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全球升温及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内外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无论是饮食还是住行,建筑作为人类遮风挡雨的工具也一样需要节能,维护地球,所以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变的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了建筑节能理念、技术、材料来建设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如何推进国际气候进程仍是摆在政治家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被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B计划的地球工程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地球工程的可能影响、风险、伦理以及全球治理等问题在国际上引起很多争论.本文就地球工程的概念、特点、伦理问题和全球治理进行初步讨论,并提出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推广,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引起我国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住宅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则是建筑师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陈光 《今日科苑》2007,(9):36-38
夏天越来越酷热,洪水越来越肆虐,冰川不断溶化,海水不断上涨……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现象,个人的绵薄之力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吗?当然!拯救发烧的地球,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5,(11):20-20
最近几年.全球环境变化(GEC)研究愈加关注人类活动的作用。人类社会如何应对GEC的挑战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变化的环境.即人类如何合理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GEC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正在触发地球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并且现在的人类就像当年的恐龙,在灭绝大军中首当其冲。这是近期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内容。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人类走上灭绝之路?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答案可能是——人口太多。尽管现在大多数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率在不断下滑,尤其是发达国家,而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事实上,这根本无法改变地球越来越拥挤的状况。根据预测,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100年时,全球人口将达到  相似文献   

7.
北极融化,地球随之进入冰河期,象征高度现代文明的美国纽约瞬间变成了冰封的城市,人们纷纷被冻死在雪地里……出现在美国影片《后天》中的这一幕,正越来越频繁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澳大利亚、巴西洪灾,美国暴雪,阿根廷干旱,极端天气席卷全球.实际上,不光今年,不知从何时起,异常天气在全球大肆"发威",持续干旱、超强飓风、暴雪以及猛烈的冰雹袭击,都在告诉我们气候形态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 极端天气背后是什么原因?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8.
现在不断有人说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全球气候并不单是在变得越来越热,而是地球表面温度差异越来越大,夏天高温区扩大,而冬天低温区扩大;高温值越来越高;低温值越来越低。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在所有的星球演变过程中,行星阶段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深,国际上也制定出了地球日以及环境日等节日,呼吁人们爱护地球、保护环境,通过共同努力来对付全球环境恶化以及灾害的发生,从而保护人类,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环境条件、水文条件、工程地质三个方面来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5,(10):12-13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人类不仅受到来自变化中地球的;中击,而且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度影响着地球系统,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全球化已经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国进入全球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深受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欺凌.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着现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的共识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西移的大陆     
从1912年魏格纳(A.L.Wegener)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人们对地球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建立了新的全球构造理论体系,即板块构造学说,使地球科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这场革命主要发端于大洋地质的新发现,而对诸如大陆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板块运动的动力学等问题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越来越多的地球科学家认识到,全球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是否只依赖于板块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郑宾 《科学生活》2007,(12):21-23
现代化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还造成了空气的污染。空气越来越污浊,灰色的烟雾笼罩整个天空。是谁把天空弄得晦暗无光?联合国《全球环境展望:保护环境是为了发展》(GEO-4)报告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的趋势如何?驱动变化的因素又是哪些?这些趋势和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福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石油一样,稀有金属资源也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稀有金属的需求越来越大,储量有限的稀有金属究竟还能够开采多久?科学家前不久进行了地球资源"大盘点",结果发现,许多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资源仅可以用10多年。  相似文献   

15.
到底有几个大洋? 地球上有几个大洋?相信很多人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吗?且慢,这个概念如今正接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因为已经有很多人相信,地球本来是应该有五个大洋的.其中一些人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既然九大行星都能改为八大行星,现在也是到了让大家接受五大洋概念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如何能够让全球人口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世界人口不断地增加,人们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结构要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未来的30—40年,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将会翻一番,尤其是对于动物蛋白的需求,可能会提升得更多一些,所以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比如在牛肉还有畜牧业等方面加大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地球科学进展>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双月刊.其主要任务是评述国内外地球科学以及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提供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综合性主题研究资料,报道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信息,推动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促进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郭炜 《知识窗》2005,(8):10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  相似文献   

19.
全球平均气温越来越高。如何拯救"高烧"的地球?最大的办法就是节能减排,这也是各国政府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当然,现代科学技术也能为拯救地球做一些事情。以前曾经有科学家提出给地球撑一把大的遮阳伞、给大海补铁、把海水移送到沙漠等方法,现在证明这些方法过于科幻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球气候变迁的历史上,冰河期和间冰期总会交替出现,为地球“增减衣裳”。那么,下一次的冰河期将在什么时候出现?地球还会不会有全球冰封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