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同学们,两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的课外书,一个与书相伴的童年是美好而温馨的,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老师重点向同学们推荐、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了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的哪几部儿童文学作品?在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读的是什么?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2.
【阅读内容】 曹文轩《草房子》第一章“秃鹤”(重点阅读第1、2节)  相似文献   

3.
于莉 《小学语文》2007,(8):54-55
说来得感谢人教网萤火虫教师读书会,第一次读曹文轩的作品,是在萤火虫教师读书会举办的“儿童文学阅读研讨会”上,蒋军晶老师执教了一节《草房子》班级读书会。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交流着,一个个可爱的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交流中逐渐鲜明。回来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找来《草房子》一口气读完,然后又读了曹文轩的一系列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整本的书”。《青铜葵花》是曹文轩教授纯美小说的系列作品之一,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小说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对待苦难与痛苦。作者笔下的苦难不是生活中的意外,而是生活中的常态;苦难不能摧毁人们的意志,反而会使人们呈现人性的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5.
林新颖 《教师》2019,(10):44-45
曹文轩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的阅读,只停留在对语文课本的阅读上,显然是有很大缺陷的。一个学生必须阅读各种各样的作品,才能培养一种宽阔的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语文课本选读课文的引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望,教师应创设导引,以文带本,巧妙点引,引领学生通过多样化阅读,发展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2009,(4):64-64
2009年2月11日的《中华读书报》发表了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的《阅读在别处》一文。文章指出,阅读应当被看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性行为。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阅读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种智慧,我们每个人的世界是固定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援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美誉,渗透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2援欣赏《草房子》,读懂、读透《草房子》中的"桑桑",初步认识其他人物,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3援在阅读、交流、参与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发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品位。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曹文轩非常关注少年儿童阅读问题。他面向学生所作的诸多报告总会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畅谈语文教学该教给学生什么,作文教学该怎么做等几个话题,很形象精辟,发人深省,对于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大有裨益,可以说是拓开了通幽的曲径。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09,(19):158-159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学语文阅读高级论坛”上指出,现有的中学语文教材对提高中学生审美水平关注不够!中学生阅读课的功能除了增强阅读能力、开阔眼界之外,还须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曹文轩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当下的语文教材无论在理念还是体制、体例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仍旧还显落伍的评判标准、编写人员阅读视野的狭小以及近年来一些偏激的语文观念等都导致了现有的语文教材存在缺憾;而当前绝大部分中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审美课,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阅读导引】 他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用朴实的文字书写着人世间的真善美,他就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文如其人,曹文轩的作品朴实自然,带有一种未加雕琢的唯美,美得动人心魄。他笔下的文字是美丽的。故事是感人的,细节是温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为我们营造的美的世界吧。  相似文献   

11.
"老师,马上要放假了,这次假期,我们要读什么书?"一群学生围着我迫不及待地问。每年寒暑假,我们力学小学都会分年段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诗歌、童话……当然,最多的仍然是儿童文学。金波、曹文轩、黄蓓佳、王一梅、杨红樱……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我又想起六年前的那一节儿童文学阅读交流课。六年前,我校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刚刚起步,如何指导孩子阅读?学校要求我以杨红樱的"淘  相似文献   

12.
曹文轩在谈到文本阅读时说:“这个世界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从而使他们(笔者注:指读者)能选择不同的角度进入作品。”在对经典重读时,我们则需要选择新的角度,才能有新的认识与发现。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是这样,每篇选择一个角度,从中细致观察就能够有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认识曹文轩老师,是我的幸运。每次到曹老师家,都会为他讲的小故事着迷,听完之后总会期待,期待他的新作带给我新的感动。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明白、却不能明确表达出来的关于阅读的解释,在他简短、精确的词或句子里,忽然变得明朗起来。我于是知道:这就是我们和作家的差别,这就是浮躁和深刻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9,(8):F0003-F0003
6月9日、10日,《小学生》杂志社邀请著名作家曹文轩走进校园。与太原市实验小学、公园路小学的《小学生》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曹文轩老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  相似文献   

15.
有幸听了一次北大教授曹文轩的《朗读与阅读》的报告,受益匪浅,特别是他提到的现在许多学生缺乏“三心”即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恻隐之心的现象很严重,我心中颇有同感,也颇为感慨,觉得对现在的学生加强“三心”教育非常必要,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孤独之旅》节选自北大曹文轩教授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部作品曾经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获得了好多大奖。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怎样阅读小说呢?下面我们就结合《孤独之旅》这一课的学习,分三点来讲:  相似文献   

17.
导学内容曹文轩成长小说——《青铜葵花》导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创意来源喜欢读书,喜欢读温暖的文字,喜欢和孩子们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一起汲得幸福。当我于两年前的一个春天第一次与曹文轩的作品相遇时,我就被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曹文轩非常关注少年儿童阅读问题。他面向学生所作的诸多报告总会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畅谈语文教学该教给学生什么,作文教学该怎么做等几个话题,很形象精辟,发人深省,对于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大有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与网络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 《现代语文》2006,(4):80-81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以阅读资源的丰富性、阅读方式的便捷性、阅读过程的互动性及阅读环境的开放性等优势胜于传统的文本阅读,特别是在青少年的阅读中,网络阅读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网络阅读是一柄双刃剑,它虽然能够增大阅读量,创建虚实融合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探究式、合作式与个性化学习,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可能被淹没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乃至危害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网络阅读指导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英语诗歌阅读与其它文本阅读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运用阅读心理学、信息加工论和文学鉴赏论的原论,探讨了英诗阅读的心理程式与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