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庭僚 《新闻知识》2001,(11):23-25
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是让读者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一般说,一篇报道发布出去就完了,因为信息已经传播出去,“作用”已经发挥了。可有一种报道不同一般,它可以“引出”新的报道,产生连锁反应,引出一连串的新闻事实和故事。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因为它关系着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感召力。连锁反应:由新闻引出的新闻有的新闻报道推出后,又引出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这种由新闻引出的新闻,由报道引出的报道,似乎可以称为新闻衍生物。2000年1月20日,《深圳晚报》在一版通栏发布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2.
廖昌喜 《新闻界》2001,(6):45-45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负面报道”的新闻概念。那么什么是负面报道?这个报道是如何界定的?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在新闻实践防止负面报道的产生?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所谓负面报道,是指在各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中产生了负面社会效应的报道。这里指的“媒介”不仅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还包括互联网等新媒介。“新闻信息”,不仅指常规的新闻消息,还包括传媒发布的一般信息。“负面社会效应”,是指新闻信息传播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秩序产生了损伤或…  相似文献   

3.
一篇新闻稿从采访到见报,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新闻事实一进头脑“加工厂”,往往会融入新闻发布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情感投入、兴趣爱好,对千千万万读者产生影响。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报道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假如报道者的主观倾向与客观事实相脱离,就难免产生新闻偏见。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办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个声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未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声明虽短,但用词很严厉:"目前,对这一消息的确切来源我们正在调查之中。对于此类给我院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我院  相似文献   

5.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批准的“十五”期间周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类课题,它由两个分课题即“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组成,主要研究用于新闻信息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使用的、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标识语言标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分类法。该课题是由新华社牵头,  相似文献   

6.
新闻策划:一个并非科学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可不可以策划?这是近来新闻界的加’1话题之一。如果要给“新闻策划”作界定,势必先要明确“新闻”的内涵外延。尽管对“新闻”这一概念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纪,莫衷一是。其中颇有影响的是“报道说”和“传播说”:即“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传播)。新闻必须经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但是新闻需要报道却并不等于就是报道。两者的关系是。报道是新闻产生的必要条件,新闻则是报道产生的结果;报道是新闻传播的过程,新闻是报道过程中的信息。认为“新闻就是报道”,事实上是误把新闻报道活动与新闻信息搅在了一起。“新闻”不等干“…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1994,(1)
防止“新闻伤害”在经济报道中,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新闻媒介有时会成为“新闻杀手”,对一些产品合格、经营行为正当的企业造成“新闻伤害。”酿成“新闻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诸如在企业之间因相互竞争而出现的褒贬中偏听偏信,因管理标准不同的争论中选择某一部门的...  相似文献   

8.
岁末年初,2005年盘点成为各类媒体的一道盛宴。网络媒体也不甘示弱,其互动、迅捷的强大传播优势在诸如“10大新闻”、“10大事件”、“10大人物”等的评选、报道以及各类专稿的发布中尽显无遗。  相似文献   

9.
新闻时效,历来是判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在近代报纸产生之后,特别是晚报产生之后,“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s News Today)的“TNT”模式,成为报纸最优时效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孟建 《新闻传播》2006,(2):4-8,27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这为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任何的新闻发布活动,都要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为终极追求。也许可以这样说,良好的传播效果是检验新闻发布活动的唯一标准。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无论是从学理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看,新闻发布活动与传播效果问题的研究,都已成为新闻发布活动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相当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立现代新闻价值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将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要素和新闻价值的标准视作同一个对象,埋下了自我颠覆的祸根。现代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最令人欢迎的新闻是所谓“怎么办”的报道。因此,媒体需要增加解决社会问题的报道。所谓现代新闻价值,就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读书     
《新闻发布概论》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定价:45元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教材,本书既重视对新闻发布活动的理论阐释,又介绍了新闻发布会的操作规程,探讨了新闻发布理念和运作方式。突出知识性、理论性和技能性,对新闻发布机构的日常工作、新闻发言人的操作要领和媒体的报道,本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鲁迅杂文非常丰富,其中大量“涉及时事”,即和“新闻”有关。他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并在内心深处发生强烈反应。这些新闻事件成为鲁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把鲁迅与新闻联系起来作为主题,介绍他如何撮取报纸“精英”。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万晋 《青年记者》2007,(1):47-48
批评报道中的客观真实、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并不完全相同,为最大限度降低新闻侵权的可能性,新闻媒体在批评报道中应尽可能以法律真实的标准度量新闻真实。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几个f,q题,一是批评报道要以合法证据为基础;二是批评报道要掌握好评论的尺度;三是批评报道要杜绝“媒体审判”;四是特殊批评报道要征得当事人同意;五是批评报道要审慎运用“特许报道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立吾  胡剑 《新闻前哨》2006,(10):48-48
何为新闻,历来众说纷纭。权威的说法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又有学称,“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还有学说“新闻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其实,不管是“发生的事”还是“发现的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看重的是生动鲜活的新闻实践,是跑新闻,抓新闻,抢新闻,做到“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5.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2003年11月确定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包括“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简称CNML)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个标准,旨在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文特色、全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华语地区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便能够有效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海量多媒体新闻信息,实现中文新闻信息在华语媒体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共享。“标准”研制项目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由新华通讯社牵头,联合报业、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闻行业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灾害新闻,就是以报道灾害为内容的新闻体裁。灾害新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灾害过程可分为:灾害预防新闻,抗灾新闻,赈灾新闻,灾后反思新闻;按灾害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害报道、人为灾害报道、事故报道。”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新闻媒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展开了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从业人员的时效性观念大大增强,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成为媒体刍压受众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一个负责的媒体,任何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新闻记,在抢发新闻,维护公民的“知情权”的同时,都会抱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考虑新闻发布后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无负面影响,负面影响有多大,公众的承受和如何,考虑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发布这条新闻合适,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发布这条新闻不合适等问题,此外,他还要考虑在哪类报刊和什么范围内发表,什么时间情上发表,是公开在社会上发表还是以“内参”的形式供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参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时宜性问题,它要考虑新闻的内容,性质与各类媒体承担的不同任务,面对的不同读对象,从而决定新闻的报道时机有报道范围。  相似文献   

18.
论新闻的双重价值标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丁柏铨 《新闻界》2000,(4):28-29
本文将就新闻价值的命题进行一番探讨。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应当具备新闻价值 ,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 ,何谓新闻价值?对此问题 ,可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 :“新闻价值就是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也有的学者认为 :“新闻价值是新闻记者衡量和选择事实是否可以成为新闻的标准。”还有的学者认为 :“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或各种素质的总和。”(均转引自王泽华 :《新闻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 ,载《河北学刊》1995年第3期)毫无疑问 ,三位论者的见解都…  相似文献   

19.
同城同一事件新闻发生后,在报道发布这一新闻的过程中,日报和子报的时效性往往不分伯仲:而日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在权威性上还要优于子报:那么,子报限于版面(一般晚报多为四开版),又不可能在消息类的报道体裁上用于过多的篇幅。这样,子报如果只局限在一般性的报道上就处于劣势。子报如何将同城同一事件新闻的报道变劣势为优势,笔者认为应打“特色”牌。  相似文献   

20.
孙小平 《声屏世界》2011,(10):53-53
最快时间发布 广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快。在当今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城市广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快”字上做文章。广播对技术要求简便.较容易实现对新闻事件的同步报道.因而,城市广播应多采用现场直播的报道形式.力争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采取这种“先声夺人,分秒必争.以快取胜”的新闻报道方式,广播就有可能在本地新闻的采集和发布上领先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