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2.
日本图书流通零售体制改革在即 在日本的出版物流通方式中,一般批发至书店的图书寄销期为半年,过期滞销书可无偿退货。但是,近年来这种图书流通市场中的寄销制与退货制正在面临新的冲击,将被其他新的体制所取代。目前各种改革方案尚在争论之中,其中之一的“时限零售制”,即发至书店寄销期已过的某些图书——“时限零售本”图书,可以特定的方式降价出售的制度,已为部分企业所实行。  相似文献   

3.
寄销制在图书市场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各国出版发行业的销售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也把寄销制作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寄销制在购销体制完善和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图书实行的是完全寄销制,即代理商如不能销售可无条件退货,这就把风险完全甩在出版社这一边,因此,重新审视寄销这种图书销售模式已经搬上了图书出版业的日程.  相似文献   

4.
图书购销形式由征订包销发展到寄销,是近几年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但是目前的寄销制仍局限在出版社对书店的“单方寄销”和社店“联合寄销”等形式,且都是部分品种的寄销。这些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形式,不仅发挥了“寄销”制的长处,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种形式存在的问题。“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这种形式是1987年人民体育出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网络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电子网络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武汉大学徐丽芳赫伯特·S·贝利在他的出版学经典著作《图书出版的科学与艺术》中,把“按照订数即时生产图书,使当天的订数能够当天印刷,第二天发货”称为“理想中的事情”。不过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个理想已经成为现实。德国...  相似文献   

6.
寄销制作为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更加普及。新华书店因此实现了“零库存”经营 ,不仅解除了库存积压的后顾之忧 ,而且大大丰富了其图书品种 ,使新华书店受益匪浅。出版社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版图书 ,一扫以往书不能及时全面上市的焦虑 ,将丰富多彩的图书摆上了新华书店的货架。由此可见 ,寄销制乃形势所迫 ,大势所趋。但是 ,与寄销制孪生的退货工作却奏出了不和谐的音符 ,让店社双方陷入尴尬 ,这一问题在现货图书批销中心集中体现出来。主要有 :1 退货率高 ,退货量大。这不仅包括批销中心对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过量的图书退货,出版社因之而无奈,书店因无奈而为之."无奈"虽久有时日,可书还是照样在主分、寄销、经销包退等名义下源源不断地发向销货店,销货店又总源源不断地退回.就这样,书业的管理成本在无效的流转中增加,出版资源在无效的流转中浪费.  相似文献   

8.
社办发行使出版社与书店的关系,由过去单纯的总经销(寄销)变为多重经销(寄销)退货,在这种经销(寄销)、退货关系中,出版社总是处在劣势,令社办发行如履薄冰。社办发行的营销策略要围绕精品图书进行深度的市场营销和横向的网络建设,以追求双赢、多赢为目标,与经销商一道,共同建设市场、维护市场。对出版社而言,创造精品图书比创造名牌出版社更有意义。因此,图书市场营销应避免走入制造名社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小型出版社”在确定品种投入生产之前 ,都无一例外地承受着一定的“造货压力”。减小“造货压力” ,避免压仓现象 ,必然使出版社持一种短线投资的经营模式 ,少投快收 ,缩短甚至取消资金回笼周期。包发、发货店代理、借助订货会是“小型出版社”比较钟情的发行方式。随着经销包退全面被出版社接受 ,书店实际上进入了“库存为零”的预设状态。市场发展的加速度 ,日趋置“小型出版社”于逆水行舟的窘境。当包发已成往事 ,发货店代理和订货会便成为“小型出版社”图书发行的两条主干道。在林林总总的订货会中 ,进入“小型出版社”视线的有三类…  相似文献   

10.
落实总发行责任张有能自从进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社店关系”(出版社与发货店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直至今日,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社店关系”还是没有真正理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许多发货店的订数大幅度下跌,又一次使“社店关系”处于比较紧张的...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下半年以来,发货店(所)和出版社发往销货店寄销的图书越来越多,受到了基层店的欢迎。但也存在寄销过量、结算误期和图书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一、数量要恰当。现在一些单位主动发货寄销,数量过多。基层店因销货有限,不得不大量退货,致使双方都不满意。最好,事先发函征求寄销数量再寄。 二、结算要及时。寄销时间一般以三个月为好,时间一到,发货店(社)应主动通知基层店结算。千万不能一发了事,增加基层店负担。  相似文献   

12.
综观历届书市和订货会,可以看出,它们早已从单一销售功能的商业行为演变为功能多元化的展示行为,书市和订货会几乎都成了读书人的节日、出版人的盛会。展示功能的日益强化,是由图书市场改革发展态势决定的。在经销包退、寄销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出版社新书主发制,已经在极大程度上代替了销售商传统的订货手段。此外,高科技的应用,网上信息发布的快捷便利,图书流通中的许多制约越来越多地得到克服,大型订货会的订货功能自然逐步削弱。相反,书市作为展示、交流,作为出版界业内同道切磋并借此了解书业动态与走向的窗口,它的功能不断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解放前后曾尝试过图书寄销,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售制没有推行开来.1982年7月,文化部发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重新提出寄销问题.1984年4月,经过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实行寄销制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4.
所谓“雪崩效应”是指信息在沿供应链传递中其波动会被依次放大的现象 ,这种现象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之中有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也称“牛鞭效应 (BullwhipEffect)”。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 ,我国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购销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经销转变为经销包退或寄销方式 ,各省市新华书店集团化、连锁经营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随着出版发行业购销方式的变化和销售渠道的整合 ,图书市场正在经受由于信息不畅通而带来的痛楚。信息不通畅是早已存在于出版业的老难题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图书市场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信…  相似文献   

15.
我省从1982年冬季开始推行图书寄销以来,局所属全部出版社已与近三分之一的销货店建立了寄销关系。实践证明,寄销较之包销,有许多优越之处。第一,扩大了发行量,提高了满足率。长期的征订包销制,存书损失完全由书店承担。书店因担心积压,进书往往是“宁少勿多”、“宁缺勿压”。实行寄销后,书店解除了后顾之忧,敢于根据“以需订进”的原则,尽量少  相似文献   

16.
寄销制作为一种出版物购销方式,建立了一种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以信用为基础,共同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图书销售,提高图书流转效率的机制。正因这些积极作用,寄销制在发行领域被广泛地采用。然而,由寄销制带来的应收账款膨胀、流动资金短缺、利润降低等问题也严重地困扰着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出版社在自主发行本社图书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从发行网点建设到购销模式选择都作了大胆的探索,而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以我社情况来说,在经销包退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至.退货不打招呼,造成出版社工作的被动。我社在与几家书店实行经销包退之前曾商定,退书之前应先通知出版社。但有的书店事先不打招呼,想退就退,使我们原有的工作计划被打乱,工作非常被动。2.退货比较盲目,缺乏时间观念。我社曾收到一家书店的退货,品种多,图书本身…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图书退货率高一直是令出版发行界头痛的问题,但现在这种情况已大为改善。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从80年代起,日本出版公司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增加订数,减少退货。例如,在每本书中夹入预订卡片,吸引读者直接邮寄订书卡;每月给书店寄送畅销书目,同时传真机传发书评;给批发商寄送畅销书目、现有存书品种及数量等。对于新书的促销,更是重视,每月给同他们订有寄销合同的书店寄发新书介绍,没有订货的书店,从不主动发货。通过采取上述种种措施,图书退货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关于购销形式改革的意见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发出的《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我们对“寄销”形式进行了不断的试验,它给出版社、发货店和销货店带来了喜和愁,如若把它的愁变喜,则寄销的前途大矣! 一、寄销创局面1987年初,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编辑调查市场了解到城乡居民常常为沙发上面的墙壁选不到合适的画而发愁。于是组织作者绘出三幅横推双对开沙发画(即《幽谷飞瀑》、《海之歌》、《梦幻》)。这时,作为年画已错过征订期(既未发缩样,又未发订  相似文献   

20.
特约经销包退是一种好办法翁耀明特约经销包退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购销形式。随着出版发行改革的深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图书征订包销制的弊病更加明显,本文不打算对图书征订包销制的功过是非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仅用两组数据略加说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