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的天津巡抚及其辖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并不复杂,至今为止学术界的通行看法是:明永乐二年至四年陆续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合三卫为一卫;雍正三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寻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又升天津府.以上天津政区的沿革清晰可辨,学术界并无多少歧见.但是至今为止,尚无人对明朝设置的天津巡抚及其辖区进行过专门研究,更无人对天津巡抚的设置在天津古代政区沿革史中的重要地位作出说明.本文拟拾遗补缺,对这一问题做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的父亲是秀才,多年作教师.1804年(清仁宗睿皇帝颙琰嘉庆九年)他二十岁时考中举人.以后被福建巡抚张师诚聘入幕府办理公牍四五年,开始熟悉那时官府的行政事务,1811年(嘉庆十六年)二十七岁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三十六岁转御史,外放浙江杭嘉湖道.嗣后十年间历官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按察使、布政使.1831年(清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十一年)四十七岁升河东河道总督,次年调江苏巡抚,1837年(道光十七年)五十三岁擢湖广总督.这是林则徐  相似文献   

3.
清承明制,在多省设置巡抚,四川即设四川巡抚。清初四川常年动荡,地方建置多有调整,甚为复杂。清初四川巡抚设于何时,又驻于何处,存有顺治元年、顺治三年、顺治四年、顺治五年多种说法。通过史料考证,四川巡抚于顺治元年虚设,顺治三年委署,顺治五年实设,以成都为驻所的记载不符史实。出于现实原因,顺治一朝的四川巡抚多驻于保宁,保宁成为当时实际之省会。至顺治十八年,四川巡抚的治所方移至成都。  相似文献   

4.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号山姜,酷爱山姜花,屡见于诗,人称田山姜,因以为号。田雯晚年号蒙斋,山东德州人,清代著名的诗人。田雯为官为诗近四十年。他曾任工部郎中、江南学政、湖北督粮道、江南巡抚、贵州巡抚、刑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职。田雯的诗作汇集在他自编的《山姜诗选》里。《山姜诗选》被收入了  相似文献   

5.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任刑部、兵部主事.武宗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专权,正直人士多遭迫害。二月,他以兵部主事疏救戴铣等,触怒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庐陵知县,有政声.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平叛乱有功,封为新建  相似文献   

6.
一八九五年三月三十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初五日丑时)诞生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今江南造船厂)。双姓蔡林,原名(?)禾仙,字润寰,别号泽膺,学名蔡林彬。父亲蔡容峰(1862——1932)曾“诰授奉政大夫州同衔补用从九”。其时,家境开始走向破产,在该局任小官员。四月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清  相似文献   

7.
狱中杂记     
原文方苞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有洪洞①令杜君者,作而言曰:“迩年狱讼,(刑部)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宇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二十一岁中进士,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时期,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被任命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因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疯狂反扑,不到六个月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未至,再贬永州司马。  相似文献   

9.
五世达赖是西藏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曾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彩色插图《顺治会见五世达赖图》描绘了顺治九年,五世达赖进京觐见顺治皇帝这样一次颇为重要的政治活动。五世达赖(公元1617—1682年)原名阿旺罗桑嘉错,在年仅六岁的时候,被奉为黄教的教首。西藏地区原本盛行喇嘛教,因为僧侣都着红色衣冠,故被人称为红教。明初,宗喀巴对喇嘛教进行改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武汉市四十五中学根据武汉市教委的安排,将在三月底、四月初召开“五·四”学制整体改革汇报会。国家教委督导司、省教委负责同志将前往指导,并将邀  相似文献   

11.
纳兰性德与曹寅的关系,重视的人尚不多.而他们两人的关系恰恰是很重要的.因为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红楼梦》问世以后,很多人认为贾宝玉是以纳兰性德为原型的.考察纳兰性德与曹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生平,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我们探求纳兰性德和《红楼梦》究竟有无关系和关系如何(这一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我们先看一下纳兰性德和曹寅的简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十五年任三等侍卫,后升二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一等侍卫,五月底病逝.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生于顺治十五年(1685年),比纳兰性德小4岁,康熙十  相似文献   

12.
施闰章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闰章(1618—1683),皖南宣城双溪人。字尚白,一字纪云,号愚山,一号媿萝居士,晚年又号蠖斋、矩斋。顺治六年(1649)进士,历官顺治、康熙两朝,曾任刑部主事、山东学政、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晚年奉诏纂修《明史》,官终翰林院侍读。施闰章是清初文坛、诗坛的名家、大家,与山东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誉,其诗被称为“宣城体”。所著有《学馀堂文集》二十八卷,《学馀堂诗集》五十卷,以及《蠖  相似文献   

13.
朱翌,舒州怀宁县人.晚年卜居明州鄞县.约徼宗政和八年至宣和四年间,任江宁府溧水县主簿,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幕职官.高宗绍兴六年十月至八年十月,左从事郎、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八年十月至九年十月,左宣教郎、秘书省正字.九年十月至十年四月,秘书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四月至八月,守祠部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八月至十二月,试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十二月至十一年七月,试起居舍人、兼实录院检讨官.同修起居注.十一年七月,试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十一月,罢.同月,责授左承事郎、将作少监、分司南京、韶州居住.二十五年十二月,复左承议郎、充秘阁修撰.二十七年七月至二十八年十一月,左朝散郎、秘阁修撰、知严州.二十八年十一月至三十年三月,知宣州.三十年三月,左朝奉大夫、秘阁修撰、知平江府、提督海船.八月,复除敷文阁待制.三十一年二月,放罢.予宫观.三十二年闰二月八日前,除知太平州.闰二月八日,以臣僚论列,除命更不施行.卒,累赠少师.所著<潜山集>(一名<潜山文集>)、<猗觉寮杂记>(一名<朱新仲杂志>).诗集单行者有<朱新仲诗>.尚著有<鄞川志>,编有<五制集>.  相似文献   

14.
<正> 清初,辰州府、沅州、靖州属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改属湖南布政使司,并移偏沅巡抚驻长沙。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设置流官代替土司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并置芷江县,六年改辰沅兵备道为辰沅靖兵备道,驻沅州。四十三年移驻镇竿城(今凤凰)。嘉庆二十二年(1817)析沅州府芷江县地置晃州厅,直隶布政使司。  相似文献   

15.
唐律向称有唐以后历代法典的模型,其司法机构的设置也为后世模仿的对象.唐朝中央设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刑部掌刑名,大理寺管审判,御史台司监察,后世大都沿袭这种“三司”机构的设置.元则不然,元中央虽也设置刑部、大宗正府、御史台三大机构,然除御史台职能基本同于唐的御史台外,刑部和大宗正府的职掌则大异于前代.近年出现的《中国法制史》著作,或将元代的大宗正府与唐代的大理寺牵强附  相似文献   

16.
姚梁(1736-1785)浙江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学政、饶州知府、川东分巡备道、江广按察司、河间府知府等职,所至皆有政绩.三十五年后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世称"三大夫".  相似文献   

17.
杨东明(1548—1624),虞城县人,字启修,号晋庵,别号惜阴居士。自幼天资聪颖好学,十八岁考中秀才,三十岁考中举人,三十三岁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礼科给事中、刑科右给事中。后因弹劾沈思孝等,触怒皇帝,被贬为陕西布政司照磨。到了晚年,应诏到刑部任职,官至刑部?..  相似文献   

18.
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一号大复山人,河南信阳县人。生于1483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癸卯),卒于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辛巳),终年39岁。今年正是何景明诞辰五百周年。 何景明二十岁(1502年)成进士,廿二岁授中书舍人。廿五岁(1507年)因恶权阉刘瑾擅专弄权,乞病归家,读书著述。廿六岁(1508年)被刘瑾矫诏免官。廿九岁(1511)刘瑾已诛,用李东阳荐复授中书舍人直内阁制数房,经筵讲官。卅五岁(1517年)升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仍直内阁。卅六岁(1518年)升陕西提学副使,至卅九岁(1521年)卒于此官。  相似文献   

19.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举进士,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清初文坛上,王士祯是一个负有盛名,影响很大的诗歌理论家和诗文作家。他的诗论有《渔洋诗话》,以及散见于《居易录》《香祖笔记》、《分甘余话》等杂记中的论述,后由他的门生张宗楠纂集为《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池北偶谈》云:  相似文献   

20.
清康熙二十六年了卯(1687)春三月十五日,一颗智慧之星殒落了.宝应乔莱(子静)悲痛地写道:“嗟嗟(门音)公,少不逢时;赋达身老,莫竟所施;殚精笔削,穷年孜孜;血枯志竭,长与世辞.”①乔莱所悲叹的(门音)公,就是著名学者、书法家倪灿.倪灿(1626—1687),字(门音)公,号雁园.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人.自幼以学识渊博、书法秀绝闻名海内.但直至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他年已五十二岁,才得中举人.康熙十八年己末(1679),即他五十四岁那年,应征入京师参加博学鸿儒科考试,以一等第二名授翰林院检讨、《明史》纂修官.②此后九年,他与纂修《明史》、点校其他官方史书相终始,直到耗尽全部心血,与世长辞.③得知这一恶耗,他的许多朋友、同僚,都为这位才华横溢、勤奋诚挚而又命运多舛的学者的不幸流下了痛惜的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