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张春霞 《教育导刊》2006,(12):34-34
活动背景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活动目标激发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体验生活中不同纸的特点,观察不同纸及其在水中的变化。活动准备不同的纸(面巾纸、绘画纸、报纸、牛奶盒等做的小船),一盆水。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师:今天老师折了很多小船。等一会儿我们把小船放到水…  相似文献   

2.
在开展"动物大世界"主题时,发现幼儿(大班)对动物的"秘密武器"这一奇特现象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说:"黄鼠狼会放屁,这是它对付敌人的秘密武器";有的孩  相似文献   

3.
正广告中的确有许多经典的作品,让人听后耳目一新,对产品印象深刻,久久不忘。但是有一些广告为了达到让人们对产品印象深刻的目的,很不负责地随便改写一些词语,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比如有的广告中,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徒)";把冰箱说成是"制冷鲜(先)锋";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刻)不容缓";宣传酒的好喝,就用"天尝(长)地酒";宣传摩托车好骑,就用"骑(其)乐无穷";宣传一种灭蚊药,就用"默默无蚊(闻)";宣传浴池开业,就写成"随心所浴(欲)";有的报纸专栏,起了个"漫‘步’(不)经心"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小船开了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  相似文献   

5.
信息总汇     
父母是孩子逆反的源头一些父母唯恐孩子不听话,遇事就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又让孩子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还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一一地数落给  相似文献   

6.
<正>小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着诸多的好奇,生活中时时刻刻出现他们感兴趣的事,那么这时候我作为教师该怎么看待这些孩子的好奇心与兴趣呢?如何更好地做到"生活即教育"。一、纸箱游戏缘起户外活动时,幼儿无意间发现了一些装器械的空纸箱,孩子对这些不起眼的箱子产生了兴趣。刚开始只有两个孩子参与活动,慢慢地其他的孩子看见了觉得很好玩,也加入了游戏中,他们一会儿钻到纸箱里,一会儿推着纸箱走,一会儿又说要钻山洞,玩  相似文献   

7.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专门设立了"感恩节";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甚至有的学校以"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感恩……  相似文献   

8.
<正>"精品",引用到教育中,就是指各个方面的佼佼者。如,学习成绩优异的是学习上的"精品";管理成绩突出的,是班级干部中的"精品";体育成绩拔尖的,是运动员中的"精品";能歌善舞的是文艺上的"精品"……这些孩子在班集体中,自然而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于一些活动就是他们的专场。但是,每个班里,都会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有的考试成绩不突出,总是默默无  相似文献   

9.
常听有的老师说:"如今的学生真难管,上课你让他认真听,可他一会儿就做起小动作来了,你点了名字,没两分钟又不看黑板了,真没办法." 确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所以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但只要教育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我的做法是:不妨幽默一次.  相似文献   

10.
王亚 《今日教育》2007,(9):37-37
一次,在幼儿园组织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中,小班的卢老师讲述了关于孩子用餐的故事,其中讲到这样一个情境:午餐时间到了,有的孩子看着桌上的一份饭菜发呆,也有的用手抓着就吃,甚至有的孩子端着碗乱跑……听到这一段,很多老师都笑了。的确,这样的情景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家庭的餐桌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很多老师感觉最累的其实不是教育工作,而是处理孩子的常规问题。有的孩子听不明白老师的要求;有的孩子听明白了但就是不遵守;有的孩子经常影响别的孩子,一天下来特别累,因为要不断地说、不断地喊,嗓子经常是沙哑的。如何才能使老师的工作可以相对轻松一点呢?这就需要老师建立良好的常规,这是有效教育的基础。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课程与教学的不可分割有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同事的孩子在国外读小学四年级,假期回国,在办公室里玩耍。早就听说国外的数学教育要比国内难度低很多,这位特级教师就想测验一下孩子的数学水平。他出了一道题:"6×9=?",这道题在国内的话,小学二年级的孩子都能对答如流,因为二年级的孩子乘法口诀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这个孩子看到题目后,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知道怎么做,给我一点时间。"只见他在纸上画了六个点,又画六个点,密密麻麻画了九排,最后终于给出了"54"的答案。有的人听了这个故事,会嘲笑美国的数学教育比中国差了很多,也有的人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人  相似文献   

13.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与写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在我看来,这情景、这声音、这形象、这旋律直指孩子的感性世界.特级教师王菘舟说,感性是学生本有的,教师之功在于激活、唤醒和调动这种本有的感性.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感性"起来呢?  相似文献   

15.
怎样做一位称职的父母?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许多父母产生了许多不解和困惑。有的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竭尽所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虚幻的空间,把孩子与现实生活隔离开来,幻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大温室里;有的父母时常摆出自己的权威,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责骂,或冲着孩子大喊大叫。这些都不是现代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和做法。(一)温和派的“关怀强迫”常见类似的情景:六岁的贝贝端坐在电视机前,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触手可及,刚买回来的面包就放在手边,妈妈站在旁边等待贝贝吃饭。“妈咪,这么烫的牛奶,怎么喝?”贝贝显然是…  相似文献   

16.
<正>着眼我园这所农村幼儿园实际,外来务工子女占幼儿园总人数的40%左右,这些孩子很小就随父母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太仓,父母因为生计忙于打工无暇教育孩子,他们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还有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93.5%,这些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带,隔代教育的溺爱造成的这些孩子的不良习气,他们有的自私、任性,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行为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格格不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纲要》的要求为幼儿园根据  相似文献   

17.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妈妈才出现在  相似文献   

18.
逛车棚     
正午饭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园里散步。走着走着,来到了车棚前,本想就这样走过去,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脚步停了下来:有的孩子一会儿用手碰碰这辆车的行李箱,一会儿摸摸那辆车的车座,脸上露出似提前偷吃了一口桌上饭菜的欢喜;有的孩子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比划着,专注而投入……我略作神秘状:"孩子们,这儿是什么地方?"大家七嘴八舌,反应热烈:"停车子的地方。""车库。"  相似文献   

19.
正融洽的亲子关系,帮孩子调整好学习的状态,专注力培养……想让孩子学习坐得住,光靠"鸡飞狗跳"可是不行的。一写作业,孩子就小动作不断,一会儿找铅笔,一会儿玩橡皮,好不容易坐下来,一会儿又要上厕所,再一会儿又渴了……孩子学习坐不住,还真让人发愁。导致孩子坐不住,原因是这些先了解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0.
发现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洋洋是一个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你看,孩子们都在认真地跟着老师学唱歌,只有他一会儿晃晃小椅子,一会儿摸摸旁边小朋友的脸,发现大家都不搭理他,就干脆躺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面……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时,我的师傅(指导老师)对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