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听界》2013,(3):9-9
《视听界》“封面话题”连续4年获全国广电期刊优秀栏目一等奖 全国广播影视期刊年会,5月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视听界》的主打栏目“封面话题”(编辑:王晓明、单文婷、赵秋杰)再度荣获2012年度全国广电期刊优秀栏目一等奖,这是自2010年设立栏目奖项以来,“封面话题”连续4年获一等奖。同时获得一等奖的有《南方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另外,《视听界》报送的其他4件作品亦全部获得较高等级奖项。评论《美国〈新闻周刊〉告别纸版传统媒体的黄昏来临?》(作者:王晓明)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12,(4):6-6
《视听界》多篇作品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奖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201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近目揭晓。《视听界》的评论《善待学刊》(作者王晓明)、专访《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梦想”——访第一财经频道总监谢力》(作者单文婷)获得一等奖,评论《停播商业广告=公益频道?》(作者金珠)获得二等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优秀新闻作品是全国广播影视报刊业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奖项。本次评选,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广播播音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笔者从《广播播音》(Radio Announcing,1946)、《训练地方广播播音员》(raining the Local Announcer,1950)和《怎样为广播和电视播音》(Howto Announce for Radio and Television,1956)等三本美国早期的播音学著作入手,尝试分析美国早期播音研究的特点: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探讨综合性较强,技巧和修养品质并重等。  相似文献   

4.
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坛类节目近几年异军突起,火爆异常,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也引发了传媒界的思考。笔者以为,以《百家讲坛》为标志的电视讲坛类节目的繁荣,至少给广播带来以下五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6,(8):29-29
据《第一财经日报》近日报道:继手机电视、移动频道之后,由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与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共同投资的“地铁电视”将于8月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6.
黄勇先生的《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宏观思考》不同于一般的纯学术著作,字里行间承载的是对广播电视改革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将其视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是摆在广播影视决策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广电总局近日颁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析了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阐释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提出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我们认为,《意见》的颁布对加快广播影视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意见》内容的贯彻实施,必将全面推进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使广播影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产业和体现先进文化精神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将《意见》的主要内容摘登如下,供业内外人士研读、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广播影视集团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究竟要组建一个什么样的广播影视集团?集团组建后究竟如何运作?怎样才能实现做强做大、增强竞争力的目标?笔者试图结合湖南广播影视改革的实践,谈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黄涛 《新闻界》2004,(6):50-5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了民营企业在广播影视产业中的发展方向。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电视产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产业为民营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我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也客观上促进了无线电广播类报刊的诞生和发展。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目前被发现和研究的民国广播类报刊绝大多数均为周报、月刊、旬刊等,欠缺对日报的挖掘和研究。1934年创办于天津的《广播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综合性广播日报。其出版发行开创了民国时期广播报刊日发的先河,同时在明晰广播媒体性质、助力多元媒介共生、受众心理研究等领域做出有益探索,为促进天津广播事业发展、推动民营广播电台改革等方面均作出重要贡献。本文尝试对《广播日报》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期填补我国近代无线电广播日报研究的空白,为近代广播史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和更加多元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市场     
金珠 《视听界》2006,(5):105-105
广博会成亚洲最大广播影视交易市场;阳光媒体收购国际广播有限公司;分众出手收购美国影院广告公司;中移动完成入股凤凰卫视;《指环王》出版商瞄准中国名  相似文献   

12.
广播影视     
《传媒》2006,(1):72-73
2005年产影片260部国产片再创新高;今年我国将发布数字电视产业政策;央视收视率;《亮剑》排第一;26部作品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无极》、《功夫》获金球奖提名;《铁色高原》首开央视一套按收视率定价先河;  相似文献   

13.
朱虹 《视听界》2007,(6):31-32
2007年10月末.作为无锡广电文化周活动的一个环节。2007城市广电品牌建设论坛在无锡完美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承办,《南方电视学刊》和《视听界》杂志社协办。论坛得到传媒学界的大力支持和广电业界的积极响应,2007年TV地标全国地面频道城市台八强的总监或代表专程与会并作了精彩发言。 近几年来,众多城市广电都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发展方面不同程度的遇到了难题。也都做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锡广播电视作为城市台中的佼佼者被列为全国.全省的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这样一个地方举办论坛来讨论城市台的发展.无疑将具有深远意义。本期《视听界》以无锡论坛为契机。关注城市广电品牌建设。希望这样的一组文章。能够将国内城市电视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广播新闻评论创作水平相对其他传播媒介有所滞后。在新媒体时代独家新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观点新闻成为媒体新一轮竞争焦点的大背景下,如何激活广播评论力量,从独家报道向独家观点转化,是广播新闻人不断思考的一个课题。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转基因博弈背后的国家利益较量》就融入了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河北省新闻界,出现了一个《阳光热线》,而且出自广播媒体,并能在社会上一炮打响,成为河北省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阳光热线》的的确确办得很出色,已经成为河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公认的品牌。这里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启示引人思考,有许多做法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为粤港两地广播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而粤港广播建立联盟关系正是《协议》具体落实和执行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粤港广播为研究主体,对《协议》签订后建立粤港广播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9日《河南日报》头版刊登一篇题为《电波中飞扬中原崛起之歌》的文章,报道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同一天省内14家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面报道。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赖谦进认为,媒体的报道和来自社会各界的称赞,既是对近年来河南广播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肯定和支持,又蕴含着对河南广播新发展的期待,也昭示着新的要求、新的高度、新的起点所带来的新的挑战。这篇文章是她对河南广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龚芮 《采.写.编》2024,(3):184-186
新文科背景下对《广播播音与主持》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资源整合和分析能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本次论文中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分析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最后针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课题建议,以期能够通过项目教学法来进一步提升《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人事厅、省广电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省各县、市(区)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文结合县级台的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县级台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县级广播电视台多数成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多种原因,不少低学历、低文化素质的人员涌了进来。一方面人浮于事,一方面人才奇缺,普遍缺乏电视台需要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把烙铁”三种人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与不良后果。1.机构定位不明,导致内设机构不齐全。有的只分…  相似文献   

20.
《东南传播》2012,(12):I0001-I0001
2012年的12月18日,是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广播都市生活频率的第十二个生日。《中国广播》2012年4月总226期对广播都市生活频率如此评价:“都市生活频率不仅是福建广播的标杆,也是全国都市广播的标杆之一,它曾经创造性地打造了国内第一个听者互动的广播平台。从2000年开播至今,始终保持着当地收听率排名第一的优势”。确实,这十二年,是广播都市生活频率创造辉煌成绩的十二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得双丰收的十二年。今年,都市生活频率被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民生影响力十强媒体,品牌栏目《速度生活》也被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民生影响力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