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高中《数学》必修I中出现的内容.“二分法”的思想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算法思想.而且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是运用函数观点解决方程近似解问题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初涉二分法,是教材新增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在教学过程中,领略到了二分法蕴涵的价值,细细品来,有一股甘甜之味,觉得雅俗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要求.在新“课标”教材中,也增添了“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或方程近似解”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增添这部分内容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人教社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1(A版)新出现的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问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算法思想,在算法设计中最关键的东西是理解算理。文章对“二分法”的算理作了深入讨论,分析并描述了二分法的流程,提出了“二分法”教学设计思路,丰富了高中数学新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背景“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人教A版教材在必修1中引入该节内容.本节教师应为“二分法”的引入和使用搭建问题平台、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整个教学过程应为教师“引”,学生“动”,  相似文献   

6.
在二分法中,由于不断取中点,区间不断缩小,区间的中点逐渐逼近方程根(或函数零点)的精确值,所以二分法体现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二分法本质上又是一种区间迭代的数值算法,渗透了算法思想;二分法还体现了非此即彼的哲学思想.二分法综合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极限等多种知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讲完人教A版新教材中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要求及例题后,笔者编拟了一道例题: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函数f(x)=log,x+x-2的零点(精确到0.01).学生的解答却出乎意料.经询问得知,错因在于把“精确到0.01”,误解为“精确度0.01”,经提示后还是不能得到正确答案.后来翻看多种教辅资料和相关教学刊物,  相似文献   

8.
“二分法”是新课程中必修内容之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函数、方程知识的有机整合,它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二分法”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快捷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1利用“二分法”思想巧证不等式题目1函数f(x)在[0,1]上有定义,且f(0)=f(1),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x1,x  相似文献   

9.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下文简称为二分法),是新课标新补充的内容,通过二分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算法这一数学思想以及逐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以下简称教科书)第3.1.2小节讲述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精确度”和“精确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近似数时使用的都是“精确到”,  相似文献   

11.
在二分法中,由于不断取中点,区间不断缩小,区间的中点逐渐逼近方程根(或函数零点)的精确值,所以二分法体现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二分法本质上又是一种区间迭代的数值算法,渗透了算法思想;二分法还体现了非此即彼的哲学思想,它综合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极限等多种知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二分法体现了一种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用二分法不但可以近似地求解函数的零点及方程的实数解,还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些代数计算或查找的需求问题.下面举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3.
运用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案例的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的介绍,分析现行学校课堂中授业论的体现.揭示实现“优秀授业”的具体的条件.通过教学实践的验证,使数学教师通过每日每时的授业达到“优秀授业”,切实地提高授业效果,确立具有普遍性与妥当性的科学的授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数学1增加了《函数应用》一章,其中一个单元是“函数与方程”,它又分两节,第一节是“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二节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困惑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适度、高效是课堂教学中应追求的情境.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笔者在绍兴市稽山中学观摩了浙江省2007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在教师的激情洋溢中感受到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魅力.然而,观摩了6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教学后,也引发了笔者对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不和谐的声音:如此创设情境为哪般?  相似文献   

16.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6,(3):F0004-F0004
2005年以来,国际数学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期刊登的“Clarke教授谈数学教育理论中的二分法”,就很值得注意.这两年,我们搞“一言堂”、“一刀切”已经相当厉害了.沾上“新”的东西便是绝对的好,一说“传统的”就是绝对的错误.澳大利亚的教授希望认真学一点二分法,值得关泣。  相似文献   

17.
课本中讲述在利用计数器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见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1(必修)》第2章第5节P77“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现在换一种方法,不用计数器,又由于学生没学到算法及编程等知识,也不采用编程方法,用Excel求方程的近似解较为合适,但这里不用Excel自带“单变量求  相似文献   

18.
王博 《小读者》2010,(8):28-28
大家好.我是课桌.今年3岁半了。我是小伙伴中年龄最大的。我拥有结实的“身体”.有力的“四肢”。我身高有75厘米.50厘米长.30厘米宽。我陪伴我的小主人快三年了.由于我是小伙伴当中最结实的一个.所以大家都叫我“壮壮哥”。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在教材结尾处安排了一节“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内容。这一安排对加强函数方程、算法等内容的横向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的整体性大有帮助。也给函数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不至于因众多方程无法求解而使应用受挫。犹如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了函数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应有意识。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同.算法学习中“惑”并不是坏事,“惑”正是思考的动力,“惑”正是未来“获”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