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主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的特征,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以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流派——“垮掉的一代”文学为例,对社会现实激烈的反叛、对自身命运清醒的认识以及特定的文学观念等方面都能够证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之间既互相区别、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国小说犹如钟表的摆,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倾向之间有三次较大的摆动。这是该时期英国小说发展史上一个鲜明的特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三次碰撞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结果两汲取了对方的长处,适应了时代的变化,从而得到了充实、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种以现实主义思潮为主体的近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发展与背景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差距。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似乎大于小说与戏剧,故常被人们用来横向比较。然而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则是在思维不到位的前提下问世的,取形似而弃神同,最终只能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于现代人文意识的主观排斥,严重阻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将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崇尚理性的化传统与18世纪的启蒙精神,为19世纪现实主义学注入了忠实地再现生活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的哲学基因。在对20世纪小说的审视中,能否发现理性传统的存在,能否察觉作家对生活本质、历史必然、自然秩序的肯定以及由此生成的真实观念,无疑是判别作品特质的重要依据。由于《日瓦戈医生》兼备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表征,透过其学理念和表现方式,不仅可证实本的“生命基因”之说,而且可深化对20世纪现实主义内蕴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5.
狂悖与务虚:20世纪西方文学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原理可以为宏观界定20世纪西方文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着重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这三个部分论汪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总特征是狂悖与务虚。  相似文献   

6.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笔者以巴尔扎克为参照,以巴尔扎克和福克纳的作品作为分析的例证,比较作品中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差异,并以此观照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美学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五四”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对欧美文学思潮的借鉴是积极的、主动地吸纲,“有意味地模仿”。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国家民族主义的权力话语欲望,使西方文学中作为主体的个性意识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被民族意识所遮蔽,现实主义成为主要思潮。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是现当代小说现实主义主潮中的一种变奏,它的消长起伏隐喻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欧美文学思潮渗入的阶段性特征,展示着20世纪中国文学在开放语境中的自我丰富与文化断裂。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既具有社会批判的强度,又具有文化批判的深度,这种文化批判中蕴含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文化基因。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文化内质上具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新马华文文学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从未断歇过。在论争中,现代主义渐渐为读者所接受,由此发展成为与世界文学潮流相接轨的"东方现代主义"。文章通过梳理这场论争的来龙去脉,旨在厘清这场"现实与现代之争"对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喜剧发展史上,现实主义一直占据主宰的地位.它经过古代、中古、启蒙运动到19世纪,便从形成、成熟、革新、继续深化发展,到达了颠峰阶段.至20世纪,现代主义崛起,在当代西方喜剧中,传统的现实主义喜剧,似乎经高潮之后处于低谷之中,而现代主义却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了传统性模式,大量渗透其中,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新形式,出现在喜剧艺坛之中.这一走向,在下面五个历史阶段得到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