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其篇末“异史氏曰”既承袭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又独具特殊效用,或发唱惊挺,或寄慨良深,或补充叙述,实是其篇章结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界对这一曲终奏雅的艺术形式虽有所论及,但褒贬不一,终无确评,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究之处,此文拟对之做初步的梳理及探究,以利于更好地评价“异史氏曰”的得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论述“异史氏曰”,认为“异史氏曰”是《聊斋志异》中的干预叙述者。具有评点、抒发、揭示的功能。“异史氏曰”直接反映了蒲松龄理想的爱情观、友情现、伦理现和社会观。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云:"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这是自言、自慨,也是自信<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何谓"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太史公自序>谓韩子<孤愤>是发愤之作,因"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述往事,思来者,故感慨足,寄托深,所以清人南邨<聊斋>题跋云"余观其寓意之言,十固八九".<志异>全书488篇,有181篇文末加上"异史氏曰"的按语,点明其命意,倾泻其块垒,本应更有助于读者明其真谛,得其三昧,但<促织>一篇,读者(或教者)每每震于其离奇的构思,曲折的情节,完整的结构,细腻的描写,而对篇末"异史氏曰"的寥寥数语不加措意,而论者甚至不乏误解曲说,如或云"小说结局安排成名一家荣华富贵,表现了作者思想庸俗的一面,也削弱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新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或云"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教师教学用书>,同上,2002)等等,笔者不能苟同这些议论.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其篇末"异史氏曰"以特有的方式对聊斋故事从内容上作了大量的阐发和引伸。本文主要探讨"异史氏曰"在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即它有利于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具有画龙点睛、点铁成金之功用;充当着桥梁的角色,为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服务。  相似文献   

5.
聊斋“异史氏曰”是作家创造意识的自我张扬,对自己孕育的形象世界作论析,每多独特发现,并包含创作与接受的理性机微,其文或议论骇世,或叙事论证生动,或抒情,讽刺多姿多彩,对寓意深邃的象征本文,更能点出文思隐曲之处。其显现原初表达的特有含义,能加深受众对聊斋本文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史记》中,司马迁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论断形式,为后世文言小说创作及编选者所继承。清代蒲松龄在小说集《聊斋志异》很多作品后,都以“异史氏曰”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这种篇末自评的论赞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以后文言小说集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说从"冃"的几个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从"冃"的"冒"、"帽"、"冕"及有关的"胄"、"最"等字,辨析"冃"、"曰"之别,提出现代汉字中应以"曰"代"冃"的主张,理由较为充实,可供汉字改革及整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史记》"太史公曰"的研究已经有了20的历史了,它是《史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此问题,学人陆续发表了不少的文章,或宏观把握,或微观探析,综合论述了"太史公曰"的方方面面。但也有不足,如关于"太史公曰"的篇目、体例、文学性等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不仅是叙事结束后的简单评论,更是作者蒲松龄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包括三类:一是感物而起,情以物出;二是叙史述事,融情入事;三是析理阐义,寓情于理。这些抒情方式,表现了蒲松龄无限的倾慕、无情的揭露、辛辣的讽刺、善意的规劝等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凡四百九十一篇(据“会校会注会评”本,本文引文悉据“三会”本),其中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评语的,计一百九十五篇,约占全书篇目的五分之二。“异史氏曰”长短不一,有的寥寥数语,有的则洋洋大观,可独立成篇;多属散文,间用骈体;或一事一议,深入开掘,或借题发挥,另创局面。它是《聊斋志异》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研究《聊斋志异》,不可不研究“异史氏曰”,研究“异史氏曰”有助于深入研究《聊斋志异》。可是,不少研究者认为,“异史氏曰”与聊斋故事所反映的思想有矛盾,并以此贬  相似文献   

11.
高诱注中的"读曰(为)"和"读如(若)"是较为重要的几个术语,也是历来较有争议的术语.从对高诱注释的实际研究来看,这些术语运用中各有侧重,即各有其主要用法,"读为(曰)"主要用于明假借,而兼有注音等功能;"读如(若)"主要用于注音,兼有明假借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国语>"曰"字共1 325见,根据"曰"字出现的语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对话引述语境中的"曰"字和指称名物语境中的"曰"字.引述语境中的"曰"字1 277见,用于引述话语之前起领起提示作用,有的在话语语句当中出现仍然起引述作用;而指称名物语境中的"曰"字48见,则用于句中.  相似文献   

13.
榜书浅析     
正中国书法风格各异、风采独具,并有大小之分,小的宛如米粒,大的可以过丈余,甚至更大,视为巨字,在书法上则称为榜书。据记载,写榜书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笔不同;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管难精。有此数难,足见榜书之贵。其实写榜书难就难在一个"大"字上,大则结构难以掌握,更难达到笔笔精到。  相似文献   

14.
吴漫 《历史教学》2006,(6):18-21
<资治通鉴>之所以博得古今称赞,关键在于其能于浩如烟海的史事中择取有关国家兴衰、生吵民休戚之事,以古鉴今,垂训将来.其中一百一十九篇"臣光曰",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书的历史叙事提升到理性认识.它的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忧思,成为后世理解全书、认识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人们解释"乱"时"众音毕会"、"繁音促节"的观点往往是由《论语》中"《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附会而来。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乱"本身就含有"变化"的意思,"乱曰"之所以称乱,正是因为它表示歌曲形式的改变。通过对《水经注》中"乱流"一词的研究,"乱曰"之乱正是在曲中或者曲尾加入的和声部分。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曾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云:"郑声淫.""郑声"谓"郑风",亦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风.然孔子第一句称<诗三百>即全部<诗经>皆"思无邪",而第二句又出"郑风淫"之特例,似有前后相违之嫌,对此应作何解?本文拟以探究"周南"、"召南"于<诗经>十五国风之特出地位,作为回答的切入点,并于具体论证中揭示此问题核心内涵之所指.  相似文献   

17.
《方言》在说明词的地理分布或释词时,常使用“或曰(或谓之)”、“亦曰(亦谓之)”、“又曰(又谓之)”等术语,它们遵循一定的义例,“或曰(或谓之)”,“又曰(又谓之)”用于说解同义异词,包括同地异词和异地异词,“亦曰(亦谓之)”高于说解同词异义和同词异地。  相似文献   

18.
说"有十名"     
<马氏文通>:名有一字不成词,间加"有"字以配之者,诗书习用之.…… 书经邦曰有邦,居曰有居,夏曰有夏,政曰有政,易经家曰有家,庙曰有庙.诗经北曰有北,昊曰有昊.梅曰有梅.左传济曰有济,帝曰有帝.而国号之上,率加"有"字,如有虞、有夏、有殷、有周之类,以上见经传释词.……  相似文献   

19.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语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  相似文献   

20.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①,息于涂(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甫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