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浩然可谓“两条腿走路”,一是用新作品显示“真实品德和新生”,从《山水情》到《苍生》奋起直追,创作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做了有保留的反思,在其50-70年代小说创作的“常”与“变”中徘徊着前进,也不乏小说式精神自传色彩。一是创作自传体小说,“把自己说清楚”。这些小说具有很高的社会史料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新时期以来的浩然小说创作,可谓为霞尚满天,应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浩然是“文革”时期独步文坛的作家。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一特殊时期的佼佼者,与他的积极分子创作动机、他对真实的特殊理解有密切关系。在“文革”中,浩然在“三突出”创作原则的严格限制下,在《金光大道》等作品中建立了一套准确、精致的政治修辞。现在,浩然早已淡出了文学舞台,但他所塑造的积极分子及其思想方式、修辞方式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我们的潜意识中。  相似文献   

3.
二十多年来,浩然怀着一颗赤诚的童心在儿童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精心劳作,已经出版了《小河流水》、《小管家任少正》、《翠绿色的夏天》等十个短篇和中篇儿童小说集,此外还创作和发表了一些尚未编印成集的儿童小说。由于浩然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照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儿童生活以及与儿童有关的成人生活,这就使他的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不同时代的风貌。 小说《两个“电影迷”》写的是两个“电影迷”小桃子和安培敏(她是“三好”学生)在一天晚上不约而同地去替模范牧羊员袁爷爷看羊,让他去看电影的故事。“电影迷”能毅然放弃看电影,而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心中所敬爱的人,这种行为是多么可贵呀!我们从她俩的这种行为里,看到了我国广大少年儿童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  相似文献   

4.
浩然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长篇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蜚声中国文坛。浩然用朴素自然的乡土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农业合作化时期蓬蓬勃勃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示了一代新型农民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由于时代的局限,在浩然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性特质。深究浩然小说创作中政治性特质形成的原因,既有那个特定时代政治气候对作者形成的客观影响,也有那个特定时期流行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模式赋予作者的主观认知。  相似文献   

5.
提起梁金广,人们未必知道,但说到浩然,熟悉的人就多了。的确,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浩然曾经拥有众多的读者,他以“写农民,给农民写”为创作的宗旨,写出了许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他的创作硕果累累,但从创作道路来看,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其特殊性。评论家们纵观浩然的创作生涯,认为他是“当代文学崎岖道路上汇聚了诸多历史痛苦负担和文学自身矛盾的作家。”本文仅通过返观他在文学道路上所走过的脚印,探析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期人们对浩然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浩然的人品,都给予肯定,人们争议的,是承载在浩然身上的历史重荷。那是浩然自己承担不了的,他也始终没有从中解脱出来。因为那不是浩然一个人的历史,那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浩然在当代作家中是一个既具普遍意义又具典型意义的存在。他在“十七年”间的创作无疑是一次尴尬的“建构”,而他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仍未能摆脱以往的创作模式,出现未完全解构后的“裂变”状态。本文通过对浩然不同时期几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的解读,试图勾勒出浩然的创作轨迹,并对其在新时期的创作转换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8.
按传统的记载,孟浩然去过长安两次,一次是《旧唐书·文苑列传》所载“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这是开元十六年(728)的事情。另一次是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所说与采访使韩朝宗一道入京,此事在开元二十一年(733),说详陈铁民《关于孟浩然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文史》第15辑)。可是从孟诗看,在开元十六年(728)诗人四十岁之前,浩然已经去过一次长安了。《新唐书·文苑列传》记载他四十岁到长安时的一件轶事:(王)维私要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  相似文献   

9.
《金光大道》和《苍生》是浩然分别在中国社会两个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 ,即“文革”和“改革开放”里的重要创作。不同的时代氛围、不同时代的美学理想以及作家在社会不同时期和个人不同人生时段的创作心态 ,都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作品的生成。通过对比阅读 ,从中把握出二者所分别呈现出的“遮蔽”与“敞开”的鲜明特征 ,并以此感知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所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学习资源的极为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交流空间,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如果没有书,我的眼前和心里都将是黑暗的一片。——浩然我国的当代作家浩然曾写过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家喻户晓的作品,那么,大作家浩然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呢,他在读书的时候,有些什么体会呢?下面,我就给小朋友们讲一讲。浩然从小爱读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作品。他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追溯了布克哈特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的生平,指出他的经历和教育背景,决定了他对文化史的兴趣。但他的文化史并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史,更接近文明史,即希望通过文化史揭示一个时代的总体面貌。在对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希腊文化史》,特别是《君士坦丁大帝时代》进行分析后,本文指出,在布克哈特的历史观中,他始终认为历史是艺术而非科学,因为它具有主观性,甚至想像。而他的几部重要著作,虽然距今已经100多年,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二《思想政治》教材第六课讲《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理解“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价值选择 ,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 ,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做出判断和选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事先都有一定目的性和计划性 ,这些活动计划和目标是建立在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如果人们认为某项活动有价值 ,值得去做 ,他就乐意去做 ;如果认为没有价值 ,不值得去做 ,他就会不做。这就是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 ,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4.
杨磊 《大学时代》2006,(11):42-43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中,盖茨比之所以被让为是“了不起”的,有两个方面:首先,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种信念——对于生活和爱情的执着的追求。它显示了生命的某种不可排斥的价值,因而他是了不起的。然而,“了不起”又具有讽刺性。盖茨比怀着献身爱情的理想,开始奋斗,不择手段挣钱,而后又挥金如土地生活。这一切只是为了吸引他的至爱黛西的注意。这恰好是他所处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所以“了不起”即是平庸。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是伟大的诗人,他的《女神》具有划时代意义也是早就为人们所肯定的。一九二四年闻一多就曾说过:“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有人说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孝子。”(《女神之时代精神》)闻一多先生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肯定了《女神》的重大成就,尤其高度称赞了《女神》的时代精神。但是闻一多先生还未能对作品中最先进的思想内容,即社会主义因素作出应有的评价。郭沫若在《女神》的序诗中说:“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了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这里所说的“我是无产阶级者”,“我  相似文献   

16.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由于二人年龄上的悬殊,生活境遇的差异,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并不多,除本诗外,还有《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二首,而《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又是颇有争议的作品.对此,明·胡震亨在《李诗通》中曾说:“玩诗意,乃偕一显者游禅寺和诗,疑题有误.”清·王琦亦说,他曾看到一个伪称宋刊本的《姑苏缪氏本》,颇有可取之处,该本认为此诗应是“赠孟六浩然”.他指出:“孟六浩然恐是孟赞府之讹”(参看王琦《李  相似文献   

17.
兰茂是云南明代一位慧眼独具的理学家。他的《玄壶诗》是其独树一帜的理学思想代表作,在自我完善的修道经下面,闪现出深刻的思想批判光芒,批判的矛头指向从贪官污吏到皇帝,从人间世俗到迷信虚妄。在破除迷信方面,他提出“了得非魔非幻,浩然天地齐年”;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他说出了“人巧胜天,终归败绝”,足让世人震悚的话。要研究宋明理学的因革与发展,需要研究兰茂的理学思想,认真读一读他的《玄壶诗》  相似文献   

18.
<正>在清代众多的散文作家中,洪亮吉卓然自成一家,他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作为乾嘉时代的经学、音韵学家,他的文章具有学者的严谨与缜密;作为与袁枚等齐名的“骈文八家”之一,他的文章又有诗人的文采与丰韵。尤其是他的《意言》二十篇,从多方面反映了社会现实,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治平篇》即其中的代表篇什。  相似文献   

19.
生活有时候也许把人们的神经折磨得麻木了,但研究者的神经不能麻木,要经常运用自己的敏锐神经,在人们过惯了的或习以为常的熙熙攘攘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真理的阳光。在当代社会的生产和学科研究的滚滚洪流中,不断跟踪、破译其中提出“问题”的密码,这是大多数创作、研究者取得成功,得到时代和社会尊重的决窍之一。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小说《故乡》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范文,固然原因很多,如“战士说”、“观察力说”、“解剖力说”以及他是现代文学的开山和奠基者等等,但与他具有或始终保持一个不麻木的神经不能说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先秦诸家体系中,“气”指构成天地万物及人体的原始质料。但由于把“养气”当作达到“不动心”的道德修养境界的途径,并在“气”之前加以“浩然”字,《孟子》文章中的“气”在现在的哲学史著作中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精神力量或道德境界,这也影响到对孟子哲学的理解和评价。针对这种观点,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孟子》中“气”的含义是指构成天地及万物的物质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