报新闻采访选题策划是对于现阶段新闻进行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问题是新闻界、法学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赞同者、反对者皆有。本刊曾发表过论及此题的专门文章,但仍感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尤其是涉及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隐性采访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法律规范等,希冀关注的各方能够阐发更多精辟的见解。本期刊发肖燕雄《隐性采访可行》一文,望能引起大家的热情关注,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采访心理学的研究,对记工作,特别是对搞好采访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提高记采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着重阐释观察力、推理力和联想力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银笙 《新闻知识》2001,(6):31-32
一篇稿子能不能成功,当然与谋篇布局和文字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深入采访。有人说“深入采访是成功的一半”,我以为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也许有些偏激吧。   深入采访就看你 是否挖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一些记者到一个地方去采访,常常是随便问一问,要上几份材料就打道回府,这样怎能写出好的报道来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我总要挖出别人不知道的材料才结束采访。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文学创作上的例子。著名的法国大作家莫泊桑年青时曾拜福楼拜为师。他向福楼拜请教时,福楼拜讲了这样一段有见地的话:“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