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学术研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专业性学术期刊不断涌现,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全、散、弱、小”和“千刊一面”的弊端日益呈现,发展遇到瓶颈。创建特色专栏,发挥自身的优势,走特色化道路,成为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突破当前困境、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新路径。办好特色专栏的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围绕“问题”进行策划选题,同时,要建立一定规模的高水平“作者群”,并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的科学研究、选题策划、沟通交流、编辑写作等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推动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不断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先后举行了四届高校社科期刊的评优活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在1999、2002、2006年举行  相似文献   

3.
为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推动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断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社科期刊青年编辑技能大赛”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办,是我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展示职业技能的一项活动,也是高校社科期刊界通过评优促建,推动行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为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推动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断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  相似文献   

6.
建立多元化的跨部门的社科研究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高校工作的学者们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满了积极性和期待。为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我觉得特别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社科科研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多元化的、跨部门的、灵活有效的社科科研管理体制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目前,我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大体可分为企业、政府、民间和高校四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第一,企业系统的社科研究工作,我把它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市场化”。企业的社科研究重在市场,企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教育部社科司领导下,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了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  相似文献   

8.
《邯郸师专学报》2010,(4):126-126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了四年一次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等学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部社科司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了第四届评优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下,全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活动,我院学报(社科版)荣获“质量进步奖”。这是本刊自创刊以来的20余年历程中获得最高奖,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状况分九个部分进行述评: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理论问题;质量是社科学术期刊研究的永恒主题;社科学术期刊编辑过程;编者·作者·读者;社科学术期刊管理;核心期刊逐渐成为研究的亮点;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社科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全面地总结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丰富经验,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导方针和目标,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中鲜明地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建设一支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培养造就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社科中心的工作实际学习这些重要论…  相似文献   

13.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教育科学研究"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开展了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申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博士文库》资助有关问题的通知教社科司(1996)23号为促进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鼓励和推动高校中青年学者尽早脱颖而出,逐年精选出版宝钢教育基金会资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博士文库》(筒称《文科博士文库》)...  相似文献   

15.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10年4—7月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喜获2项奖励:《合肥学院(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朱子研究"被评为特色栏目。本奖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颁发,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创新是社科学术期刊永恒的追求。社科学术期刊在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克服教条主义;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要树立创新理念,关注新的学科生长点,精心策划选题;要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发表理论创新成果、营造理论创新氛围、培育理论创新人才、推动理论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四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四月三十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主持座谈会。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直属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8.
四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四月三十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主持座谈会。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直属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高层论坛”。主题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的改革与发展”,议题是“大学在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使命”以及“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对策”。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和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宣部理论局局长陈俊宏,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佘志远,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四月三十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主持座谈会。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直属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