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佃仆制     
佃仆制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的一种具有严格隶属关系的租佃制度。徽州的佃仆制尤为盛行。  相似文献   

2.
佃仆制     
佃仆制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的一种具有严格隶属关系的租佃制度。徽州的佃仆制尤为盛行。  相似文献   

3.
在《徽州千年契约文书》中,涉及佃仆纠纷的案件层出不穷。细致解读清康熙三十二年发生的一诉讼个案。以期加深对清代民间社会秩序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庄仆制度在历史上的徽州社会尤为盛行,利用田野调查和文书文献成果,探析民国祁门黄龙口的庄仆,对民国徽州庄仆制度的顽固残留和松懈趋势展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汉语中表“倒仆”义的主要动词的考察,考察了它们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先秦时期表“倒仆”义的词繁复多样,其中“颠”的使用率稍高;战国末期开始活跃的“僵”和“仆”,进入两汉成为表“倒仆”义动词的常用词;汉代出现的“倒”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频率激增,替代“僵”和“仆”成为表“倒仆”义的主导词。这样的情况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为得到晋升机会制造假政绩,有的甚至脱离社会实际情况,片面追求高目标等“权仆”现象,直接影响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仆”异化“权仆”危害极大,应遏制“权仆”现象的蔓延,通过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现行公务员制度等措施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良性发展,使公务员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太平天国在苏南浙江地区推行的所谓"着佃交粮"制是太平天国的创举.但实际上,太平天国苏福省、浙江省当局普遍实行的是着佃交粮与招业收租并举的政策,而且着佃交粮因为没有在产权问题上做出明确确认,不仅带有临时应急的特点,而且在理论上有诸多模糊不清之处.首先,"着佃交粮"并未改变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现状.其次,"着佃交粮"并未减轻佃农的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9.
在古罗马,许多家庭尤其是贵族家庭大量使用希腊人充当教仆。他们在古罗马孩子从幼年到青少年的成长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监督孩子的道德培养,负责接送上学,辅导功课等。教仆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行使教育罗马孩子的“权力”。然而,身为奴隶或被释奴,教仆地位卑微,他们与孩子及其家庭之间形成了亲密友好与紧张敌对、情感与利益交织的微妙关系。教仆不仅对统治阶层的子女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平民甚至是奴隶儿童的初级教育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私仆、公仆、公务员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词语。私仆是历史词,出现的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公仆和公务员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引入的外来词语,二者关系比较密切,使用情况也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官为民仆”思想包括:一心一意为国家的高尚品质,能官能民,不享有特权;任人唯贤,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建立专门监督官吏的机构等。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生经历的第一个人生仪礼是诞生礼,而婴儿养育的一系列仪式都可以看作是是诞生礼的组成部分.本文将记述、解读目前仍在新泰地区流传的扫佃出门仪式,希望在解读中加深对人生仪礼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3.
徽州学已成为国际性显学.中外学者在这个园地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一批有关徽州商人、宗族制度、佃仆制度、土地制度、新安文化以及徽州地理、人口、方言、风俗、建筑等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然而徽州学的另一个领域,即有关徽州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肯定明清徽州科技在全国的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01-105
根据对卜辞和金文的研究,"驭"并非"御"字的古文,而历代学者都囿于许慎之说,认为"驭"、"御"二字通用,导致对令鼎铭文的解释有误。"驭"指一般意义上的执鞭驱马,"御"专指兵车上的驾车者,而"仆"专指普通马车上的驾车者。令鼎铭文"王驭,溓仲仆"一句中,"驭"、"仆"二字都是动词,而且二字对举,"仆"指驾御马车,"驭"字在此处只能作"骑马"解,"王驭溓仲仆"一句意为王骑着马,溓仲驾着车。令鼎铭文说明至迟在西周早期人们已知骑马。  相似文献   

15.
徽州人开始经商的资本,多为自己劳动所得的积累和借贷,也有的是佃仆提供的田租和山租。或依靠共同出资、委托出资、宗族资助或妻家提供资金(嫁妆),或由上辈遗产转化为资本。依靠劳动收入、佃仆租金、借贷作资本经商者,一般是独立的小本经营,逐渐致富。如歙人汪玄仪世代为农,开始从商时,仅聚3个月的粮食作为资本,去河北等地经营盐业致富。  相似文献   

16.
徽州人开始经商的资本,多为自己劳动所得的积累和借贷,也有的是佃仆提供的田租和山租。或依靠共同出资、委托出资、宗族资助或妻家提供资金(嫁妆),或由上辈遗产转化为资本。依靠劳动收入、佃仆租金、借贷作资本经商者,一般是独立的小本经营,逐渐致富。如歙人汪玄仪世代为农,开始从商时,仅聚3个月的粮食作为资本,去河北等地经营盐业致富。  相似文献   

17.
孟祥森 《现代语文》2004,(12):25-25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其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相似文献   

18.
答:“照旧交粮纳税”和“着佃交粮”都是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前者是国家允许地主向佃户收租,再由地主向国家完纳钱粮。后者是国家不通过地主而直接向佃户收取钱粮。“照旧交粮纳税”实际上是承认地主的存在,“着佃交粮”则是不承认地主的存在,太平天国同时实行这两种办法,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互相补充的。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并不多,大部分农民没有土地,要佃地主的田来耕种,被称为“佃户”。佃户每年要把所收获的农产品拿出一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代徽州社会,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变化,商人们经商艰难,黄、赌、毒等不良生活方式流行,但同时,澈州人也在改变一些传统的迂腐短见,如歧视妇女、压迫佃仆等;另一方面,徽州人在近代对读书中举仍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治经营西北特别是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步骤,而仆苑官牧制度则是西北马政重要内容,这些制度及其演变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西北马政始盛终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