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苏京平,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条热线的确够热的。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我的访谈十多次被热线铃声打断。回想我对近千个人物的采访经历中,这是被电话铃声打断最多的一次。苏京平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向我敞开了一个广播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飞鹰──记申兵鲁言申兵爱鹰,特意在居室里陈放着一只石膏铸造的鹰。他曾说,生我之地,应是我起飞之地。他像鹰,展翅飞翔在电视界的白云蓝天之间。1993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的《今日群英》专栏,以《时代的眼睛──申兵》为题,报道了他的主要事迹,并配发了...  相似文献   

3.
张骥良  陈建华 《传媒》2005,(3):50-52
采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苏京平,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条热线的确是够热的.在进行采访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十多次被热线铃声打断,只得一次又一次关机和开机.  相似文献   

4.
独具慧眼──田飞新闻摄影作品印象花皑长江日报摄影记者田飞的新闻摄影作品给我总的印象是:题材广泛,立意新颖,贴近群众,时代气息浓郁。他勇于探寻平凡生活中有深刻时代内涵的闪光点,向读者展示伟大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在贴近群众中标新立异,这是田飞作品的一...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这门自人类文化启蒙时代就孕育的学问,现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然而,为什么这门既有历史又有发展的学科群体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形象并非鲜明、印象并非深刻呢?原因固然多样,但有一点可以形象地说:人类教育学虽是巨龙,然而尚未“点睛”。展读石中英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位青年学者已用传神之笔试着给这条巨龙“点睛”,或者说,我们透过他的论文看到这条龙灵动的“眼睛”。这“眼睛”就是论文题目所言──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性格,这个在汉语中专赋予人的字眼,赋予研究人及…  相似文献   

6.
他有一颗燃烧着的心──陈迟印象黄俭认识陈迟,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一次,我们去浙江岱山县采访,听说陈迟上午要到上海科技大学新闻系讲课,说好开船前在码头集中。船于下午5时启航,到了4点45分还不见他的人影。汽笛鸣响,船开始慢慢离岸,好急人哪,就在这当儿,只...  相似文献   

7.
认识宏波,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那时我刚从北大荒面来.在哈尔滨日报编辑部评论部安下了一张桌子。我们正办“大家谈”专栏,常有通讯员来送稿,这其中有一位英俊的少年,他的脸上写满笑意,眼睛明亮,总是闪烁着问询的目光。当时,他是林业部门一个企业的通讯员,他的热情、勤奋和悟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构筑奥林匹克宝座的人──记中国计算机教育基金特别奖获得者吴文虎冯昀,徐绍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他登上领奖台,他的眼睛湿润了:曾经历和目睹过无数辉煌的时刻,并因此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唯有这次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十年耕耘,十年硕果,他从没想到会有这...  相似文献   

9.
田流同志走了。今年3月17日黄昏,在亲人的关爱陪护下,他没有惊动别人,静静地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田流结束了八年打游击的生活,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以新闻、通讯、杂文、特写、报告文学、评论和论文等各种形式,撰写了大量文章,大多数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少数发表在其他报刊上。田流去世后,我找到他过去发表的不少文章认真地读了一遍,回忆了在他领导下工作、同他出去采访的情景,在我的心里显现出一个最突出最鲜明的印象──田流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站得住的记者。 眼睛向下,…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撒贝宁摘取了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的桂冠,不管在此之前主持《今日说法》栏目,还是夺冠之后,撒贝宁总给人以聪明、机智、真实自然的印象。你看到他,总感觉到他没遇到过什么挫折,他不需要别人为他做些什么。在他的言行中,你会看到智慧火花的闪烁,青春自信的流露。其实,撒贝宁的内在与外在形象也相得益彰:不算太高的个子,不算太大的眼睛,略微显瘦的身材,匹配在一起。当我第一眼看到他时,就想起一句电视栏目的定位语“浓缩人生精华”。寻找艺术的感觉 一谈起撒贝宁,不得不说说他的求学经历,因为它实在耀眼…  相似文献   

11.
拿笔的警官──记武警凉山州支队政治处宣传股长缪孝恩罗淙1995年10月2日18时30分,西昌发往成都的332次列车徐徐离站。在9号硬座车厢里,一位警官伏在窄小的茶几上正奋笔疾书。车厢昏暗的灯光迫使他不得已把眼睛贴在稿本上。次日6时30分,火车抵达成都...  相似文献   

12.
心泉浇出的荣誉──我印象里的王海兵赵坚本栏责任编辑万木海兵获得了很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我为之高兴,并认为是名副其实。我曾去过范长江的老家内江,走访过范长江的亲戚,从那里追思范长江卓越的新闻业绩,尤其是他用脚和心灵写成的《中国的西北角》。海兵...  相似文献   

13.
只能称为印象。一年函授期间,教务处的教师与学员虽有书信往来,但不曾谋面畅谈,所以只能说印象。就是这些印象,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对学员谭长俊的印象也是如此。国庆节,他随信寄来一张为结业证用的一寸免冠彩照:粗眉细眼,喉结突出,肩佩少尉军衔,小伙儿挺帅。小小照片使“印象”又揉进了一点“形象”。其实,谭长俊不能说是新学员。他参加过第5届新闻函授。那一年,他正在炮兵指挥学院学习,他们队又担负广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的军训任务。学习与培训双重任务,时间紧担子重,难免有些顾此失彼,按照他的说法,“新闻函授只算学…  相似文献   

14.
肖霞 《新闻传播》2007,(12):56-57
在广播中,很多主持人节目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其实主持人都是在照稿念,但不论主持人达到怎样熟练的程度、做得多么天衣无缝,毕竟那是一种在“假“状态下产生出的“真“,与虽有缺陷虽不完美但却绝对真实绝对自然(没稿就是没稿,念稿也让人知道是在念稿)的播音主持不是一回事。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主持人经常坐在提示器前,看着字幕说话,尽管时常用头部和身体的移动掩盖眼睛的“专注“,却很难不给观众留下僵化、言不由衷的印象。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很多节目主持人说了半天受众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管他怎么说,声音就是进不到心里,即使听明白了意思,也总感觉不是主持人在说话,而是他背后有个人在通过他(她1向你说话。  相似文献   

15.
望高招客文有“眼睛”──期刊导语述略刘培一望子,也叫幌子,是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也叫酒帘、酒旗、酒望等。旧时多见于酒店、酒楼上悬挂,以后逐步发展到其他行业的商店也挂,近代发展为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一种杂志作为...  相似文献   

16.
真诚的呼唤──拜访农民读者傅广琪方群雨渐渐沥沥地下看,透过船舱的窗口,泰东河两岸的村庄,都隐在绿色的树木和烟雨中。我掏出包里的信再看一遍,最后,眼睛盯在落款上:“东台市漆东镇开二村13组村民博广琪”。我多想尽快见到他!感谢一位同船姑娘的指点,下午3点...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第5期的《现代传播》开首即是一则很感人的札记──《走近神圣》。体会出其中有一种发自本心的敬业精神,有一种对生命本身的虔诚敬意。但是──“海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一位言行有度、自律有节和肃穆庄严的伟大学人。”──其实我不认识海耶克,也没读过那篇介绍他的文章,跟主编老师提起他,只是因为随后的几句话我不怎么懂。“他的成功在于他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的人格素质……”──就是说,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人格素质,而他人格素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即是:“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正是…  相似文献   

18.
感受──记者的眼睛冯冉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类新闻,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一看就知。一抓就着,而是需要记者进行挖掘、提炼,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析出其新闻内涵。在来写这类新闻时,记者除了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外,自己的感受体验也非常重要。感受,是指接触外界...  相似文献   

19.
隐士的生活     
在人们印象中,隐士的生活是很清贫的,这个印象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隐士贫富悬殊,有如天壤之别,生活差异也极大。最清贫的隐士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穷的人。陈仲子在灾年三天没有东西吃,眼睛饿得失了明,自己爬到井边吃虫蛀的李子,三咽而后眼睛复明。董京居洛阳白社,以行乞为生。离开白社时,寝处唯有一石、竹和两篇诗。最富有的隐士,却是自己时代最富有的人。后汉折象祖上为侯,几代人不断积累财富,家产全归他继承。他拥有二亿家财,八百家奴。天下罕有其匹。 隐士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呢?隐士的经济来源大致有三种渠道:先辈留下的财产;职业收入;俸禄和官私赠与。  相似文献   

20.
在魔幻荒诞中表现人生的真实──读长篇少年小说《眼睛的寓言》周晓波从江西走出来的老臣,近年来以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开采着他所熟悉的、倾注了童年所有热情的、有关江西这片辽阔而又神秘土地上的种种现实故事。由于难忘的童年情结,因此他的关注总是以少年为中心.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