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那么在这过程中,其运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各种矛盾的地位及其关系如何?在教师与学生这对矛盾中,哪方面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诸等问题可谓教学论之核心内容,而如今对其认识仍为“见仁见智”。近得悉张连捷、张启航“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兼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  相似文献   

2.
试论教与学的关系——再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如何科学地抽象和概括,在实践中怎样正确地把握和处理,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我与张连捷曾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二期上发表《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命题提出了几点异议,认为有必要把它放到教与学的具体矛盾运动中进行再认识。以后,该刊又陆续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其中有的是与我们商榷的。我认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论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颇为流行的命题进行深入讨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概括教与学的关系。这对于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都是十分重要的。本刊1988年第五期发表周虹同志《简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文后,收到很多与之商榷的文章,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好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整理发表,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读者表示歉意,并对所有关心和支持本刊这一讨论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教育史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观,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这两种教学观都狭隘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导致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与学的关系,学者们各抒己见。笔者倾向于这种观点:教与学各有特点,但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看,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教育史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观,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这两种教学观都狭隘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导致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与学的关系,学者们各抒己见。笔者倾向于这种观点:教与学各有特点,但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看,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对立抑或分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二者意见对立、观点冲突,这是较为流行的看法。依据形式逻辑,“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所言说的对象并非同一命题,二者不形成对立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种理论的关系并非对立而为分立。二者分立的缘由在于它们对技术的界定、意义的不同认知,以及对技术研究路径的不同指向。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主体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教学理论界只要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这个大前提,就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然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有争议。针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有的同志提出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即“双主体”论)并且批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割裂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8.
略谈跨世纪产学研一体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命题探讨已有诸多建树。有学者以“生产力”论来概括“一体化”演变规律,可取之处明显;而其发展“战略层次”论,于建成联动互促的一体化实体,颇有启迪意义。本文拟从“生产力阶段”论阐释其发展的必然性;并从“主导”论引出若干思考。如怎样转变观念促进整合、如何循序引导阶段推进、宽松中探索有特色之路等。或许能切中时弊,有助拓展相关思路。 一、产学研结缘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杨克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本文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读者。一、关于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突破。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  相似文献   

11.
阿尔都塞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如何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职能这一目的出发,以“总问题”研究方法为基础,坚持“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论”的原则,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存在着从信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论总问题的意识形态时期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总问题的科学时期的“认识论的断裂”,并由此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反历史主义”和“历史无主体论”的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争论。围绕对他的“断裂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以及认为他的理论使用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结果的质疑和批评,阿尔都塞在承认他犯了理论主义的错误和展开自我批评的同时,为他的命题作了辩护和进一步完善。准确理解他所提出的理论命题的内涵和他对其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我们深化和认识阿尔都塞唯科学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与学走过了一个历程,其间有诸多问题与挑战,辨析厘清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几组关系,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及解决办法。核心素养的落地,意味着需要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基础,实施教与学方式的创新,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相似文献   

13.
略议“教师为主导”的实质于月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论中的重要命题已探讨了多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人们对“主导、主体”的认识依然见仁见智,但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学论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了论述方便,以下简称“双主论”)这较之片面强调以教为主,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然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教学过程处于复杂的矛盾运动中,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里,教与学的地位和作用又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仅仅用空泛的、抽象的“双主论”来解释这一复杂的过程,笼而统之地说什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非但不能科学地、准确地揭示教学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15.
在学理上,传统学者认为“道义论”和“功利论”相互对立,这是西方近代以来伦理学思想的两条主线。然而,“道义论”和“功利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它们统一于人的价值,二者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主体和客体两个搋念的外延和内涵作出界定的基础上,论述历史教学的不同阶段里救师与学生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教为主导,学是主体”的命题是正确的;无论从全局从发展看,还是从局部分阶段看,教与学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辩证地统一于历史教学过程之中的。教与学关系的实质,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师与教学生两个积极性把历史学搞好。  相似文献   

17.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以下两种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教与学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两点在教学过程中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条件主导与主体关系,就是教与学二者的角色转变问题。由于新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促使教育者要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和教学角色改变,进而达到教学高效精致,要达到40分钟课堂教学高效与精美,首先就是打破传统教法,实现教与学二者的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以往的满堂灌者变为主导者,点拨答疑,参与者和  相似文献   

19.
“义利关系”是道德理论的根本问题,历来是诸多思想家、伦理学家所苦苦探索、而又激烈争论的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义利关系的看法主要有:儒家的“以义为重”论,法家的“以利为重”论,道家的超越“义利之辨”论以及“义利并重”论。本文梳理各家的论点,辨析争论的相激相长、孰是孰非,以期对历史上义利观中合理因素的批判继承,论证并把握社会主义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揭示义利关系从分离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民主、和谐的教与学关系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保证,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向,催生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新貌。因此,对体育教与学和谐关系的探析,就有了驻足与思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