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的学术本性决定了大学的组织逻辑是基于学术本位的。大学学术本位既是知识活动规律的内生性要求,也是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的组织规则要求,它要求大学以实现学术价值作为根本价值导向,并建构起相应的理念、规则及制度体系,保障大学始终以追求知识进步为基本使命。但大学学术本位作为大学运行的自在法则,并不排斥一定的社会规范与合理的外来干预,也即符合学术本位根本要求的外在法则同样是大学有序运行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术本位、民主开放构成了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的理念基础和价值取向。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大学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初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及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本质的视角可以是“大学本位”的,也可以是“制度本位”的。从“制度”的角度看,现代大学制度本质上是关于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学术权力以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相互制衡的一系列规则体系。在理论基础上,现代大学制度应超越“一元”逻辑和简单的“多元”逻辑而走向有机的“制衡”逻辑。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提出:无论从学术上如何界定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在现实中现代大学制度都应该包含三大基本部分:大学法律章程、大学使命宣言、大学治理结构,这是保证现代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魂与骨架,是标识大学特质、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的三大核心要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要有根(以大学章程为代表的国家完整法律体系)、有魂(以大学使命宣言所体现的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有骨架(以大学治理体系所支撑的大学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自立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读伯明翰大学章程可以发现,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伯明翰大学的卓越源自科学的制度安排。从大学的使命来看,伯明翰大学办学定位严格以大学的组织属性为根据,其社团法人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充分的自治权;从大学的组织结构来看,伯明翰大学实施共同治理、学术自治及财务独立等;从教师管理来看,伯明翰大学重视以程序公正保障教师权益。这对于我国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如何贯彻大学学术本位原则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去行政化改革与回归现代大学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化导致我国大学背离了其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组织特性迷失、精神异化以及教育主体缺位等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同体,其核心功能在于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其永’巨的价值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精神品格表现为自由与独立。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回归现代大学本质,坚守学术本位价值、学术组织责任和学术逻辑导向,高扬现代大学精神,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人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指向。主体性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增强主体学术自由的本位意识、强化成文制度与非成文制度的结合和转化、健全学术自由的调查警示机制,是当下语境中实现大学制度核心价值追求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重点大学制度是一项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发展的重要制度。它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价值为本位,通过建设重点大学来满足社会需要,但其不合理性是不能把重点大学当成学术组织来建设以及忽视整个高等教育竞争的公平性原则。重点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的转向不在于选择学术价值本位还是社会价值本位,而是要"制造"出两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为此需要重构重点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各方参与力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初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及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江 《高教探索》2005,(6):13-17
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本质的视角可以是“大学本位”的,也可以是“制度本位”的。从“制度”的角度看,现代大学制度本质上是关于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学术权力以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相互制衡的一系列规则体系。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大体有三种逻辑: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学术逻辑。现代大学制度应超越较极端的“一元”逻辑和简单的“多元”混合逻辑而走向有机的多元“制衡”逻辑。  相似文献   

10.
大学制度变革创新的价值抉择过程,是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学校本位价值观之间的一场博弈。社会本位在大学制度变革中有着强大的现实动力、功利目的与外在压力;从大学人的福祉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个人本位是制度变革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以高深学问的增值为旨趣的知识本位是制度变革中的深层次文化动因;学校本位为制度变革提供了直接推动力与内化影响力。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博弈过程,从理性角度看,是这四种本位间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的合力。从代价视角看,人的发展本身才是大学制度设计与制度变革的终极价值关怀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