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孔子祭祀,是中华民族为了尊崇与纪念孔子,而主要在孔庙举行的隆重释奠,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不能不说是世界祭祀 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古代,祭孔被当做"国之大典",有极其完备的祭祀场所、礼乐制度、组织机构、经济基地和服务队伍,世代相沿,"与国咸休".  相似文献   

2.
元朝的加封诏书,成为孔子文化地位攀升的重要标志。结合元代相关文献和碑刻资料,不仅可以更好的认识加封孔子诏书的颁布过程和各地刻碑渊源,而且有利于对元朝时期鉅鹿地域的官员、民风等进行深入探研。  相似文献   

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鲁邦大旱》章讲述鲁哀公请教孔子应对旱灾之法,孔子给予回答,又就此与子贡辩论的故事。本文认为,此故事出于战国儒家某一学派的构拟,意在反驳不重祭祀的儒家学派。反映了它的作者相信天人相关,不仅要求改善政治,还重视祭祀鬼神以应对天灾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随着黑水城文书的刊布,对研究元代亦集乃路及基层社会生活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中涉及元代妇女婚姻问题的文书也不乏其中,为研究元代基层妇女生活以及婚嫁问题提供了实证.通过黑城婚姻类文书的解读,可以发现元代亦集乃路地区婚姻聘礼的形式、聘财的高低与妇女改嫁问题,同时可知经济因素对妇女改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高柴为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论语》中孔子评论亦云"柴也愚"。但高柴为人遵礼,笃孝,品格高尚,孔子并没有因为其外貌上的缺陷而小看他,所以在孔子周游列国时,高柴一直是孔子的重要随从者之一。高柴还是高姓与柴姓共同的祖先,并享受历代的文庙祭祀。  相似文献   

6.
清代伊始,清政府设置了教育机构——国子监。之后,出于加强儒学思想统治的需要,清代统治者不仅将国子监看作是一个教育机构,更将其作为宣传儒学思想、祭祀孔子等先儒先贤的神圣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辽阳文庙     
文庙,又称孔庙,是为供奉孔子及历代儒家名人官宦而修建的祭祀场所。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末期。当时,中央政权旁落,地方诸侯称雄,因此,他的讲求“礼仪”,主张“仁政”的思想,并未被急功近利的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在孔子去世几百年后,封建制已经完全取代了奴隶制,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  相似文献   

8.
侯绍军 《新闻前哨》2012,(9):F0002-F0002,F0003-F0004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  相似文献   

9.
在《论语》所承载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中,饮食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与先秦礼教文化氛围下的孝道、君子之道、祭祀享神等思想相互融合辉映,共同构成了孔子时代礼教化的饮食景象和饮食理念.  相似文献   

10.
孟庙     
孟庙又称亚圣庙,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南,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孟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有庙奉祀始于宋景祐四年,创建于邹城东北四基山南麓孟子陵前,宋宣和三年,复迁于南门之外道左。孟  相似文献   

11.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于是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上。清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2.
张放 《国际新闻界》2023,(3):109-129
“网络祭祀”遇冷凸显出“网上是给谁上坟”这一核心问题背后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观念的深远影响。无论是思想还是实践层面,传统社会都主要将祭祀行为视为一种以沟通为基本目的的过程,其中的家庭祭祀行为则是在世者与逝去的祖先或其他亲人进行的沟通。通过对典型传统祭式的宏观梳理与分析发现,其沟通想象建构的关键在于逝者的表征与在场,即孔子所言之“祭如在”,具体方式主要体现为“尸”“主”、墓所、“影”等逝者象征物的使用;而某一具体象征物能够表征特定逝者的唯一性资格来源于与之相匹配的、嵌于丧礼之中的“点主”“引魂”等通过仪式。从人际传播理论的视角对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进行考察,可以将准社会互动与想象性互动勾连起来,揭示出一类更具普遍意义的传播现象——拟想互动。  相似文献   

13.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4,(12):44-46
其实,紫禁城内有关宗教的建筑是很多的.例如,御花园内有钦安殿,供奉有火神爷,是皇家祭祀火神之所.东华门文华殿内,供奉有先师孔子神像,是皇家祭祀孔圣人之所.西部有再华阁,三层楼阁都供佛,梵宗三界,天神通力.中正殿、寿安宫、英华殿也都设有佛堂.  相似文献   

14.
李建凤 《兰台世界》2007,(2X):43-44
在《论语》所承载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中,饮食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与先秦礼教文化氛围下的孝道、君子之道、祭祀享神等思想相互融合辉映,共同构成了孔子时代礼教化的饮食景象和饮食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元代藏书事业历来不为人们注意,在有关论著中往往付之阙如。诚然,元朝历史较短,有关藏书家的记载积累不多,但这不等于空白,否则,便无法解释不少宋元刻本流传明清以至于今的事实。应该说,元代国家藏书确实很不发达,但元代私家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对保存典籍、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爬梳整理史传、文集、方志中有关元代藏书家的零星史料,我们可以对元代私家藏书的概况、特点和贡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元代私家藏书概况 元代私家藏书的基础是宋代遗存的大批典籍,元的雕版印刷在宋刻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所以元代藏书家仍有条件在战乱之后,一方面保存旧籍,一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收藏,从而涌现出一批成就显著的藏书家。较为著名的藏书家,元初如文臣耶律楚材、张文谦、李冶,武将如张柔、贾辅、汪惟正,隐逸如庄肃、张雨等人;元中期如宋宗室赵孟頫、孔子五十四代孙孔文升,还有申屠致远、同恕、张思明、袁桷、陆友等;元末则有苏天爵、杨维祯、顾德辉、孙思明、虞子贤,以及画家黄公望、倪瓒等。见于记载的元代藏书家虽不过百人,但其中藏书万卷以上的即有十五六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祭祀制度中祭祀对象、祭祀规模和祭祀形式等不同方面,并从礼和法两个角度对中国祭祀制度的规制进行了探究,同时以清代时期的礼法规制《大清通礼》和《大清律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中国古代祭祀制度中的礼和法进行了有力论证。  相似文献   

17.
王伟 《云南档案》2004,(6):16-17
云南省建水文庙,始建于公元1285年,历时700多年,是全国少有的大文庙。始建时,此庙就形成庙学合一的格局,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进行文化教育、传播儒学的机构。建水文庙自明代弘治八年(1495)开始,每年春秋两季的上丁日都要进行祭孔活动,临安府所有军政官员、文人学士、地方乡绅都集中在大成殿顶礼膜拜圣人。  相似文献   

18.
宋明以来,受朱子《家礼》的影响,庶民家族祭祀祖先礼仪呈现出程式化与规范化的特点,并在清代得以多元化发展。在清前期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礼仪教化的背景下,鲁中地区仕宦家族将祖茔视为重要的礼仪空间,以符合儒家礼制与孝道观念的形式,有意地建构了祭祀先祖、飨宴议事以及教化训饬的一套规制性书面范本,将墓祭的习俗塑造为宗族祭祀的礼仪传统。以士绅为主导的礼俗实践说明,文字书写在礼俗整合中权威性的确立,使得基层生员群体作为主持宗族祭祀实践的关键人物,在承担乡约教化"以礼导俗"的作用上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奉天复县官员祭祀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祭祀为三月,秋季祭祀为九月,祭祀的祭官为复县知事。本文仅从复县文庙、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社稷坛、先农坛、神龙庙祭祀的祭文中探索民国时期奉天官员祭祀的特征,复县知县将各项祭祀活动以"均已列入祠典"为前提条件,以国民政府官方行为进行组织动员,并将祭祀活动视为一项"保境护民"的"政绩"来对待。  相似文献   

20.
元代科举《诗经》试卷档案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刘贞编辑的《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诗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诗经》科试的试卷汇编,是元代《诗经》考试的实录。它详细展示了元代《诗经》科试情况,能对元代科举制度具体实施的细节及元代科举档案进行补正和充实、对元史人物传记资料及其作品也能进行重要的补缺,为元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档案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